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主要装备的是苏联的T-34中型坦克等装甲战斗车辆。然而,这些坦克在中国南方地区的水网稻田地中表现出严重的“水土不服”,其庞大的车重导致机动性能受限。因此,军方迫切需要研制一种适合中国南方地区作战的轻型坦克。
1958年,新中国第一代轻型坦克的研制命令正式下达,由哈尔滨第一机械制造厂(674厂)负责此项目。研制工作初期,科研团队提出了多个设计方案,包括“131”计划和“132”计划。然而,由于技术难题,如国产T2VT35柴发技术不过关、自动装弹机无法自主生产等,这些方案相继夭折。
1960年10月,研究团队提出了132A方案,通过增加一名装填手来解决装弹问题,并取消了自动测距仪,改用我国自行设计的观察瞄准双用镜。然而,由于76.2毫米火炮技术和观察瞄准双用瞄准镜尚不成熟,该方案最终未能成功。
1961年,在哈尔滨召开的科研定案研讨会上,国防科工委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采用成熟的主炮和发动机替换不可靠的原方案。经过考虑和研究后,研制人员决定选用已经进行了471发实弹射击试验后鉴定合格的85毫米坦克炮为主炮,并加大总体尺寸设计,取消尚不成熟的观察瞄准双用镜。新方案的代号改为132B,并于1961年10月进行试制。
132B方案在经历实弹射击及3000千米定型试车后,结果令人满意。1962年12月,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该型坦克设计定型,并命名为“1962年式轻型坦克”,简称62式轻型坦克,产品代号定为WZ131。
62式轻型坦克采用传统布局,发动机位于车体后部,驾驶舱在车体前部,战斗室位于中部。相较于重型坦克,62式轻型坦克的尺寸较小,重量较轻(具体数值可能因不同改进型号而有所差异,但一般远小于主战坦克)。轻量化设计致使62式轻坦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适合在南方丘陵山地水网稻田地等复杂地形中行驶。
62式坦克的武器系统涵盖了远、中、近不同距离的火力需求,包括主炮、同轴机枪、航向机枪和高射机枪,能够应对多种战场情况。
62式轻型坦克通常装备一门85毫米口径线膛坦克炮,该炮具有较强的穿甲和爆破能力。其弹药基数为47发,弹药种类包括杀伤爆破榴弹和穿甲弹。在直接瞄准射击时,射击距离可达5,200米;利用高低水准器和方向分划进行间接瞄准射击时,最大射击距离可达12,000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炮的精度相对较差,且缺乏稳定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射击效果。此外,62式坦克还并配备有两挺7.62毫米与一挺12.7毫米机枪作为辅助武器,用于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和防空射击。
不得不说的是,由于火控系统相对简单,62式坦克的火力反应速度并不快,且精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作战效能。
防护系统是62式轻型坦克最被诟病的一点。其装甲相对较薄,炮塔前装甲最厚处为45毫米,这一厚度在当时已经属于较薄的水平。车体正面前装甲最厚处仅为35毫米,这样的装甲厚度在面对现代反坦克武器时显得尤为脆弱。
据悉,62式坦克的正面装甲仅能抵御14.5毫米重机枪的射击,而坦克侧面和后方则仅能抵御7.62毫米穿甲弹的射击。在面对更强大的反坦克武器,如RPG-7等反坦克火箭筒时,其防护能力则显得力不从心。在对越作战中,62式坦克暴露出了其防护能力不足的弱点。例如,在面对敌坚固堡垒工事时,其85毫米线膛炮的表现力显得不足,往往需要依靠步兵和其他火力支援才能完成任务。
1963年,62式轻型坦克开始投产并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用于中国南方丘陵山地水网稻田地的地区。至1982年停产时,共制造了约1560辆。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作战需求的变化,62式轻型坦克也经历了多次改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针对62式轻型坦克暴露的火力、防护和火控系统等方面的问题,军方迅速启动改进计划。1980年代初期,改进的62-1式装有激光测距仪、加装高射机枪防护罩、炮塔栅栏屏蔽、车体屏蔽侧裙板及自动灭火装置等,显著提升了坦克的作战性能。除了62-1式改进型外,62式轻型坦克还衍生出了70式轻型坦克抢救牵引车、82式军用推土机等车型,进一步丰富了中国装甲兵部队的装备体系。
62式轻型坦克的研制历程是中国坦克工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解决了中国南方地区作战轻型坦克的有无问题,还为中国坦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同时,62式轻型坦克在历次战争和冲突中的表现也充分证明了其良好的机动性能、一定的火力和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