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祖国·共迎华诞",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辉煌时刻,我们以《礼赞祖国 同庆华诞》之名,汇聚艺术的力量,来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此次展览,献礼建国75周年,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旨在引领并展现当代书画艺术的最新风貌与创新精神。名家们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跨越时空的界限,共同绘制了一幅幅意境深远、风格迥异的艺术长卷,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心灵与美的深度对话,开启了国际书画艺术交流的新篇章。
人似梅花心如月
文/余显斌
世间文人,有隐入茅屋草亭山水田园的,如陶渊明,如孟浩然,读书写诗之外,或“开荒南野际”,或“守拙归园田”,小日子过得风清云白,一尘不染。有隐入官场的,如王摩诘,看书弹琴,深林长啸,笑对一轮明月,坐看云起云飞,自是神仙中人。也有隐入茶中的,如陆羽,一杯清茶,一副闲散,优哉游哉,千载之下,让人羡慕,让人赞叹。
当然,也有隐入书画笔墨的。亭午雪浓,黄昏夕照,一支笔,一张纸,点染山水云烟,抒写心中块垒。这样的人,过去诗书里很少见到,也很少读到,好像也只有一个王冕,一块砚台,几朵墨梅,淋漓纸上,香透历史,也香透岁月。为此,其写诗明志道:“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他说到了,也做到了。
此后,就很少听说有这样的人。多年后,我才知,自己的身边也不缺乏这样的人:不吹嘘,不浮躁,一支笔,烟云满纸;一颗心,洁净如莲。这样的人,算深得文人三味的,算是真正具有文人情怀的。
我的忘年之交王三定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王三定先生是小城人,家住古丰阳的九子碑村。
九子碑,背靠苍龙山,面临丰水河,是一处灵秀之地。此地名,据说得于上古舜帝时。舜帝有子名均,封地于商,生季座等九子。九子死后,葬于丰阳北塬,形成九座坟冢。九个坟冢,参差罗列,犹如天上星斗,因名此地九子碑。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此地历史可上推至四、五千年前。也就是说,早在四、五千年前,丰河之畔,苍龙山下,就已经炊烟袅袅,隔水升起;鸡犬之声,隐隐林间;山岚夕照间,已经人歌人笑了。
地古,则民风淳朴。
在这儿行走,所见之人,文雅之气,隐隐可见。眉宇间,有一种书卷气,有一种诗歌韵味。这儿的人很少吵架,几人相见,坐在一起,“相见无所言,但道桑麻长”,很是温和,也很是亲切。
再则,由于地古,这儿过去文化积淀厚,翰墨之风盛行。东山一座古塔,高高耸起,在夕阳下的剪影,如油画中一般。这,就是古塔夕照,小城经典风景。这座古塔,据考证,是唐朝之物,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很可能,它见证过李世民的猎猎军旗,见证过长衫大袖路过商州的一些著名诗人,如白居易,如元稹等。
可是,随着时间如烟,逐渐远去,这种翰墨文风,也飘忽于山水之间,流散在岁月之中,不复存在了。
我去王三定先生家,是在一个雨天。当时是秋天,雨很细,沾衣不湿,可是,迷蒙一片,还是能感觉得到的。隔着雨雾,看苍龙山,看远山人家,烟雨蒙蒙,如后来在王三定先生画里所见的山水人家一般,很有韵味。
在小城,在红尘之中,王三定先生守着一份田园山水之乐,一份宁静与淡泊的心情,一份闲逸和自在的愉悦。初次相见,先生一脸微笑,如一恂恂老农,正戴着一块手巾,在细雨里忙碌着,满脸红润,额头汗津津的。他家的旁边,是一方古井,外呈六角形,内如一轮月。井水之清,之甜,喝一口,直沁入人的心中去了。
井边不远,有一四合院,木门瓦房,开门是一院子,内有一棵柿子树,高高耸起,枝干如铁,柿红如丹,在绿叶中冒出,直射人眼。院子另一旁有个大缸,还有花盆,里面载着冬青;还有两个大框,盛着土,栽着葱蒜,一片青葱,一片田野风韵。
我想,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房子,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我想,孟浩然襄阳的家,也很可能也是这样的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些也不仅仅只有陶渊明、孟浩然能做到,凡是心情淡薄者,都可做到。这,是我面对王三定先生的院子,突然产生的感想。
过去,我在小镇教书。小镇很古,白色粉墙,石子小巷,高高的风火墙,还有古戏楼关帝庙,还有清清白白的五条水,将人的心荡漾得一片净白。这儿,宜养心,也宜养神。可是,最终,我挥别小镇,来到小城,目的很单纯,小城文化自是比小镇文化发达。在这儿,能一杯清茶,与人探讨文章,磨砺人格,研究学问,自会增长见识,获益不小的。可是,来到这儿后,与人谈起这些事,开始大家还哈哈大笑,连道:“喝酒喝酒。”然后,大家就堆在一块儿谈女人,谈脐下三寸,嘎嘎大笑,十分快意。
这时,如果插嘴再谈学问什么的,反而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一定会遭受白眼了。也因此,我成为孤家寡人一个,特吟诗一首以状苦况:“流落小城十余春,斗酒单衫影伴身,一吟一叹一回首,有幸得遇此一人。
“有幸得遇此一人”,指的就是王三定先生了。
这首诗,实在写的不像什么。可是,诗里的境况,写的是真实的;诗里抒发的情感,也是毫无水分的。
在家里,王三定先生是个典型农人,种玉米,种蔬菜。而且,蔬菜很肥,郁郁葱葱的。这些,我想,应该是他的另一种作品吧。齐白石老人晚年,种菜、养虾、观鱼,什么都做。据艾青回忆,他的院子里,就是这些东西,挤得满满的。他的各种小品,随手拈来,纯出自然,仿佛从院子里刚刚拿来,放在画上一般。
这,大概后来被很多画家所借鉴。
这点,很可能对王三定先生影响也很大吧。
先生擅种庄稼,更擅书法丹青。
进入先生书房,一室墨香,淡淡浮动,荡漾鼻端,沁入心里,让人沉醉其中,一颗浮荡的心,就如经过春雨滋润过的花儿一般,一片洁净,纤尘不染。文化的陶冶作用,如此可见一斑。
先生书法不媚俗,不趋俗,因而,满纸云烟中,没有赵孟頫的清秀,没有王羲之的飘逸,也没有颜真卿的敦厚。他的字取自魏碑,字体苍古,硬朗,铁画银钩,如射雕之弓,如盘丝之铁,在古拙之中,给人一种力量,也给人一种视觉冲击。这种字体,我除了在拓本里所见外,看见书家书写,先生是第一人。
临离开,我索求赠言。先生铺纸提笔,饱蘸浓墨,笔走龙蛇,赠我诗歌:“半亩方田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诗,乃宋人朱熹所做。
每次见此诗,一种沉静之气,自
先生书法之外,兼工丹青。其笔下花草,无所不精,尤长于画梅、竹、牡丹。我的柜中,藏有先生所赠两画:一为墨梅,干枝如铁,花朵如冰,让人盛暑一见,一身空静,燥热顿失。好画给人精神上的冲击,往往如彼,真是可意会而不可以言传了。另一幅,则为牡丹,绿叶披离,有些枯寂。有一叶子上,竟然有一洞眼,不知为虫子咬啮,还是好动的孩子用树棍戳的,极为形象。花则润泽,蕊则嫩黄。拿在手里,牡丹香气,无来由地袭扰在身体四周,久久不散。
其梅花枝干上,有一双鸟儿,豆眼窥人,好像随时准备飞离。牡丹上,有几只小蜂,翅膀如一团烟,薄而透明,轻轻搧动。
两幅画,都极为生动,极有生活情趣。
先生称画梅为写梅,以魏碑笔势入画,又以画技融入书法,出入此而入于彼,两相兼顾。画旁题跋,字体穿插照应,瘦硬枯冷,与梅枝和花朵映衬,浑然一体。
先生牡丹,有一种热烈蓬勃之势。
先生画竹,修长如铁,略呈弧形,如月夜竹影映照墙上,有一种宁折不弯之气贯注在中,姗姗可爱。
与先生相交,观其画,赏其字,听其言,对我有着一种细雨润花的作用。有时,沉浮于名利得失中,或踟蹰于红尘滚滚中,难以自解时,我会放下笔,走下五楼,敲开先生的木门,走进先生的院子,坐谈一会儿,喝一杯茶,或者看看先生运笔作书,一切烦恼都在这会儿烟消云散了。有时谈到晚上出来,走出木门,抬头看天,明月如盘,轻轻一轮,贴在天上。自己的一颗心此时也如一片白云,轻悠悠的飘动着,浑不着力,很是舒服。
为此,我特赠先生一诗,诗云:故人住何处?故人小城西。木门掩日月,笔底藏珠玑。谈笑一杯茶,论文十年迟。今与观书画,莫叹无知己。
写罢此文不久,听友人打来电话相告,王三定先生在书法竞赛中获一等奖。我忙打电话过去问,并加以祝贺。先生呵呵一笑道:“高手不屑于参加,让我误打误撞上了。”语言轻淡,丝毫无一丝得意。
这种态度,在小城文化人中,算是鹤立鸡群的。
这种谦虚,也是很多人身上所缺乏的。
心如梅花照雪,性如空谷清泉。
如果说文人,先生算得真文人。如果说隐士,先生更是真隐者。
艺术家简历
王三定,男,1955年9月出生,共产党员,山阳县城关镇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阳县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书法作品参加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首届北京电视书画大赛”,获成人组书法优秀奖。在《书法导报》“全国首届手卷展”中获优秀奖。
在纪念毛岸英烈士殉国6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获特等奖。
在陕西省文化厅“为民务实清廉美术书法摄影展”中获一等奖。
在陕西省委宣传部、文化厅举办的“喜迎十八大召开”的书画摄影展上获三等奖;先后入展中国书法艺术频道“长韶娄高速杯全国书画展”、全国纪念吉鸿昌书法展、河北利安杯书画展;入展陕西省书法协会举办的“首届全省职工书法大赛”、“陕西省首届自作诗文书法篆刻展”和“陕西省第二、三届书法临作展”;入编陕西省人大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书画作品集和《盛世三秦》书画作品集。近年在绘画方面专攻梅花、牡丹,所绘梅花被收入陕西省人大喜迎十八大书画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