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122亿的数字好像已经不值得什么惊讶,因为《哪吒2》带来的不仅仅是票房,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靠着作品说话的导演,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显得格外珍贵,他就是饺子导演。
饺子导演最近感觉特别累,不是因为电影拍摄的辛苦,而是各种采访和应酬让他有点喘不过气,这个曾经连说话都不太利索的导演,现在被迫要学会在镜头前侃侃而谈,这种转变让他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以前安静创作的时光。
以前没人认识他的时候,投资都要跑断腿,现在各路资本和广告商天天堵在门口,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有点不太适应,毕竟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导演突然变成了票房担当,这种身份的转变来得太快太突然。
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安安静静地回到创作间,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哪吒3》的制作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天天应付各种社交场合,这些与创作无关的事情正在慢慢消耗着他的创作激情。
有时候他会想起自己刚开始做动画的时候,那会儿穷得叮当响,连装都装不出来有钱的样子,但反而觉得那段时光特别纯粹,每天都能专注在创作上,虽然辛苦但是很充实。
说起来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饺子导演其实是学药学的,在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读到大三的时候,突然被动画这个领域吸引,于是放弃了原本的专业,开始自学动画制作。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简直是疯了,好好的药学不读,要去做动画,但是家人却出人意料地支持了他,可能在家人眼中,比起一份稳定的工作,让孩子去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更重要。
从零开始学习动画,这个过程一定很艰难,但是他却乐在其中,每天都在研究各种动画技术,慢慢地积累经验,这种热爱让他能够熬过最艰难的时期。
在《哪吒1》取得成功之后,很多人都在期待《哪吒2》能够尽快上映,但是饺子导演并没有着急,而是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来打磨这部作品,就是为了能给观众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在这5年里,有些镜头可能只有几秒钟,但是团队却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来制作,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现在的影视圈太浮躁了,很多导演为了快速出作品,不断地压缩制作周期,结果就是作品质量参差不齐,而饺子导演却选择了一条相对困难的路,宁可慢工出细活,也不要为了速度而牺牲质量。
最近网上出现了很多针对《哪吒2》的负面评论,但是这些声音并没有影响到电影的票房,因为观众们都有自己的判断,好的作品不会被这些杂音影响。
饺子导演现在可能跟郭帆导演一样,在圈子里并不受待见,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他有观众的支持,只要继续专注于创作好的作品,就永远不会缺少支持者。
他曾经说过,创作永远没有真正的新高度,只有更好,要把每一部作品都当成自己这辈子最后一部作品来做,这种态度让人感动,也难怪他能够获得如此多观众的认可。
《哪吒2》的成功不仅仅是票房上的胜利,更重要的是它在传统神话IP的现代化改编上开创了新的思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无限可能。
这种成功也许会影响更多的年轻导演,让他们明白,做动画电影不一定要走快餐路线,精品化的路线同样可以获得市场的认可。
在这个充满商业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饺子导演这样专注于创作的人,他们的存在能够让这个行业保持一定的纯粹性,不至于完全被商业利益所主导。
饺子导演的经历告诉我们,专业并不是限制一个人发展的枷锁,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然后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他的成功也证明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慢工出细活依然有市场,观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他们能够分辨出哪些作品是用心制作的。
我们常说中国动画要崛起,但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有静得下心来做作品的创作者,只有这样,中国动画才能真正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