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公司首席财务官Steve Rai在摩根大通线上投资者会议上证实:
黑莓向华为出售了90项关键智能手机技术专利。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的记录,这些专利的所有权已于2020年12月23日转让给华为。
谈到这笔交易时Steve Rai表示:
只是与业务不再相关的很小一部分专利。因此,这是笔小额交易,不属于我们经常性交易的一部分。
网上出现这个消息以后,没想到网上还是会有人质疑此事。
1、华为不都是自己研发的吗?
2、更多的是不明白专利的好处。
如果说没有专利,还可以在国内搞一些授权之类混下去。那么没有专利的话,国门都迈不出去。
2016年,小米多次收购海外专利,从Intel收购以半导体技术为主的332件专利;从微软手中收购1500项专利;还曾从大唐电信手中收购一部分专利。
雷军之所以大肆收购专利,出于三点考虑:
1、建立自己的专利池,在维持一定专利总量的情况下,为深化专利质量铺路。
2、雷军旗下有一家北京智谷,他的想法很简单,希望借助大家的力量,一起共同建立防御专利池,最后不了了之。
3、如果想成为一家全球业务的公司,完善的专利战略、专业的运营团队和专利储备是前提,也是普遍的行业规则。
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专利,出国门只会有一脑门子的官司等着你。
专利是武器,也是钱进攻的利器
2012年,微软公司向美国最大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之一美国在线(AOL)购买800多项专利,价格10.56亿美元。
微软花费巨资购买这些专利的原因,当时专业人士分析:
为了防止这些专利落入竞争对手谷歌的手中。
显然,微软这笔交易,可能会成为防御或者进攻谷歌的一把利器。
谈判的资本
我们熟悉的苹果公司,97年起诉微软,后来发现有点打不动。两边一看打起来没啥好处,于是坐下来一谈:
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如果,有一方势力专利方面弱很多,那么也就没有坐下来谈的必要。
再聊一下,我们以为已经挂了的诺基亚
1965年,诺基亚公司成立,以伐木业、造纸业为主要业务;1990年左右,诺基亚将自己的伐木大业转移到东南亚,开始专注电信行业;1996年,诺基亚向科技通信转型,之后实现长达15年的手机市场统治。
后来,苹果、安卓来了,抱着塞班不撒手的诺基亚开始走下坡路。
2013年,微软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2016年,微软把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卖给了芬兰一家初创公司 HMD 。HMD拿到了诺基亚品牌授权和部分专利技术,随后把功能机业务卖给了中国的富士康。
而当多数人认为诺基亚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它却在另一个领域重新站了起来。凭借早年积累的大量通信基础专利和先进通信专利,诺基亚在5G网络建设上绝地反击。
5G电信市场领先地位的企业有三家,分别是华为、爱立信、诺基亚。
而诺基亚在专利上,几乎没有败过。
2011年,诺基亚与苹果达成一项和解:
除和解针对对方的所有法律诉讼外,还将各自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撤回针对对方的投诉。而作为和解协议的组成部分,苹果将向诺基亚一次性支付相关专利费用,并承诺向诺基亚支付,后续使用专利技术的相关费用。
2016年,诺基亚再次对苹果发起进攻,状告苹果在显示器、芯片组、软件以及其他方面侵犯了诺基亚32项专利权。之后又宣称在亚洲、欧洲和美国等11个国家发起了针对苹果的40件专利诉讼。
2017年5月下旬,诺基亚和苹果共同宣布,双方之间已发生的专利诉讼纠纷将全面和解,并就专利许可达成一项期限长达数年的合作协议。
据诺基亚披露,作为双方专利纠纷和解协议的一部分,苹果公司在一个季度内就向其支付了20亿美元现金。
在此期间,诺基亚也曾跟黑莓公司打了一小架,获得1.37亿美元,还跟小米签了一份专利授权协议。
网友们说,华为不是自己研发的吗?
这里说一下,这个是不矛盾的。
华为购买黑莓的专利,并非是买了就不自己研发了,而是购买已经形成的专利,这部分专利是一份权利和利益的保障,既然已经形成了,即便在没有参考的情况下再研究出来一样的东西,也不是自己的。
无论是电信行业,还是智能手机领域,每年产生的官司数不胜数,不是今天三星诉讼苹果,就是明天华为诉讼三星。
大家凭借的就是自己手里的专利,这是一个全球化企业掌握话语权的重要依据。
所以这次华为购买了黑莓的专利,真没有可以吐槽的地方,散了吧。
-END-
沙洲旅人
世界上的专利多累,每个企业都会研发自己的专利,华为是不可能研发所有专利的,买下它人的专利,其实跟自己研发道理是一样的,再说拥有专利就是拥有话语权,是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化伪251
假的,我们华为的专利自己都用不完,怎么可能用黑莓这种蹩脚货的专利[笑着哭]
天涯路远
做一道菜,你不可能所有的材料都要自产吧?
outsidecastle
小编死来,百年诺记硬是让你吃了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