【九江文史】崔若林——九江农史略述(2)

冯晓晖 2023-08-18 09:37:57

“九江文史”系列发布研究九江的文史类文章。除修订个别标点,适当调整排版并补充图片外,编者不对原文做更多修改。为尊重原作者,本系列在“浔阳叙话”公众号上首发,再由编者“冯晓晖”公众号转发,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

(续上篇)

耕地

耕地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开垦之后用于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是农民乃至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淮南子·齐俗训》言:“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一定的地理条件对应于一定的农田耕作系统。在雨水较少,旱作农业发达,发育了旱地耕作体系;在雨水丰富,河网密布,水位较高,发育了圩田系统;在山地,则产生了梯田耕作系统。

畲田,是刀耕火种的山区田地,这种粗放的耕种方式,相当古老。秦汉时代,长江流域由于土壤粘结,难以用木石一铜石农具耕作,水稻对种植技术要求又较高,因此其耕作方式仍然停留在火耕阶段。《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盐铁论·通有篇》亦云:“荆,扬…伐木而树谷,燔菜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史料对畲田的记载,到唐、宋时代逐渐增多。白居易担任江州司马时写有“灰种田粟”,“马痩畬田粟”“春畬烟勃匕”(《白氏长庆集》卷十、卷十四、卷十九)的诗句。白居易的诗句不但说明当时的九江地区已经有了“畬田”,而且对当时九江地区的田耕作情况进行了描绘,耕种过程不仅要放火,施肥,而且使用了牲口进行耕种。

鄱阳湖畔的农庄与稻田 图源:http://moorworld.com/(编者配图)

圩田,自晚唐五代以来,圩田(围田)逐渐成为九江地区一带农田的重要形式。圩田实际上是一个筑堤围裹浅水沼泽或河湖滩地、傍水垦殖的过程。据王祯《农书》载:“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盖江淮之间多薮泽,或濒水不时淹没,妨于耕种。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堤,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稼地。后值诸将屯戍,因令兵众分工起土,亦效此制,故官民异属。复有圩田,谓叠为圩岸,扦护外水,与此相类,虽有水旱,皆可救御。凡一熟之余,不惟本境足食,又可赡及邻郡”。(吴必虎、刘筱娟:《中国景观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99 页)鄱阳湖区滨湖各县圩堤,一部分开始于唐宋,大部分是明、清时代修建的,当地农户在这些湖区修筑圩垸发展农业,使之成为著名粮仓。

梯田,九江是一个多山的地区,丘陵、山区占总面积的 60% 以上。当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达到一定数量时,平原和谷地已不能满足人口对耕地的需要。根据资料统计,汉朝人均占有耕地约为 9 亩,到明清、民国时代,人均土地占有量下降到 3~5 亩。人口增长的压力,一方面使人们在粮食单产上下功夫,一方面向山地进发,开垦梯田。“大田耕尽,却耕山”,“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大山之所落,多垦为田,层累而上,指至十级,不盈一亩”。

武宁县梯田 图源:人民网(编者配图)

关于梯田的名称,宋代范成大在《骖鸾录》中写道:“岭坂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元代王祯《农书》有这样的记述:“梯田,谓梯山为田也。夫山多地少之处,除磊石及峭壁例同不毛,其余所在土山,下自横麓,上至危巅,一体之间,裁作重蹬,即可种艺。如土石相半,则必叠石相次,包土成田。又有山势峻极,不可展足,播殖之际,人则伛偻蚁沿而上,耨土而种,蹑坎而耘。此山田不等,自下登陟,俱若梯蹬,故总曰“梯田”。九江地区的武宁、分宁等山区建造的梯田,不仅数量较多,且影响到元明清数代,迄今在这些山区,层支梯田犹存,当代最好的历史见证。梯田的兴建,是人类进一步改造大自然的一项重大成就,它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农田灌溉工程

九江地区各县均处于沿江滨湖,长期以来洪涝旱灾频繁,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先民世世代代与洪旱灾害开展了顽强的斗争,积累了许多防洪、治涝、抗旱等筑坝修堰、蓄水引流的经验,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记载。“食之所生,水与土地”“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间有地形高下,水陆不均,则必跨据津要,高筑堤坝,汇水前立斗门,瓦石为壁,垒木为障,以备启闭,如遇早涸则撤水灌田,民赖其利”。

萌芽阶段的农田水利设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便已出现,商周时代的井田制,在田中开挖纵横交错的沟渠,以引水浇田。在唐代,湖区民众就开始修筑圩堤以防洪水,会昌年间,永修筑起了孙公堤,该县到明万历以前就修筑圩堤 16 座,到清同治十年,全县圩堤达 83 座。同治八年,巡抚刘坤一奏清朝廷,借助修复灾区圩堤之机,将修河尾闾三角地区相邻的 23 座小堤联接成一大圩堤,这是九江地区最早的联圩,这一技术迄今仍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明万历年间,潘季驯调集 7 个县军民修建桑落洲圩堤,规模之大,前无古人。瑞昌知县梁尚忠主持兴建梁公堤,留下千古佳话。清乾隆、同治年间,九江县相继修筑江洲堤、永安堤、赤心堤。武宁县载有南宋兵部尚书卢俦屯兵城南望城岗,开展兴修水利,陂堰沟浍“凡百数,溉田万余顷”,至清同治十二年,全县有陂 77 处,堰 94 处,塘 166 处。

九江江州镇油菜花田 图源:搜狐网(编者配图)

民国时期,全区有塘坝 5.79 万座,堤坝 38 条,保护耕地 26.64 万亩,由于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生产力不发达,生产方式落后,水利工程短小分散,农田灌溉以山塘柴堰为主,辅以简车、水车、戽水等设施和工具。由于蓄水规模小、工程简陋,故防洪抗旱能力低。

九江历史证明,水利兴废又以世之治乱为依,世治则水利兴,世乱则水利废,然而水利之兴废,实又系历代之兴亡。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看,秦汉时期,江南水利仅在局部有所发展,到了唐宋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水利工程显著增多,处于长江、鄱阳湖之滨的九江各地,先民们逐渐改变“择丘陵而处之”,开始“刳木为舟”和“逐水草而居”,江河湖泊两岸成了文明的发源地。先民们开始了水利建设,低洼之区则修筑圩堤涵闸,以防泛滥。高原之地则建造水库陂坝,以资灌溉。浅滩河道则从事疏理,以利行洪航运。

崔若林(作者像)

【读后记】九江农业史是崔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本文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正可体现崔老师的文史功底。全文8000字,故分四篇刊出。

浔阳叙话:展示九江文化,讲述浔城故事,品鉴风俗滋味,漫记百态众生。

0 阅读:1

冯晓晖

简介:旅行、摄影、码字,多个职业,多种角色,多一种维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