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哦~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小巷人家剧照
文 | 小鲤
编辑 | 小鲤
-<前言>-
到月底了接连上新了好几部电视剧,而《好团圆》和《小巷人家》一前一后播出,确实有点看不过来了。
两部电视剧都有点家长里短的成分,只是风格不一样,一个是当代都市剧,一个是年代剧,看了几集之后,一部真好看,一部看的我都要睡着了。
那么,这两部电视剧有什么精彩之处?
好团圆剧照
-<家长里短>-
家庭剧,这种类型几乎可以等同于“收视密码”。
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却总能击中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最近,两部家庭题材的新剧《好团圆》和《小巷人家》,几乎同时段开播。
好团圆剧照
一部聚焦当代都市生活,一部则将镜头对准了上世纪的时代变迁,两部剧截然不同的叙事风格和故事走向,也表现出家庭剧创作中“现实”与“理想”的微妙博弈。
《好团圆》的故事围绕着向家三姐妹展开,讲述了她们在生活、情感和事业上的自我救赎。
剧名“好团圆”似乎预示着一个圆满的结局,然而,三姐妹各自的经历却充满了现实的挑战和困境。
好团圆剧照
大姐向前,室内设计师,事业有成,经济独立,拥有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
二姐向中,体制内工作,生活稳定,虽然面临着家庭内部的矛盾,但也算得上衣食无忧。
小妹向南,初入社会便拥有自己的工作室,还有富二代男友保驾护航,可谓是人生赢家。
好团圆剧照
这样的设定,初看之下似乎贴合了当代女性追求独立自主的时代精神,但也正因如此,让一部分观众感觉“悬浮”、“不接地气”。
向家三姐妹的生活,更像是被精心包装过的“理想状态”,与大多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差距。
剧中表现的豪宅、名车、高档餐厅等场景,更是加剧了这种“距离感”,让观众难以在角色身上找到共鸣。
好团圆剧照
编剧似乎是想通过表现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奋斗与成长,来引发观众的思考。
但过于理想化的设定反而削弱了这种力量,让故事显得有些虚无缥缈。
尤其是在拆前的情节设置,显得突兀且缺乏逻辑,更像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强行插入的,难以让观众信服。
好团圆剧照
这种“为冲突而冲突”的处理方式,不仅破坏了剧情的连贯性,也让观众对角色的动机和行为产生质疑。
与《好团圆》不同,《小巷人家》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的苏州小巷,讲述了庄家和林家两户人家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变迁。
这部剧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表现了那个年代特有的生活质感和人情味。
好团圆剧照
剧中对于时代细节的还原,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从公共汽车、老式挂历到厨房用具、奖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件,却精准地捕捉到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唤起了许多观众的集体记忆。
这种对细节的考究,不仅增强了剧集的真实感,也让观众更容易沉浸到故事中去……
好团圆剧照
《小巷人家》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对人物关系的细腻刻画。
黄玲和宋莹,两位性格迥异的母亲,一个温柔贤惠,一个风风火火。
她们之间的互动充满了生活气息,也表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和担当。
小巷人家剧照
无论是家人之间的矛盾,还是邻里之间的摩擦,剧中呈现的冲突都源于生活本身,自然而然,不矫揉造作。
这种真实感,正是《小巷人家》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关键所在。
小巷人家剧照
剧中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呈现,像重男轻女、单位分房等,也是很多人现实要面对的问题。
这些情节并非刻意为之,而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真实存在的社会现象。
通过表现出这些问题,剧集表现时代的变迁……
小巷人家剧照
-<陷入误区>-
《好团圆》在矛盾冲突的设置上,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
那就是,为了制造戏剧性而人为地制造矛盾。
剧中很多冲突点都显得刻意且缺乏逻辑,比如突如其来的拆迁事件、大姐向前与丈夫的矛盾、二姐向中与小奶狗的感情纠葛。
好团圆剧照
这些情节的出现都缺乏铺垫和合理的解释,让人感觉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强行加入的。
这种“为冲突而冲突”的处理方式,不仅削弱了剧情的真实感,也让观众难以对角色产生共鸣。
就拿拆迁事件来说,这个情节在剧中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但其背后的逻辑却经不起推敲。
好团圆剧照
拆迁的起因、过程以及最终结果都显得含糊不清,更像是编剧为了制造矛盾而随意添加的元素。
这种缺乏合理性的情节设置,不仅无法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反而会让人觉得剧情拖沓、冗长。
大姐向前与丈夫的矛盾,同样显得有些“套路化”。
好团圆剧照
丈夫出轨、妻子隐忍,这样的情节在家庭剧中屡见不鲜,但《好团圆》并没有在这一经典桥段上做出新的突破,反而显得有些老套和缺乏新意。
观众对于这种“狗血”剧情早已产生了审美疲劳,自然难以产生共鸣。
二姐向中与小奶狗的感情线,更是让人觉得突兀且缺乏逻辑。一个已婚女性,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突然出轨,这种行为缺乏合理的动机和解释。
好团圆剧照
编剧似乎是想通过这段“不伦之恋”来制造话题和噱头,但这种做法反而让角色显得扁平化,也让剧情失去了应有的深度。
《小巷人家》则截然不同,剧中展现的矛盾冲突,都来自真实的生活体验,自然而然,不着痕迹。
剧中黄玲一家庆生时遭遇的重男轻女偏见,就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小巷人家剧照
这种偏见并非凭空捏造,而是那个时代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通过这种偏见,剧集不仅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也促使人们对社会问题进行反思。
单位分房的情节,更是将那个年代特有的生活压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巷人家剧照
房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不仅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安身立命的保障。
为了分到一套合适的房子,家家户户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这种紧张的氛围,也让观众感同身受。
剧中对邻里关系的刻画,同样细腻而真实。
小巷人家剧照
邻里之间既有互助友爱,也有摩擦冲突,这种复杂的关系,正是中国传统社会人情味儿的体现。
黄玲和宋莹两家,因为生活琐事而产生的摩擦与碰撞,真实地反映了邻里关系的复杂性,也让观众在这些细微的互动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温度。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部剧的好坏,最终由观众来评判……
小巷人家剧照
-<故事的真实>-
《小巷人家》的热播和高口碑,恰恰证明了观众对于“真实”的渴望。
大家追剧,不仅仅是为了消遣娱乐,更是为了在剧中找到共鸣,看到生活的影子。
《小巷人家》的成功,就在于它抓住了这一点。
小巷人家剧照
反观《好团圆》,虽然演员阵容强大,话题度也不低,但却因为剧情过于悬浮,缺乏真实感,而流失了一部分观众。
互联网时代,观众的表达渠道更加多元化,弹幕、评论区、社交媒体,都成为了观众发表意见的平台。
“接地气”、“有共鸣”成为了观众评价一部剧的重要标准。
小巷人家剧照
《小巷人家》凭借其真实的生活质感,赢得了观众的认可,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讨论度居高不下。
而《好团圆》则因为剧情脱离现实,引发了不少吐槽,甚至出现了“弃剧”的声音。
这再次印证了:只有真正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剧集,才能赢得观众的青睐。
好团圆剧照
不可否认,《好团圆》中表现的“理想化生活”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毕竟,谁不向往优渥的生活条件和一帆风顺的人生呢?
好团圆剧照
但问题在于,这种“理想化”的程度已经超出了大多数观众的认知范围,反而让人觉得不真实、不自然。
观众需要的是能够引发共鸣的故事,而不是空中楼阁般的幻想。
好团圆剧照
-<结语>-
近年来,“悬浮剧”层出不穷,同质化严重,观众早已产生了审美疲劳,千篇一律的“霸道总裁爱上我”、“傻白甜逆袭”等老梗,已经无法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最后,还是希望以后能多出一点好看的电视剧,不要有换汤不换药的情况出现!
好团圆我是弃了,年纪大了,三观不同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