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国民党领导人连战,在大陆可以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了。他是国民党中少有的拥有的强烈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的人。2005年,身为国民党主席的连战更是亲自带领一支团队对中国大陆进行了访问,他也因此成为了56年来,第1个踏上大陆土地的国民党最高领导。
前段时间,连战写了15年的回忆录《连战回忆录—我的永平之路》正式发表,然而,当很多大陆人民看了书中的内容后,脸色却变了……
连战家族在台湾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他爷爷是“台湾文化第一人”,《台湾通史》的作者连横,父亲是被称为“台湾重建的拓荒者”的台湾政要连震东。
也正因此,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连战就和“中央研究院”院长钱思亮的儿子钱复,“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主任”沈宗瀚的儿子沈君山、陈诚的儿子陈履安三人并称为“四公子”。
再加上连战是“本省人”,在国民党内被寄予了厚望,是蒋经国重点培养对象。
2001年,连战开始担任“党主席”。
当时,国民党这座“百年老店”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一年前“大选”时,李登辉支持连战参选,并刻意打压宋楚瑜,导致连战和宋楚瑜分别参选,“连宋配”成为了泡影。
于是,“团结的民进党”最终战胜了“分裂的国民党”,国民党直接丧失了在台湾的“统治权”,紧接着,宋楚瑜选择出走,自己成立了“亲民党”,另有一些本土派成立了台联党,再加上不久前分裂出去的新党,曾经的国民党一下子分裂成了4个。
想要稳定局面,连战认为国民党需要脱胎换骨的彻底改造。他在国民党的一次大会中旗帜鲜明的表示:
“我们必须坚持国民党政纲中标举的支持国家统一的目标,坚持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大家都是台湾人,也都是中国人,因为生活制度的不同,就排斥国家统一,或自外与中华民族!”
也正是在他的任上,国民党开始积极的发展两岸关系,推动了两次台商春节包机。这也就有了2005年3月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来大陆的“破冰之旅”。
江丙坤之行可以说大获成功,中共中央顺势邀请连战本人亲自来大陆访问。
连战最先去的是南京,拜谒中山陵。然后在4月28日抵达北京,并在次日和最高领导人进行了历史性的握手,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回台湾后没多久,连战就卸任了党主席,成为了“荣誉主席”,此后多次来大陆开展“走春访旧”式访问,每次他来都受到热烈欢迎和高规格接待。
不同于对统一一事扭扭捏捏,甚至抛出过所谓的“一国两区”论的马英九,连战是现在的国民党中,少有的敢直接说统一的人。所以,对于连战,大陆人民都带着一种亲近感。
然而谁也没想到,连战竟然在回忆录中表示,自己支持两岸协商统一,但是大陆必须必须正视台湾的“百年老店”的招牌。
很明显,连战的主张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境外势力的干涉,早在73年前就已经统一了,怎么可能还会等到今天。
可以说,连战并没有认清国民党和台湾省的定位。
当年老蒋还活着的时候,大陆这边开出的条件是“蒋经国当台湾省省长,内政上自己做主,军事上,交出海军和空军,保留部分陆军。厦门和金门成立特别市,作为缓冲区。”
到2021年时,大陆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台湾的生产总值22.1倍,而且这差距也在持续增强。如今大陆已经有了武统台湾,而且将美西方的干涉势力据之海外的能力,根本不可能给蒋介石时期的那种条件,连战说的话更像是“痴人说梦”了。
当然,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考虑,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实现和平统一的。根据去年推出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我们可以一窥将来两岸统一后的场景:
“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
统一后,有关国家可以继续同台湾发展经济、文化关系。经中国中央政府批准,外国可以在台湾设立领事机构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机构,国际组织和机构可以在台湾设立办事机构,有关国际公约可以在台湾适用,有关国际会议可以在台湾举办。”
可见,统一后的台湾基本上等于香港和澳门的待遇,生活有没有变化?有的。不可能再有什么“为爱发电”的闹剧,也不会再被菲律宾人骑脸了都不敢反抗,不用整天想着中美打起来了台湾会不会沦为主战场。
除了一些因为政治因素必然出现的小变化外,原先的生活是咋样,还是咋样。
可见,两岸统一对广大台湾人民来说是很有利的。但是,这恰恰不符合国民党和民进党现在的政客们的利益。
连战等老一辈放不下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现在的国民党的中青年一代则根本没有老一辈的家国情怀,甚至连“九二共识”都不愿意承认,但这样一来和民进党又有什么区别,只能一天天的走向覆灭。
至于民进党,单纯是卖国求荣,出卖台湾的利益换取美西方的所谓“支持”,能拖一天是一天。
当然,连战的心情其实也可以理解的,毕竟几十年的情怀了,明知道国民党的老招牌最终的结局肯定是进入历史的垃圾堆,但心里面总希望能够留下点什么当做念想。国家大义和“个人信念”之间的冲突,终究不是三两句话就能够释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