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余生,要学会“低人一等”,关键时刻可保命

赋鲸创作营 2025-02-19 09:31:08

自幼,我们便被教导:“人生仅此一次,务必珍视。”

那么,如何珍视生命呢?大多数人会建议,通过锻炼身体,减少熬夜,控制欲望等方式。

然而,许多人尽管身体健康,却仍可能遭遇不幸。

一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其破坏力往往远超健康问题,尤其在动荡的年代。

在我们的一生中,学会“低人一等”是减少意外发生的关键。

01高人一等,人必恨之

正如《运命论》所言:“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一个在众人中脱颖而出的人,确实显得风光无限,受人追捧,被众人围绕。然而,这些围绕你的人是真心支持你,还是心怀嫉妒?细思极恐。

很可能的是,你自以为高明,却不知他人更胜一筹。一旦出现小的分歧,你便可能遭到严厉的打击。

在《三国演义》中,孙策成为了江东的诸侯,奠定了东吴的基础。

官渡之战期间,孙策计划偷袭许都。

那年,江东遭遇严重干旱,百姓四处求雨。有一个叫于吉的道士,逐渐被人们奉为“神仙”。

当孙策催促将士们出发时,一些将士却无视命令,转而拜见“神仙”,祈求平安。

孙策回家后,发现连母亲也信奉神仙,祈求保佑。

孙策怒不可遏,当众逮捕于吉,命其求雨。令人惊讶的是,雨真的下了。

一时之间,百姓纷纷传播,更加坚信于吉是活神仙。

孙策愈发愤怒,决意处死于吉,以正法纪。孙策对他说:“你是神仙,应该是不死之身吧。”

表面上看,孙策反对迷信。

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在江东地区,人们是更信仰王道还是仙道?

如果仙道的力量超越了王道,那么王道就难以施行。作为王道的代表,孙策绝不会允许仙道凌驾于自己之上。

历史上,许多大臣因才华横溢,引起君王的嫉妒,从而招致祸端。

例如,杨修的才智就胜过曹操。曹操的计谋,总是被杨修识破。最终,杨修被斩首。

在当今和平年代,职场竞争激烈,人性的贪婪,见财起意,见色起心,依然存在。

如果你拥有大量财富,四处炫耀,难免会被人觊觎。这可能会危及你的生命安全。

如果你是一位美丽的女性,还穿着暴露。那么你在外面行走,被好色之徒盯上,也就不足为奇了。万一有人心怀不轨,后果堪忧。

如果你身为上司,到了退休的年纪,却仍不愿让贤,可能会遭到众人的反感。一旦有人走极端,情况就难以预料了。

人,过于刚强易折,过于高傲易受攻击。

02低人一等,人必怜之

常言道:“水因善下终归海,山不争高自成峰。”

一个人的低头,看似不美,但他往往是最终的赢家。

在乾隆年间,一度谣言四起:“石匠石和尚,你叫你自当,先叫和尚死,后叫石匠死。早早归家去,自己顶桥梁。”

谣言衍生出许多荒诞不经的内容,例如,有人无缘无故丢失了鞭子;有人被妖术所困等。

山东巡抚富尼汉甚至专门上报了此事。

乾隆皇帝下令彻底调查。

在河南,有一天名叫法印的和尚,因包裹中藏有几缕头发,便被认定为“偷鞭子的人”,并被关入大牢。

法印始终未承认罪行,受刑后,在大牢中奄奄一息。

河南巡抚阿思哈上奏:“该和尚患有气喘病,兼有痔疮,进食困难,审讯十分困难。”

不久后,和尚被释放。

关于谣言的事件,也未引起多少大臣的关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显然,在关键时刻,法印通过“病痛”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作家冯骥才曾言:“低调并非被边缘化或遗忘,更非无能。恰恰相反,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做到低调并安于低调。”

换言之,一个人在低头时,实际上已经牢牢掌握了命运,对所遭遇的一切了然于胸。

主动示弱,实际上是一种“示弱的力量”。

在言语上保持谦逊,便拥有了口德,也体现了“沉默是金”的智慧。尤其当他人夸夸其谈时,不必反驳,对于错误之处,也不必揭穿。

在众人面前,你微笑不语,反而会被视为君子。

在财富上保持低调,你不可能拥有世间所有财富,不如退让一步,让他人也有所得。

当你富有时,也应装作贫穷,常向人借钱,抱怨赚钱之难。

在欲望上保持克制,你就不会追求事事完美,常常可以退而求其次。你或许不是最好的人,但你却是最自由的人。

经常低头的人,在各种对抗中,往往能够化险为夷。

你若示弱,他人便显得强大,还能激发他人的保护欲。你的生命,因此更加安全。

写在最后:

听过那句话吗?“冲动是魔鬼。”

导致冲动的根源,在于双方都固执己见,互不妥协。

特别是在愤怒的时刻,若再挑衅一句“你敢吗”,这无疑是火上浇油,足以让人失去理智。

时刻铭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并非独一无二。

如果可能,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也未必不是最佳的选择。

正如大树深扎根基,才能拥有茂盛的树冠;

树干因扭曲而得以存留;

树叶在秋天凋落,才得以安然度过寒冬。

做人应如树木,扎根多深,枝叶才能伸展多高。

你们认同吗?

1 阅读:6
赋鲸创作营

赋鲸创作营

一起录课、读书、写书、出书,陪你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