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人无需刷牙,他们的保健牙齿之秘诀便是咀嚼一种名为“阿鲁”的香烟。“阿鲁”由烟丝、沙基、槟榔、芦子和红石灰等混合,置于精美的银烟盒内。每次咀嚼十余分钟,随后吐出。常嚼烟,牙齿显黑色,具有防虫蛀、保护牙齿之功效。家中来客,主人必请客人分享“嚼烟”,以示热情。
“嚼烟”的缘由在于德昂族生活的时代并无“牙膏”,“嚼烟”成为最佳护牙方式。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融入,“嚼烟”现象仅存于老一辈德昂族人之中。
德昂族,中国与缅甸交界处的山地少数民族,无本民族文字,因与傣、汉、景颇等民族共处,多通傣语、汉语和景颇语,分为“布雷”、“汝买”、“若进”三种方言。
德昂族主要居住于中国与缅甸交界处,是一个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民族,分布广泛,中国一侧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保山、临沧等3个地州9个县市,缅甸一侧则在掸邦、克钦邦等地。
德宏地区的德昂族自称“德昂”,镇康、耿马的德昂族则自称“尼昂”或“纳昂”,此外,还有“崩龙”、“昂”、“冷”、“梁”、“布雷”、“纳安诺买”等称呼。
根据德昂族妇女裙子上所织线条的色调差异,当地汉族人民分别称之为“红崩龙”、“花崩龙”、“黑崩龙”等。
“崩龙”一词源自傣语,意为“亲家”或“逆水逃走的人”。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民族识别,沿用了“崩龙”之名。然而,“崩龙”一词易引发历史上民族间的不快回忆。故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崩龙”更名为“德昂”。“德昂”在本民族语中意为“石岩”,即取其“坚固”之意。
德昂族源自古濮人,与“哀牢”有密切联系。清朝以前,相关记载将云南南部的德昂、布朗、佤等南亚语系民族统称为“濮人”、“蒲”或“蒲蛮”。“濮人”早在公元前2世纪便居住于怒江两岸,早于阿昌、景颇等族进入该地区,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隋唐时称“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望蛮),先后臣服于汉、晋王朝及南诏、大理国,德昂族先民还在宋朝后期建立起自己的区域统治,即“金齿国”。
元代以后,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濮人”汉代属永昌郡(今云南保山市),唐宋至元明时期,德昂族先民“茫施蛮”活动于澜沧江两岸。元代在今潞西地区设“茫施路军民总管府”,封阿利(传说是德昂族的头人)为土官。元代中期,“白夷”(傣族先民)迅速崛起,德昂族被迫逐渐向山区迁移。明代,中央政府封傣族刀姓为茫施(今芒市)长官司长官,傣族土司又封德昂族头人为“老”,以代表土司管辖德昂族人民,于是德昂族先民成了傣族土司的属民。
自14世纪中叶起,崛起的茫施傣族土司逐渐统治了德宏州潞西、盈江一带的德昂族区域。清嘉庆年间,土司以武力强行霸占了德昂人大片耕地。1814年,塔岗瓦发起起义,大批德昂人纷纷响应,组成庞大的武装队伍,高喊“官府不公,斩杀以平”的口号,誓言“不将土司斩尽杀绝,绝不收兵”。不久,起义军攻破茫施土司府邸,乘胜追击,击败了负隅顽抗的土司武装。随后,他们又挫败了梁河傣族土司和西山景颇山官武装的多次进攻,牢牢掌控了茫施坝区。
然而,塔岗瓦和德昂族人民对清朝地方政权仍抱有期望,期待官府能主持公道,严惩傣族土司。这种心态为土司的反击创造了条件。不久,各地傣族土司武装、景颇山官武装和汉族地主武装联手向起义军发起猛攻。塔岗瓦率起义军顽强抵抗,但因实力差距过大,遭受重创,半年多后,这场正义的民族起义终被镇压。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从缅甸入侵我国德宏地区,沦陷区的德昂族人民加入了汉、傣等各族人民组建的两千余人的游击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1956年,鉴于德昂族人口稀少、分布分散、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均的状况,采取了差异化的改革方针。
1953年7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成立。
1987年12月,潞西市三台山设立了首个也是唯一的三台山德昂族民族乡。1988年3月,临沧地区耿马县成立了由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联合组成的军赛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乡。
德昂族全民信仰佛教,德宏州及临沧市的德昂族信仰严格的山地小乘佛教教派,禁止杀生。这与当地傣族信仰的可杀牲的小乘佛教教派有所区别,尽管教义相同。德昂人敬仰天堂,厌恶地狱,认为善人死后升天堂,可转世为人;恶人死后入地狱,受尽折磨。因此,德昂人生活的地方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勤劳节俭,蔚然成风。
德昂族笃信佛教,寨中最壮观的建筑便是供奉佛像的奘房。多数村寨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佛爷以及小和尚(入寺为僧的儿童)。佛爷通晓傣文,诵读傣文经书。他们的日常生活,除宗教节日接受群众布施外,平日由全寨人家轮流供养。各地德昂族信奉不同的教派,有的可喂猪养鸡或杀牲,有的则严禁杀牲,甚至野兽危害庄稼亦不得狩猎;每逢宗教节日和忌日均停止生产。
德昂族的建筑以竹楼闻名于世,长期以来,竹楼都是各地德昂族的居住方式。镇康地区的竹楼通常由多个家庭共住,房屋内有宽阔的走道,两侧为各家庭的住所,各有火塘。如今,大型竹楼已经被小型竹楼取代。
德昂族的竹楼多依山而建,座西朝东,以德宏地区为代表的正方形竹楼最为典型。这种竹楼分为主楼和附房,主楼呈正方形,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附房则用于堆放柴草和放置舂米的脚碓。这种竹楼造型独特,美观大方,被誉为古代中原地区儒生巾帽的再现。
关于其起源,德昂族民间流传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诸葛亮南征时,在德昂山寨遭遇袭击,幸得勇敢善良的德昂姑娘阿诺相救,两人因此结缘。当诸葛亮不得不离开时,留下帽子作为信物。痴情的阿诺苦等18年后,得知心上人已逝,从此不吃不睡,每日守候在村头,望着心上人离去的方向。第33天,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雨过天晴后,阿诺消失,原地出现了一座与诸葛亮帽子相似的竹楼,这便是德昂族后来的居住之所。
德昂族的服饰极具民族特色,体现了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对美的追求。德昂族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短裤,头戴黑、白布头巾,巾端缀以彩色绒球。女子则穿藏青色或黑色对襟短上衣和长裙,头戴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配以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上织有彩色横条纹。青年男女均喜爱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照德昂族的传统,姑娘成年后需佩戴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多用藤蔑编织,也有前半部为藤蔑,后半部为螺旋形银丝的。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还刻有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习俗源于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的“藤篾缠腰”装饰习俗。
德昂族的腰箍源自一段美好传说,据传,其祖先是从葫芦中诞生的。初时,男人生得一模一样,女人们四处飞舞。天神将男子的容貌区分开来,男人们用藤蔑编成圈将女人套住,从此,女人们不再飞翔,与男人共度时光。如今的腰箍便是由那时的篾圈演变而来。这个神话揭示了腰箍的起源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种象征意义逐渐淡化,腰箍演变为一种装饰品,成为美的象征。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越精致,便越显其聪慧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皆佩戴腰箍,且以多为荣。青年男女恋爱时,小伙子常费尽心思,精心制作刻有动植物图案花纹的藤蔑腰箍赠予心仪的姑娘,腰箍遂成为他们爱情的信物。
此外,德昂族的饰品中,五彩斑斓的绒球亦独具特色。男子包头巾的两端、胸前,妇女衣服的下摆、项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四周均装饰有彩色绒球。
德昂族妇女与诸多南方少数民族妇女一样喜爱筒裙,但其筒裙为彩条水波横纹长裙,上遮乳房,下及踝骨,新颖大方,鲜艳夺目。不同支系的妇女筒裙纹饰各异。自称“梁”支系的妇女筒裙上,横织红、绿、黄、黑等颜色的宽线条纹饰;自称“别列”支系的妇女筒裙上,横织大红线条纹饰;自称“汝买”支系的妇女筒裙,则以黑线为底色,夹杂红、白细线条纹饰。因此,当地人依据德昂族妇女筒裙上的线条纹饰颜色特征,分别称之为“花德昂”、“红德昂”和“黑德昂”。
茶乃德昂族最重要的饮料。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几乎一日不可无茶,且好饮浓茶。他们喝茶时,常将一大把茶叶放入小茶罐加水煎煮,待茶呈深咖啡色时,倒入小茶盅饮用。此茶浓厚,一般人饮用后易兴奋,夜间难以入睡。而德昂人因常饮,竟对其上瘾,一日不饮,便感手脚酸软,四肢无力。反之,劳累之际煮一罐浓茶,饮之数口,便觉心旷神怡,精神焕发。
茶不仅是德昂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在其社会生活中亦占据重要地位。他们几乎事事离不开茶。德昂人讲究“茶到意到”,宾客临门,必先煨茶相待;走亲访友和托媒求婚时,必以茶为见面礼;若有喜事需邀请亲朋光临,一小包扎有红十字线的茶叶便成“请柬”;若两人产生矛盾,有过失者送一包茶,即可求得对方谅解。可见,茶的作用无可替代。
由于茶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性,德昂族人民自古就有在村庄附近种茶的习惯。他们擅长泡茶,以其深厚的饮茶文化,被尊称为“古老的茶农”。
德昂族的文学以口头文学为主,包括丰富的民歌、神话、传说和故事。其中,情歌在青年男女间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长篇悲歌如《芦笙哀歌》更是感人至深。
叙事长歌如《历史调》和《下缅甸调》,讲述了民族迁徙和帮工生活的故事。德昂族的神话以《葫芦育人》和《天王地母》最为著名,前者认为人类源于葫芦,后者则认为人类是由天上下落的102片树叶所化。另一篇《龙女人祖》神话则讲述了一位仙女与仙人后代结合,繁衍出德昂族祖先的故事。
德昂族的民间故事中,《青蛙和绣花姑娘》以其幻想色彩和对劳动者善良、忠厚品质的赞美,深受欢迎。生活故事《三次奇怪》则蕴含深刻哲理。
德昂族与傣族、景颇族交错杂居,其文学作品兼具傣族的细腻和景颇族的豪放。
德昂族人民热衷于体育运动,射弩、打铜炮枪和泥弹弓既是生活中的自卫武器,又是狩猎工具,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武术也在德昂族中流行,拳术和器械具有严密防守、出击迅速、坚韧勇猛的特点。梅花拳源于明朝末年,至今仍在传承。
德昂族喜欢的乐器包括象脚鼓、铓、钹、磬、葫芦笙、萧、小三弦、口弦等,常用于唱歌和“串姑娘”。
德昂族有在重大节日跳舞的习俗,代表性的舞蹈是象脚鼓舞,由敲鼓、打铓、钹的男子领舞,其他人跟随,按照特定的步法和手势绕圈而舞。也有男女分两圈跳舞的形式,男子在外圈,女子在内圈。由一名戴草帽的男子击鼓,其他人跟随,舞者提起大裤脚,露出腿上的花纹,欢快地舞蹈。
水鼓舞是德昂族特有的民族舞蹈,德昂语名为“嗄格楞当”,多在喜庆场合表演。舞蹈者将鼓挎在脖子上,边敲边跳,大硭、大钹伴奏,鼓声深沉、庄重。水鼓舞可单独表演,也可众人跟随水鼓节奏起舞。
德昂族民间艺术的重要体现便是图案雕刻,腰箍、耳坠、银手镯等装饰品及银烟盒、衣物等生活用品上常可见到双鸟、双虎、花草等对称图案,极具艺术价值。在佛寺中,更有如“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等的浮雕图案。
德昂族的重要节日包括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做摆、烧白柴等。
泼水节(当地人称为“浇花水”)是德昂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举行,持续三天。节日当天,德昂族人会穿上盛装,背起井水,带上食物和鲜花,聚集在佛寺(奘房)庆祝。仪式由长老主持,并致辞。随后,男青年敲响象脚鼓,跳起象脚鼓舞;女青年则跳起“堆沙舞”。人们手持竹水筒,向佛像冲浴,以示感恩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仪式结束后,人们将食物供奉在佛像前,齐声朗诵祭词,共享美食。之后,人们以象脚鼓队为前导,前往井边、泉边、河边取水,并举行取水仪式和供物仪式。
泼水节有严格的规定,第一天只能向佛像浇水,再为佛爷、和尚洗手,不能浇到身上。第二天,男女青年或小孩会到长老家为他们洗手、洗脸,表示感谢和祝福。从第三天开始,人们才可以互相泼水,主要对象是新婚夫妇,寓意和睦幸福。
关门节,德昂语称“进洼”,通常在傣历九月十五日(农历六月中旬)开始,持续三个月。这是农业生产的繁忙时期,要求青年男女专注于农业生产,关闭爱情、婚姻之门,节日期间禁止谈情说爱、结婚、僧侣留宿等活动。前三天,人们会到佛寺赕佛,不劳动;青年男女则会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三天后,每七天人们都会进行一次小供佛,第八天则会到佛寺祭佛,聆听佛爷诵经,祈求佛祖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开门节,德昂语为“出洼”,于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农历九月)举行,为关门节最后一日,共三天。此节象征着爱情婚姻之门的开启。此时,农事已毕。首日,德昂村寨举行宗教仪式,庆祝丰收。次日,未婚少女前往佛寺敬香,感谢佛爷开启爱情婚姻之门。最后一日本来,青年男女需聆听佛爷教诲,而后举办赶摆(集市)和赕佛活动。
高峰期,也被称为“赶摆”,通常在农历二、三月份农闲时择日举行。高峰期以村寨为单位,在活动前,村寨需备好粮食、经费及黄牛、肉等物品,为远近寨子的参与者提供食宿。首日为迎佛,次日拜佛后,众人聆听佛爷教诲。最后一日,客人离去,寨民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据传,高峰期可保村寨平安,驱邪避祸。
烧白柴,德昂语为“孔通”,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四日晚举行。白柴为无皮、表层为白色的树木。节日前,德昂村寨派人上山砍柴,按“井”字形状架在村寨附近。当晚,众人至佛寺将佛像“请”至柴堆旁,点燃柴堆,围坐火堆旁烤火,寺院僧侣亦参加,为众人诵经祈福。柴堆燃尽后,众人将佛像抬回寺院,各自散去。次日,佛寺佛爷将炭灰置于土罐中,供于神坛,以示给佛祖保暖。
德昂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与外族通婚较少。男女青年恋爱自由,女子在择偶上有一定自主权。本民族内部无严格等级婚,只要双方同意,贫富人家均可联姻。男青年十四五岁时开始串姑娘,夜晚至女青年家门外吹芦笙,引出姑娘谈恋爱。双方感情深厚后,互赠手镯、腰箍、项圈、篾箩、织锦接包等生活用品,再请寨中长者至女家提亲。
德昂族盛行的“毫味尼别”(串姑娘)制度,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男青年头目“叟包脑”带队串一群小姑娘,集体对歌,多在婚礼或节日活动中进行;另一类是小伙子单独“串姑娘”,通常在夜幕降临后,小伙子携芦笙或萧至选中的姑娘家竹楼后门,轻吹芦笙,探询心意。若姑娘有意,便邀小伙子入内,女方家人回避后,两人便对唱情歌,倾诉衷肠。
经过一段时期的恋爱后,若双方情投意合,愿意结为终身伴侣,小伙子就赠给姑娘一包茶叶或其他礼物。姑娘将茶叶挂于床头,父母也就知道女儿有了对象。如果同意女儿婚事,即将茶叶取下,否则,便叫女儿将茶叶退回。同时,小伙子也把找到对象之事告诉父母,父母即在本村内物色两位有声望的老人去说媒。只要女方同意了,家长一般是不反对的,他们认为姑娘爱着人了,不同意是不好的,至于女婿是不是称心如意,那是女儿命定的,父母无能为力。倘若女方父母反对,姑娘可自行到男家同居。
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聘礼,德昂族称为“奶水钱”,习惯上不给是不行的。数量根据男家经济情况决定。娶亲时还要给女家一二百斤肉,一定数量的茶叶、砂基、芦子、草烟、盐巴和鸡蛋。若姑娘属外寨,还要给寨里送些谷子。新媳妇接到家,要宴客三天,请全寨人来进餐,客人送些烟草、蔬菜和木柴作为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