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现原版吴三桂反叛檄文,揭开降清原因:难怪清廷要抹黑他

鳄梨聊社会趣事 2024-12-18 19:55:1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在明清交际的阶段,日本当地对于情报的掌控就那么几个渠道,一是奔赴日本的商船告知,由于当时日本促进贸易,葡萄牙等地商人来往不少,中国事务发生数月后基本上就到了日本。

以现在的视角来说自然时间很长,但结合时代背景来说,已经算是火速到达了,而当时日本对于清朝的看法称不上好,德川幕府甚至还商量过要不要派出援兵帮助明朝光复。

但随着明朝的势力逐渐落寞下去,日本政客方面也放弃了想法,而在日本著作当中有一篇“大明兵乱传闻”的风说书,也就是当时海外商人的口述,其中就有对李自成事件的记载。

而由于是口耳相传,其实和中国记载有些出入,但结果相同,李自成入京、崇祯自缢,山海关由此爆发大战,由于吴三桂突然投降,清军入关,平复了叛乱,但事情其实没有到此为止。

吴三桂投降后因为清军封赏成了藩王,结果很快清军就拿出了去藩的条令,包含吴三桂在内的藩王自然不乐意,他们等一众汉族的将军直接上书撤藩,本意是反着请愿,试探一番。

谁曾想康熙直接就同意了他们请求,而被封云南的吴三桂得知朝廷回复,立刻就联系了郑经,这个人当时在中国台湾地区作乱劫掠船只,凭借他的支援,吴三桂就此走向谋反之路。

1674年,郑经还有受封于福建的靖南王加入吴三桂的队伍,而清朝也不得不面临王朝存亡的危机,另外,当时日本和朝鲜内部有很多人希望明朝光复,因为清朝在他们看来不是正统。

在明朝时期,朝鲜就已经是中国的藩属国,而日本也以中原马首是瞻,且对于蒙古入侵心怀恐惧,所以在和朝鲜交流的时候言及清朝,多次出现鞑靼这类字眼。

出于这样的背景,日本当地的幕僚对新一轮明清之争也非常重视,甚至在潜意识里支持吴三桂,三藩之乱就此展开,同年,朝鲜使节从北京返回,将消息送往朝鲜宫廷。

自此,朝鲜和日本都得知了中原的消息,又过3个月后,日本获得了吴三桂和郑经发布的反叛檄文抄写本,以及对中原商人的询问应答,随后将这些东西带到了江户城。

日本当地展开中原叛乱对于日本影响的辩论,遗憾的是,这场辩论具体说了什么没有记载,但经过这件事之后,日本长崎就开始定期收集情报,随后交由江户审查判断。

可见一次三藩之乱,直接引动了日本全部的情报机构对东南亚地区展开整体调查,如频繁访问朝鲜、询问中原贸易商人,或是其他外部商人等等再汇总,在9月份拿出了一份报告。

而这份报告中言辞恳切,解说的立场十分明确,就是站在明朝这边,其实也难怪如此,在吴三桂反叛初期,三方藩王的势力不小,还是明朝降将,号召力一等一的强。

一旦登高一呼,很多希望反清复明的群体都是争相投靠,毕竟读书人都在乎一个正统,可清朝却是外来满清,算不得什么勋贵世家,为此,清军开局几乎是转瞬陷入劣势。

所谓的反叛檄文也正是这时候发布出来掩盖吴三桂曾投降的过往,同时表示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在檄文当中他将自己的反叛定性为看不惯明朝腐败,所以投靠,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吴三桂当时背叛清军,无非是发现大势已去,赶紧投靠还能混个高官,另外,他的檄文通篇在为自己辩解,称他选择投降是维护了民众生命财产不受威胁,把自己摆到了很高的位子。

但无论如何,他都犯下了不忠、不仁的罪行,先后两次反叛,在自己的封地上横征暴敛,将自己当成了土皇帝,且仍旧心怀不满,要求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可谓是贪得无厌。

清军实行削藩几乎是必然的,否则王权都可能遭到颠覆的危机,虽然说清军一度陷入劣势,到了大臣提议裂土罢兵的地步,可吴三桂等人是凭借边疆军的强悍胁迫的省份投降。

当康熙实行招抚政策后,不少省份直接起义,给吴三桂带来了不少麻烦,最后就只剩下长沙这个根据地,清军自然很容易的就断了其他两位藩王的后路,吴三桂也没了转机。

当然,吴三桂拒不投降,且自己称帝,对一应官兵进行封官授爵,不过只能说是无用的抗争,大势已去的吴三桂不可能仅凭士气上涨获得什么转机,在称帝后几个月就暴毙了。

在局势稳定后,清朝自然要进行编撰,对吴三桂进行一番评论,而史官的言辞激烈,将其贬的一文不值,其背后的原因其实就是类似日本地区发现的檄文。

吴三桂反叛李自成,只是因为清军给了承诺,而不是什么拥护旧主,希望清军入关后能够推举明朝正统后裔,这跟他的本来目标根本不符合,因此不忠这个名号他背的不怨。

其次,清朝信守承诺,给了吴三桂地位和封地,可他却因为贪图更多利益选择反叛,自然就显得不义,再加上封地内他嚣张跋扈、横征暴敛,明显也不符合开明统治者的定义。

所以清朝才给了吴三桂不忠不义不慈不爱的评价,表明吴三桂只是一个贪图利益忽视底线的小人物,称不上什么豪杰,在檄文的作证下,可知这部分评价没什么添油加醋的情节。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口说本往往存在一些误解,比如李自成阶段,日本当地对他的描述是给灾民代缴赋税,后第二年缴纳不了被抓走,之后无奈选择起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受限于当时的情报交流范围,很多消息都存在一些偏差,但结合多方消息来说,就能够得到比较稳妥的结论,我们也希望考古领域能够获得更多的文献资料。

参考资料:

日本幕府情报机构对清朝三藩之乱的研判丨《亚洲世界中的德川幕府》罗纳德·托比著

0 阅读:40

鳄梨聊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