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净心、静心、敬心

小翟国学馆 2025-02-21 16:09:52

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他的精神排序,强大心力!

净心、静心、敬心、定心、尽心、强心!

当一个人进入到工作的禅定状态中,他就能做好任何事情,升起大智慧!

当一个人进入到心流状态中,一切痛苦与幸福与幸福都是幸福。

心不受力,精神不受力,心生出志,叫志向,志向、欲望、野心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到底能赚多少钱!

志生精,精生气,气生神,叫精气神,人的三宝;

神生态,叫神态;态生相,相生貌,叫相貌。

你的一切都来自于:心。

《金刚经》中让你醍醐灌顶的智慧:

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一个人的心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像时间一样,永远不会有一刻停留。所以,心是永远把握不住的。好比时间,我们还在说明天,明天就已经到来,并很快成为昨天。所以F说的“把心定住”,并不是要定在某个时间点上,某个念头上。而是你要明白,眼前发生的事情,就跟你的心一样不会定住,一切都不会留,不可得。

所以,活在当下。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往事不可谏,来者由可追。

二、一切有违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形的物质,无形的精神都是因缘聚合的产物,随时随地都处在变化之中,像梦幻一样,看着真切,实质虚幻!如闪电不可以琢磨,如露珠不能持久,如泡沫一戳击破!

我们可以执着的感情、执着的财富、执着的名利无不例外,不过是各种条件的聚合,又因为各种条件的消散,在时间的长河中,不过是转瞬即逝。但我们固执地认为这一切就是永恒,这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并且紧紧抓住,不放,这就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你此时此刻拥有的一切都是各种因缘际会而来的结果,珍惜你所拥有的。你手上的事情就是因缘际会,各种因果聚合而来的,做好手上的事情。

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不执着于任何事物,生成空灵、洁净的信念。

事来则应,去则不留。

不要活在未来的“交换”里,不要活在过去的“定义‘里,不要活在外界的”评价“里。

无执故无失,无为故无败。不执著,随喜当下。

每天努力赚钱,去做利他的事情,照顾好自己生的人和生自己的人,让自己的脑袋更新一点,今天比昨天好一点,智慧多一点。

这就是《大学》里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生活中,没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事情了。

您脑袋乱,就是想的多,欲望多,行动少,里面的垃圾杂质特别多,把您的智慧给蒙住了,于是什么事什么选择都是错误的。

噬欲深者天机浅,一个人欲念妄念多了,学什么都慢,都难,您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

能搞明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八个字,整部《金刚经》都不用读了,六祖不需要读书,不需要识字,但是瞬间就能领悟。

颜回为什么可以被称为圣人,因为他没有那么重的物欲,一箪食,一瓢饮,他无所谓的,穷富对他来说没有概念,如此,您的智慧就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他们都是天机深的人,来自于他们不住尘世的相,他们只向内关照自己的内心。

每个人都非常聪明,但是为什么简单的问题您处理不了,就是业障重,天机浅,欲望非常深,被猪油蒙了心。

什么是业障?就是你的坏念头!

学传统文化修心,就是不断的做减法,把这些欲望妄念慢慢减少,那么你想要的都会闻风而来。这就是为什么道家讲无为,佛家讲无执的原因。您越执着于什么,越求不到什么。

金钱如此,感情亦然。

读《孙子兵法》《道德经》《论语》《中庸》《孟子》《传习录》《增广贤文》。。。。。。他们从来不会讲这些在生意中的应用,但是我一读到马上就能放到生意里解决问题,我感觉这些问题非常简单,因为在我的世界里,金钱并不是那么重要,我的欲望越来越少,我更看重的是这颗心,是不是足够定,足够强,红尘是我最好的炼心道场。

四、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如果菩萨在心中还有对自我的执着、对他人的执着、对众生的执着,对生死的执着,那他就不是菩萨了。去除分别心,以平等心对待一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五、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世间一切有形有相的身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着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见现象的空性,便真正的悟道了F性。

凡事别太当真,遇事别太执着,该来的总会来,该失去的留不住,只要不执着,活在当下,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你所得到的,都是你应该得到的,你所失去的,都是你应该失去的。

你所求所得的,都是命里该有的修来的;你失去的或者来的不好的,也是你的因果导致的。

有些事情,看似是好事,却也许带来灾祸,而有的事看似不顺,到后来也许会皆大欢喜。

六、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切众生,本来是F,一切f,本具自持,明心见性,一旦觉悟,法也就不在需要的,何况那些与F相背的非法呢?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事良知,为善去恶事格物。

善恶是由心生发出来的,心生发出来的前提是你身边的环境让您起了意,所以人性本空,遇善成善,遇恶成恶。

假如这段时间您接触了很多负面,阴暗的能量,您心生发出来的恶就会多,身体就会受到损耗和打击,反之,您接触的大多是阳光积极,正面的能量,身体的阳气就会越来越充盈,气血就会越来越足。

所以身体不好,大多是环境不对,接触错了人。

为什么多读圣贤文化会静心?就是让您多接触积极正面伟光正的能量,不要去刷负面的碎片化信息。有闲暇的时间多睡睡大觉,发发呆都比乱刷垃圾信息强。

2025年,身体不好的人第一关就是回血。让自己气血充足,打起精神,否则还是延续以往的生活,不会更好!

祝您发财!

1 阅读:51

猜你喜欢

小翟国学馆

小翟国学馆

大商之道何处寻?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