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诗歌爆炸的时代,一个个诗人像是流星雨一样,坠落在唐朝的大地上。
最耀眼的肯定是李白和杜甫。
杜甫是李白的迷弟,但是李白却不大中意杜甫。
李白气骨很傲,能让他看得上的,那绝对是万中无一。
可这样的人真的存在么?
存在的。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不仅仅李白对孟浩然推崇备至,那一整个时代的诗人有许多,都将孟浩然当成了精神偶像。
他将自己活成了最野的一首田园诗。
公元689年,孟浩然出生在襄阳西南的“涧南园”。
他们家老牛了,是亚圣孟子之后。所以给儿子起的字也是出自孟子的名句——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浩然家学渊博,再加上自己天资过人,很快就成了襄阳一地的知名才子。十七岁那年就在本地考试中崭露头角。
就等着来年去长安鲤鱼跃龙门了。
就在前途大好的时候,孟浩然做出了人生第一个叛逆的决定——拒绝参加科举考试。
这可把他老爹气死了,老孟家怎么出了这样一个不肖子孙。
问他原因,他还说得特正义凛然:我不能去给一个混乱的朝廷做帮凶。
这时候的朝廷是怎么样的呢?武则天刚还政给儿子李显,但是李显却被他的皇后和女儿毒死了(她们也想当第二个武则天)。于是,李显的弟弟李旦的三儿子,发动了战争杀掉了韦氏,将自己的老爸李旦推上了皇位。
对没有错,这皇位的交接就是这么简单,谁有实力谁来当。
善养浩然之气的孟浩然,当然觉得这个时代不靠谱了。
于是孟浩然跟家族的关系一下子闹僵。
但是孟浩然却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一时少年热血,他有为自己行为买单的决心。
二十岁的孟浩然,离家出走,一个人跑到了了鹿门山过去了隐居生活。
虽然带着少年的叛逆,但是他那世俗规矩拘不住的性格,已经在这个时候就能看得出来。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一晃两年过去了,他又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情,他跟襄阳的歌女韩襄客自由恋爱了。
孟浩然还在那边郎情妾意,孟老爷子却炸了。
“娶一个歌女进门,老孟家的脸都给你丢光了。”
这件事甚至比孟浩然不考科举更让孟老爷子气愤,他给了孟浩然两个选择:要么退婚,要么扫地出门。
孟浩然根本没有考虑,直接按着自己的性子,离开了孟家,跟韩襄客结了连理。
从此,孟浩然就没跟家里往来了。从二十岁成亲到二十六岁,父亲病逝,六年时间里,父子俩只见了一面。
孟浩然将天下家庭关系里,儿子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全都做了个遍。
他只想了一件事:这些自己的想法,如果自己不去践行,那以后一定会后悔。他用叛逆换来了真心,换来了一个洒脱自由的真性情。
孟老爷子却就没这么洒脱了,时常为自己养出了一个不肖子孙怄气,结果一命呜呼。
毕竟是亲生父亲,孟浩然不可能不难过。
但是他没有后悔,他没有抱怨。因为这样的负面情绪换不回什么,自己不如用实际行动去做些什么,比如去参加科举。
二十岁的孟浩然拒绝科举,三十岁的孟浩然却选择了科举。
却也并非他后悔之前的决定,只是在每个人生的阶段,孟浩然都愿意选择自己想要的活法。二十岁不想考科举,那就不考了。三十岁想考,那就去。
没什么别的,一切只是一颗简单浩然的真心。
开元十三年,孟浩然到了东都谋求官位。他给丞相张九龄写了一封求职信: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张九龄把孟浩然举荐给了朝廷,但是或许是他以前风评不好,未被起用。
于是,他只能将考科举作为入仕的唯一办法。
他从三十岁开始准备科举,一直考到四十岁落第。
事实的打击告诉了孟浩然,他很擅长写风轻云淡,临渊羡鱼的诗歌,但是对于政论和社交实在是一窍不通。
世界已经对他关上了科举的大门,孟浩然是不是该暗自垂泣,后悔自己没有在年轻的时候为了科举奋力一搏呢?
不,他没有,他一点没有抱怨,他已经努力过了,那就完全够了,至于结果那并不是他追求的东西。
他南下吴越,继续游山玩水,山水佳作一篇篇出炉,传遍了大唐各处,那属于他独特味道的山水诗,是整个诗坛的绝品。
很多人都说,为什么只有孟浩然的山水诗能够如此清新自然,仿若天成。
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想做什么就去做了。做了之后也不会后悔,不会抱怨,更不会太在乎结果。
仿若顺着水流而下,他只需要欣赏行路当中的风景就够了。其中波流缓急,又算得上什么呢。孟浩然没有为了什么而活,所以他才能成为最清新自然的山水诗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他的生活没有像杜甫那样苛责用力,不是也过得不赖。
他经历人生的坎坷,也看淡了功名利禄,最终成为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有时候,朋友跟我说,特别生气,特别想找地方发泄。
我却总是拒绝——自己生的脾气,只有自己才能收的回去,即使你现在发泄掉了坏情绪,但是过不了多久,你又会再次情绪变差。
所以我建议他去读读孟浩然,怎样让自己不抱怨,怎样收拾好自己的情绪,怎样不因为别人而破坏自己的心情。
一个好的心态,远远比成功立业更难能可贵,也更容易成就一些东西。
一个总是抱怨,自怨自艾的人,是被拘束着的,被各种东西束缚住的,放不开,逃不掉,活的不够自我,最后只能归罪于别人。
其实只有不抱怨过去,不苛责现在,人才能获得更加自己。
在唐朝,论幸福,其他豁达的诗人也都比不上孟浩然。
他根本不需要用诗歌去表现自己的豁达。
他已经足够自在。
北风
孟的做法潇洒是潇洒,但潇洒的背面是没担当,是不负责任。所有的潇洒都是有人在为你默默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