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第38轮打完了,球队排名变化挺大的,上海队居然连赢三场跑到第十去了,广东也是轻松赢了新疆,看来季后赛形势越来越激烈啊。
广厦现在32胜6负,排在第一位,领先第三名北京6个胜场,看起来挺稳的。但是孙铭徽受伤报销了,这对广厦影响不小。孙铭徽是球队的核心,组织进攻很有一套,现在没了他,广厦的进攻肯定会受影响。而且广厦的第三个外援也不太合适,跟球队磨合还需要时间。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广厦在季后赛可能会遇到麻烦。
王博教练现在应该挺头疼的,要想办法调整战术了。没有孙铭徽,其他球员就得多承担一些组织任务。可能要多打挡拆,增加传导球的次数,让进攻不那么依赖单打。外线投手也要多投一些三分,拉开空间。防守端可能要收缩一些,不给对手突破的机会。
不过广厦整体实力还是很强的,胡金秋、赵岩昊这些国手级别的球员都在。只要找到新的战术体系,应该还是能保持住战绩的。关键是要保持球员的健康,避免再出现伤病。毕竟常规赛还剩8轮,季后赛又是一个体能的考验。
山西队这赛季真是让人意外,居然能排到前几名。古德温和迪亚洛这两个外援太给力了,进攻端输出稳定,防守也很积极。张宁和原帅这些本土球员也发挥不错,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总能站出来。
山西队最让人佩服的就是那股拼劲儿,每场比赛都打得特别凶。即使落后也不放弃,总能在最后时刻逆转。这种精神面貌很难得,也是他们能一路黑到现在的原因。不过山西队的阵容深度还是有些不足,轮换球员的实力跟主力差距挺大的。
如果遇到强队,打长时间的系列赛,山西队可能会吃亏。毕竟对方可以针对性布置战术,而山西队的变化不多。但是山西队的韧性很强,说不定真能爆个冷门。反正现在已经超出预期了,接下来就是去拼一拼,看能走多远。
北京队开赛时候可是夺冠热门,周琦加盟、陈盈骏组织,再加上曾凡博,这阵容看着就吓人。结果打着打着就掉队了,主要是外援不给力。杰曼投篮不稳定,奥莫特和所罗门又缺乏单打能力,跟周琦配合也不默契。
许利民教练现在估计也很无奈,毕竟阵容已经定了,不可能中途换外援。只能想办法调整战术,多打挡拆,增加传切配合,让外援打得更舒服一些。可能还要加强防守强度,用防守带动进攻。周琦在内线的统治力还是很强的,可以多打一些内线进攻。
北京队的实力是有的,就看能不能及时调整过来了。如果外援状态回暖,北京队还是很有希望的。毕竟周琦、陈盈骏这样的内外组合,再加上曾凡博的全面性,阵容配置是不差的。就看许利民教练能不能激发出球队的潜力了。
广东队前面两个阶段打得确实不太好,主要是缺兵少将。不过徐杰和吉伦沃特表现不错,帮球队稳住了局面。现在好了,新外援伯克和库克来了,胡明轩也伤愈复出,阵容一下子就齐整了。
最近两场大胜辽宁和新疆,广东队看起来状态回升很快。伯克的得分能力很强,库克的组织也不错,跟队友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了。胡明轩回来之后,外线的火力更足了。如果这个状态能保持住,广东队冲击前四还是很有希望的。
不过广东队也不能太乐观,毕竟新外援来的时间不长,还需要更多的磨合。而且常规赛还剩8轮,其他球队肯定会针对性地研究广东队的打法。广东队要想一路赢下去,还得继续调整战术,增加一些变化。防守端也要更加积极主动,毕竟季后赛防守更重要。
上海队这赛季真是坐过山车,开始的时候就赢了一场,排名垫底。结果换了个主教练卢伟,又引进了小胖洛夫顿,突然就开始赢球了。现在居然打到第十名了,离前八就差两个胜场,真是让人意外。
卢伟教练确实有两把刷子,来了之后球队的战术打法变化很大。进攻节奏加快了,传导球也多了,整个球队打得更有活力。洛夫顿的加盟也很关键,他的得分能力很强,关键球也敢出手。李弘权和李添荣这两个年轻球员也被培养起来了,现在已经成主力了。
上海队现在的势头很猛,如果保持住这个状态,说不定真能冲击前四。不过上海队的阵容深度还是有些不足,主力球员的出场时间都很长。如果遇到连续作战,体能可能会成问题。而且其他球队肯定会研究上海队的打法,找出针对的办法。
上海队接下来还是要继续调整,增加一些战术变化。可能要培养更多替补球员,增加轮换的深度。防守端也要更加积极,毕竟进攻端不可能场场手感都那么好。总之上海队已经创造了奇迹,接下来就看能不能更进一步了。
CBA联赛这些年发展还是很快的,不管是竞技水平还是商业价值都有提升。现在的比赛质量比以前高多了,球员的技术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很多球队都有自己的主场馆了,观赛体验也好了很多。
赞助商也越来越多,球队的收入渠道更加多元化了。球员的待遇也在提高,吸引了不少高水平球员回国打球。像周琦这样的NBA球员回来,对联赛的关注度提升很大。现在很多年轻球迷都喜欢看CBA了,球星效应还是很明显的。
不过CBA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有些球队的财务状况不太好,欠薪的情况时有发生。裁判的水平也有待提高,争议判罚还是不少。球员的薪酬体系也需要进一步规范,避免恶性竞争。
总的来说,CBA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随着国内篮球市场的不断扩大,相信CBA会越来越好。希望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本土球员,提高整个联赛的竞技水平。也期待能看到更多精彩的比赛,给球迷带来更好的观赛体验。
这几年疫情对CBA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很多球队都做了不少调整。有的球队选择裁员减薪,控制成本。有的球队则加大投入,趁机补强阵容。还有的球队把重心放在青训上,培养更多年轻球员。
比赛的形式也有变化,有段时间是闭门赛,没有现场观众。这对球员的心理影响挺大的,没有了主场优势。后来采取赛会制,几支球队在一个地方集中比赛。这种方式对体能要求更高,也考验球队的适应能力。
现在基本恢复正常了,但还是会有一些防疫措施。球员要定期检测,观众入场也有限制。这些都给俱乐部增加了不少成本和工作量。不过大家都在努力适应,毕竟比赛还是要继续的。
疫情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机遇。很多球队都在寻求转型,开发线上业务,拓展收入来源。直播和短视频成了新的发力点,跟球迷的互动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了。总的来说,能在逆境中生存下来的球队,未来的发展可能会更好。
常规赛还有8轮,但是很多球队已经在为下赛季做准备了。有些球队成绩不理想,可能会大换血。有些球队想冲击更高的排名,也在物色新的外援。现在的转会市场挺热闹的,不少球员的经纪人都在活动。
像一些老将可能会考虑转会,去一些新的球队续写职业生涯。年轻球员也在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出场时间。外援市场就更复杂了,有的球队想找得分高手,有的想要防守悍将,各有需求。
不过转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还要考虑薪资问题。现在很多球队都在控制成本,不会轻易开高价。而且转会后还要考虑磨合的问题,万一不适应,反而会影响球队的成绩。
所以最后能不能转会成功,还要看具体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下赛季CBA的球员构成肯定会有变化。可能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转会,给联赛带来新的看点。球迷们也挺期待的,看看自己支持的球队能不能引进新的强援。
现在很多CBA球队都在重视青训,毕竟这是球队长远发展的根本。像广东队、北京队都有自己的青训体系,每年都能培养出不少好苗子。这不仅能为一队输送人才,还能创造收益,如果青训球员表现好的话。
青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续投入。要有好的训练设施,还要聘请优秀的青训教练。现在很多球队都在跟国外的俱乐部合作,学习先进的青训理念。有的球队还会定期派球员去国外训练,开阔眼界。
不过青训也面临不少挑战。比如怎么平衡文化课和训练,如何保护年轻球员的身心健康。还有就是青训球员的待遇问题,如果没有好的政策,可能会影响球员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青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俱乐部、协会、学校多方面的配合。只有建立起完善的青训体系,CBA的未来才会更有保障。希望能看到更多像王哲林、郭艾伦这样的本土球星脱颖而出,为中国篮球争光。
linbuyun
没有升降级,人情裁判,恶性激战,又出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