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生态家庭?原生态家庭对孩子的创伤有多大?

牛博士 2020-03-12 12:20:26

什么是原生态家庭?

基人一生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另一个是进入婚姻生活后所建立的家,也就是自己“当家”的家。原生家庭就是指个人从小成长的家。

家庭塑造的个性,影响人格成长、人际关系、管理情绪的能力,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绪互动的了解,甚至谈恋爱时,总是不自觉看上某种特定类型的对象,也受到原生家庭不同背景的影响。所以,所谓原生态家庭就是子女还没有走进婚姻的家庭。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很有意思。国外的影视作品里,动不动就会强调心理创伤——小时候被父母打过,上学时被老师当众批评,当兵时经历太多生死...他们都会在成年后寻找心理医生,因为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可是奇怪又讽刺的是,在中国从来就不把这些当回事。小时候被父母打貌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被老师当众批评甚至打骂似乎就不应该记在心里,就算军人上阵杀敌,那也是本分,杀越多越自豪,极少听说有人因此就心理扭曲。

真的是中国人耐造?外国友人太矫情了?并不是。

曾经读过周冲的短篇《人间味》,里面有这样一段描写:“母亲此生积怨颇多,贫困、卑微、辛劳与冷漠使她无从舒展,我的蠢笨令她失望,父亲的美貌又令她紧张,她日益敏感易怒,神经如履薄冰,微薄小事便轻易令她发作。”

她的家庭,父母长期处于歇斯底里的状态,对孩子的关心止步于吃饱穿暖,基本没有任何精神层面的交流。母亲从家庭收到的戾气,不经意间宣泄到子女身上,夫妻之间似乎只剩下搭伙吃饭的感情,互相拆台、恶言恶语像家常便饭。

试问一个婴孩,从小要在这样扭曲的家庭中度过十几年,她怎么可能不受影响?

她曾经郑重地发誓,不想成为这样的父母。

但有一天,她悲哀地发现,自己的个性和行为中鬼使神差地充满了来自原生家庭的暴戾,它仿佛一条寄生虫潜伏在她体内,无声无息。等着在某个时机忽然露头,邪恶又黑暗,好似瞬间就要把她生生毁掉。

人就是环境的产物,原生家庭每天的耳濡目染,就能把一个先天还不错的孩子生吞活剥。

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习惯和规则

比如:一个原生家庭家教严格、亲密度高的妻子新年陪原生家庭关系疏离的丈夫回家,吃完年夜晚丈夫一家人四散离开,看电视的看电视,玩的玩,留下新媳妇一个人在饭桌边面对满目杯盘,丈夫看也不看自己一眼——妻子感到受伤以致哭泣,而丈夫却觉得不解;等到丈夫回妻子家的时候,大年初一,一家人早起煮好饺子,穿戴整齐坐在桌前等着父母的新祝福,新女婿却还在床上睡觉,妻子把他匆匆叫下来——妻子感到特没面子,倍受伤害,丈夫还是觉得不解。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

比如一个非常漂亮、品学皆优的女孩子,找对象的时候总是找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又很难勉强自己而分手。

原来,在她六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做几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亲还在工作,她一个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间,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没有。

这种孤独凄伤的感受如此刻骨铭心。从此她做了一个决定——绝不要被人抛弃。所以她找对象的时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样优秀的男孩子。

这些潜意识中产生的“隐形的内在誓言”,常在当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上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这个影响一生的决定,并不见得一定是坏的。它曾在你人生中某一阶段保护了你,对你有帮助。只是到后来,当你的人生环境改变时,过去这保护你的行为在新的环境里,反而变成了阻碍。

当夫妻两人的内在誓言正好相反的时候,可能会造成很多的问题。即“环环相扣的心理情结” 。

夫妻关系,很像两个恋人要在一个完全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里跳一支很难的探戈舞。若要能共谱一支最美的人生之舞,我们必须学习了解原生家庭,在漆黑的潜意识中为爱点燃一盏灯。

生命中,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与某些特定的人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潜意识中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得到第二次机会,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童年对自己特别重要却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

你没有办法使风不吹,但你可以调整风帆,让你的船到达目的地。最没有影响力的人,往往是那些绝对不接受别人影响的人。

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变的借口,因为,你的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过去原生家庭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你不需要负责任。但是,从今天开始,你所做的每一个选择,你都要自己负责任。

请记得: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创造一个文化。过去不对的事情,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要把它传承下去。

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

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但不能没有爱!

尊重是最深层次的爱!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否认孩子父母亲的其中一方,等于无意识里也否认了孩子的一半。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也就是吃饱穿暖之后,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爱与归属感,它们像心灵的食物,若是得不到,会令人感到空虚沮丧。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么,孩子是透过什么方式与父母连接的呢?如同前面提到的,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为透过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觉“我们是一起的”,这就是归属感的需求。

因此,孩子不会去管所做的内容是什么,有时甚至是触法也不管,因为强烈的心理需求就像饥饿时只要能吃饱,甚至犯险去偷食物。

因此,我们要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他必须与父母双方都有所连接,这样才能满足心中的归属感需求。

如果孩子对其中一方的连接有所缺乏,将会让孩子感到空虚遗憾,而最令孩子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内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样,结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例如,妈妈常说爸爸不好、不认同爸爸,孩子为了能和爸爸连接,会采取强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发生相同的事。

但因为这不被妈妈允许,所以孩子表面上会听妈妈,然而私底下会像爸爸,甚至在潜意识里跟随着爸爸的命运而不自知。当我们否定自己的先生/太太时,我们正在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

“你爸爸是懒惰、不负责的人,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样!”

“你妈妈死爱钱,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

“你妈妈爱唠叨,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唠叨!”

“你妈妈都不顾家,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她一样!”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会出现这些行为:懒惰、不负责、死爱钱、爱唠叨、不顾家。为什么?因为他心里强烈需要和他的父母连接,但有关他爸爸/妈妈的信息却全是负面信息,他当然只能跟这些信息连接,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

有人说,我只放在心里没说出来呀!不要自欺欺人了,孩子的感觉无比敏锐,就算表面上没说,如果你心中有这些信息,一定会在无意识里显露出来,而你的孩子一定会感受到。

因此请记住,千万不要因为另一半的行为,否定他们是孩子父母的身份,因为事实不会因为隐瞒而改变,否认或隐瞒只会令孩子在无意识里被否认。

缺失的爱会对孩子造成无形的伤害

我想不到开头怎么引出我的想法,只有一个问题困扰至今,“原生态家庭带给你,哪些创伤”?

脑海里浮现了很多画面,但直到今天,我也没找到一个正确面对的答案。

爱的缺失,是一道到无法愈合的伤疤。小说《悲伤逆流成河》,易遥和母亲生活在上海潮湿而逼仄弄堂。

父母离异,为了生计,母亲从事让人不齿的职业,对易遥又打又骂,可易遥还是爱母亲。

她对齐铭说,“我恨她,可有时候,我还爱她。”

电影中,最后的温情,是易遥的妈妈带着易遥去治病的那一幕。

家人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对一个孩子究竟多重要?

很重要!

日本影片《垫底辣妹》,讲述了垫底生工藤沙耶加通过老师和妈妈的帮助鼓励考上大学的故事。

在第一所学校,被欺凌,校方无视,沙耶加产生了厌学心理,妈妈知道了,和校方争辩无果,给女儿转了学,并告诉她,“只要做让自己欢心雀跃的事就行”。

父亲重男轻女,然而沙耶加的妈妈,一直带给孩子足够的爱与支持。

沙耶加转学后的朋友,都是不学无术的差生,在被老师发现沙耶加吸烟,要挟她供出谁吸烟,不然就让她休学。

妈妈得知后,没有怪罪沙耶加,支持她没有供出朋友吸烟的做法,并接受女儿休学的惩罚。

“你已经很努力了,如果太累了放弃也没有关系”。母亲给沙耶加报了补习班,看到孩子遇到瓶颈,没有一味的要求她坚持,而是给了她中途放弃的权利。

放下枷锁,孩子请勇敢一点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成为木偶,被父母提着线,一步一步向前。

可是,有时候父母忘了,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个体。

父母缺的是和我们沟通的方式,我们缺的是勇气。

一个明晃晃的施加压力,一个暗自承受,你猜最后会怎么样?

一部影片《邪不压正》,导演姜文。你说他有烦恼吗?

姜文在《十三邀》访谈中,许知远问他:“你这么多年遇到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我跟我妈的关系怎么都处不好,最近我还老想着,为什么跟她处不好?我很想跟她处好这个关系”,“我不知道怎么能让她为我做的事高兴。”

像极了我们中的某一些人。

“有一次已经午夜12点了,我妈妈还把我叫起来,为的就是要打我,还问我,‘你知道你哪里犯错吗?’老实说,我连自己做错什么事都不知道,但我妈妈打我,一定确实是我有犯错。”

姜文拍电影得了大奖,给妈妈买房子,可是妈妈没表现的多高兴。

你说,究竟怎么要我们才能摆脱原生态家庭带来的创伤?

各位父母,有时候你想给孩子的保护色,殊不知并不是孩子想要的,他们有自己的人生,所以不要让你失败的人生影响孩子的一生。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很难,但是摧毁一个很简单,只需要一瞬间。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