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详细解读国产6代机:设计领先,已经超出战斗或轰炸机概念

凝视下深渊 2024-12-28 02:23:20

昨天,我国新一代战机凌空而起,举世震惊。

外媒争相报道,其中美国这家媒体的报道较为详尽和靠谱。

我们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听到关于这一问题的传言,其来源和方法与14年前预测歼-20和许多解放军项目的方法相同。

这个小道消息告诉我们这款“J-36”(我称之为“J-XD”)的特点,包括它的大致尺寸、发动机配置,当然还有它的角色和“第六代”的描述。我认为数字上的代数无关紧要,所以我将其称为“新一代”。

关于角色的讨论不太灵活:这架 CAC 飞机被认为是 A2A 型飞机(尽管与所有现代战术飞机一样,预计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多用途能力)。我观察到许多人认为这可能是一架战斗轰炸机/攻击机,或一架彻头彻尾的轰炸机。

理由很合理——J-36很大。它是多力多滋飞翼,没有明显的控制面伸出。它看起来不像传统的空中优势飞机。人们可能会想起 B-21/B-2,但翼展较窄,适合超音速飞行。

这一切都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未来的“空中优势”任务。众所周知,包括美国空军在内的所有人都在推行系统化的方法,逐步采用能力更强、分布更广的无人战斗机/CCA 和其他平台。解放军也是如此。

与前几代相比,这些进步可能会降低传统机动的相对价值。更高的当量特性可能是信号减少、传感、网络、友好 CCA、武器、发电、处理、射程/续航能力。

有证据表明,当代飞机的升级换代——F-35 Block 4 的重点更多地放在软件、航空电子设备、电源管理、武器套件上,而不是提高 G 值或尖端运动学。尽管新型歼-20A 受益于 WS-15,但也有传言称其也是如此。

目前,歼-36 的尺寸估计可能比歼-20 长一点,长 21-23 米,翼展 20 米左右。对于机身较厚的混合三角翼飞翼来说,这是一架大型飞机。即使有三个发动机,内部容积和质量也足够了。

这种容量可用于燃料、网络、传感器、处理、发电、冷却,当然还有武器。即使图像质量较差,我们也能看到歼-36 的 IWB 比歼-20 更大。但这对 A2A 或打击任务来说并不是决定性的。

对于 A2A 角色,大型 IWB 意味着内部携带大型武器,例如 PL-17 VLRAAM,或更多传统尺寸的 BVRAAM 或新兴的较短 BVRAAM。对于打击角色,大型 IWB 意味着内部防区外武器,甚至是旋转发射器。

然而,如果飞机足够大,这些选项可以存在于同一架多用途飞机上,并且这样做是合乎逻辑的,特别是当你的武器、传感器、网络和友军的 CCA/UCAV 能够执行空中优势任务时。

或者——现代远程空中优势飞机与现代战区攻击机之间有什么区别?我的答案是——可能差别很小,除非空中优势飞机的迎角/运动学需求可能比攻击机略高。

即:您仍需要考虑一些高迎角机动,因此您可能不会将进气口放在机身背部(J-36 有两个侧面进气口,也可能有一个进气口,可能每个进气口都为一个发动机供气)。但这意味着您可能不会在航展上拉眼镜蛇。

尽管世界上其他新一代战斗机尚未试飞,也没有定论,但向 VLO(更大尺寸)发展的趋势似乎是一致的:例如最新的 GCAP 设计(p1)、NGAD 的行业概念图(p2)或智库对 NGAD 的设想(p3)

我认为,在不远的将来,空中优势载人战斗机将是大型、隐身的指挥+处理平台,用于指挥友军的无人战斗机和其他载人战斗机,并拥有自己的强大武器+传感器来作战,以及足够的运动能力来按照自己的条件作战。

随着无人战斗机/CCA 变得更加自主,机载处理技术也不断进步,载人空中优势战斗机的优势也可能会不断增强——限制速度的因素将是驾驶舱内人员的注意力。但“战斗机”可能会成为一个过时的术语……。并且“战斗机”将发挥最高的收益效果,作为空战系统的关键,以隐秘、持久的方式进行指挥——同时还拥有有机杀伤力和感知能力。

最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许多人将国防部描述的美国空军 NGAD 演示机与 J-36(以及 SAC 新一代飞机)进行了比较,以“第一代到第六代/下一代”的里程碑为标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观点。

但在我看来,这一比较的真正衡量标准取决于 NGAD 演示机在美国空军采购的最终 NGAD 产品中的代表性——对于解放军的 J-36 和 SAC 新一代机身来说也是如此。

此外,我们知道与第六代/新一代飞机相关的飞行演示器早于 J-36 和 SAC 飞机。几年前,我们可能在 CAC 看到过其中一架;一架无尾、接近 J-10 大小的机身。这不是“本能地炫耀”他们拥有的最新玩具的情况。

未来几周/几个月/几年,关于这架飞机还有更多要说的:从解放军背景下的采购,到其独特的三引擎配置的原理,再到补充飞机(解放军的无人战斗机/CCA),以及 SAC 的新飞机。但就目前而言,这是我对 J-36 角色的看法。

原文转发,并不代表接受或同意原文作者的观点,转载目的只是为平台与读者带来更多信息。

感谢您的阅读。

0 阅读:1
凝视下深渊

凝视下深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