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网上刷到一个视频,主持人在大街上问了不少人这样一个问题;“儿媳坐月子,婆婆应该伺侍吗?”
没想到其中一个大妈的问答获得不少网友的点赞,这位大妈怎样回答的呢?
这位大妈说:“这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肯定要照顾媳妇月子。有能力帮媳妇坐月子就一定要帮,毕竟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是婆婆帮我们坐月子,这个良好的传统一定要传承下去。”
好一个“肯定要照顾媳妇月子,有能力帮媳妇坐月子就一定要帮”。大妈的这番话语,充满了温暖与担当,获得了不少网友的热情点赞。
大妈的话获得不少网友的点赞,有朋友在评论区留言说;一个好的婆婆至少可以影响三代人,有这样的婆婆真的是上辈子积大德。
确实,婆媳关系也许是世界上最微妙和最难处理的关系。如果没有那个做儿子跟丈夫的男人,婆婆跟儿媳恐怕永远也没有交集,两个毫无相干的女性。
让她们在同一屋檐下和平共处一辈子,恐怕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艺术。所以婆媳关系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难题。
前面有网友提到,能遇到一个好的婆婆真的是上辈子积大德。一个好的婆婆至少可以影响三代人。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有教养的婆婆呢?
当一个好婆婆,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养。对于“教养”这个词,一直以来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阐释。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它所涵盖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封建时代,流传着“女人无才便是德”这样的观念。然而,在当今社会里,对于“教养”的定义众说纷纭。有人说,女人学有专长才是教养;
有人认为,女人会诗书绘画才是教养;还有人觉得,女人会轻歌曼舞才是教养;也有人主张,女人举止优雅才是教养;
更有人提出,女人会眉目传情、吸引异性才是教养;甚至还有人声称,受过良好教育的职业女性善理家务才算有教养。
他们一致认为:女人是家庭的一半,没有女人的家不是一个完整的家,没有一个称职的女人就不是一个家了。
《在怎样处好婆媳关系》一书中详细谈到:有教养的婆婆与儿媳妇相处要“十忌”。
一忌偏袒:对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及他们的孩子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切不可偏爱一方而厚此薄彼。就比如,在分配家庭资源或者给予关心时,不能因为儿子是亲生的就过度倾斜,而忽视了儿媳的感受。
二忌猜疑;不要随意乱加猜测,在背后嘀嘀咕咕。有事应当当面讲清楚,有疑问也当面问明白,做到开诚布公。要把媳妇真正当成自家人,凡事不回避,坦诚相待。
三忌传话:不要在亲友及家庭成员中议论儿媳的是非长短,以免传话过程中出现偏差,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少管儿子、媳妇的闲事,不对外人说媳妇的闲话,尊重儿媳的隐私和个人空间。
四忌挑剔: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有着各自独特且鲜明的兴趣爱好以及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婆婆切不可因为自己看不惯,就毫无根据地胡乱挑剔。
而是应当秉持宽容的态度去接纳和理解。千万不要总是习惯性地以媳妇的现在去和自己的过去作比较,进而求全责备。
我们要知道,时代在变迁,生活环境和条件都大不相同。婆婆应当尽量为儿子、儿媳排难解忧,比如主动承担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像是打扫房间、准备饭菜等,以此来减轻他们的负担,让小两口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工作和生活。
五忌专断:在家庭关系中,不要只一味地强调尊老,而忽略了爱小。身为长者,应当扮演好指导者、参谋者的角色,而绝对不应成为那种随意指手画脚、独断专行的独裁者。
我们要充分尊重儿媳,不能总是摆着长辈的架子,高高在上。更不要因为儿媳不育或者生了女孩而对其抱有歧视的态度,必须坚决摒弃这种陈腐、落后的观念。
同时,还要教育第三代尊重父母,如此才能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六忌唠叨:儿媳不懂的事,婆婆确实有责任进行指教,儿媳做错的事,也应当给予批评,但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
比如儿媳某次忘记关水龙头,婆婆提醒一次即可,若反复念叨,很容易让儿媳产生厌烦情绪。
七忌冷漠:对儿媳不要整天板着面孔,没有一丝笑脸,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心冷。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婆媳之间的感情。比如儿媳下班回家,婆婆给一个温暖的微笑,会让儿媳感到家的温暖。
八忌偏激:遇到事情要保持冷静,切不可轻易发脾气。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说绝话、办绝事。否则,结果只会使儿媳感情疏远,甚至可能导致儿媳反唇相讥,让家庭关系陷入僵局。
九忌争钱:不要只强调自己的需求,而完全不顾晚辈的经济状况,对钱财斤斤计较。应当知足常乐,拥有宽容大度的胸怀。比如在家庭经济紧张时,婆婆不能只顾自己享受,而要求儿媳为自己购买昂贵的物品。
总之,婆媳相处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智慧,只有避开这些禁忌,才能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