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由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承办的《2025山东春节联欢晚会》讲评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宣部对外推广局、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广播电视台、抖音集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山东春晚节目嘉宾代表、学界业界知名专家及媒体代表等出席活动。
山东春晚厚植家国情怀
正能量大流量双向奔赴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电视学院院长、教授高晓虹担任会议召集人。她指出:山东春晚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大型文化活动。2025山东春晚以“山河锦绣涌春潮”为主题,以“爱国家、爱家乡、想回家”为创作主旨,以“厚植家国情怀、焕新经典元素、回归联欢本质、形成全民热潮”为总体目标,在影响力、传播力、美誉度、社会反响、节目效果等方面赢得来自多方的认可与赞誉。
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吕芃向与会嘉宾介绍山东春晚特色。近年来,山东春晚厚植家国情怀、坚守文化“两创”、融入山东特色、回应社会现实关照,并通过融合创新的视觉呈现、深度触达的宣推矩阵、“文化出海”的有益探索,打造形成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IP。山东春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家国情怀”为核心创作理念,以“家国同构”为叙事逻辑,推出了志愿军老战士胡明寻找老战友节目《时光印记》,通过小切口展现大情怀,引发强烈反响。
2025山东春晚联动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和新华社新媒体中心,策划推出新媒体互动活动“老战友你在哪儿”及故事互动《时光印记》。节目成功将正能量传播融入合家欢时光,将老战友70多年后相聚的故事内容与AI等技术有机契合,实现了家国情怀与先进技术的无缝衔接。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和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跟进多轮次传播,形成传播高潮,实现了正能量和大流量的“双向奔赴”。
“山东是兵员大省、拥军大省,近年来山东春晚始终保持着气氛欢快热烈、节目精彩纷呈、家国情怀深厚浓郁的鲜明特色。”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副主任倪光辉指出,山东春晚策划“老战友你在哪儿”新媒体活动,通过抗美援朝老兵“个体记忆”“独家记忆”向“国家记忆”“民族记忆”的升华,实现了情感穿透与价值传递。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这一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也是央媒省媒、政务平台等多矩阵联动,携手讲好红色故事的生动实践。
匠心节目深耕文化“两创”
海外分会场助力文化“出海”
借势山东卫视深耕多年的星光奖IP节目《戏宇宙》,山东春晚在戏曲文化“两创”赛道继续发力,推出戏曲创演秀《白蛇传∙前世今生》,全网爆款传播。节目全网话题阅读(播放)3.1亿次、短视频点赞超246万个,各平台热搜上榜超140次。
会上,节目主演、青年演员郑业成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表示,戏曲艺术对普通大众来说具有一定的欣赏门槛,发扬戏曲文化需要真正热爱戏曲的人携手前行、任重道远。观众对《白蛇传∙前世今生》的喜爱和关注,正是对山东广电坚守与创新的最好回馈,是坚守戏曲文化初心所结出的硕果,也是广大观众对中华优秀戏曲文化之美的认可。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程守田表示:山东广播电视台将文化“两创”全方位融入节目生产创作,山东春晚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呈现了一台彰显齐鲁气象、传递家国情怀、融汇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盛宴。
今年,山东春晚首次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设立海外分会场,开启“文化出海”的全新篇章。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总编辑,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陈实对此肯定。她提出: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山东春晚在多维度国际化表达上作出新突破,澳大利亚海外分会场和齐鲁文化推广的结合,拓展了文化传播的边界,在多元和深度的结合、国际和本土的结合、线上和线下的结合等方面契合了当下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一些新趋势。
开门办春晚实现全民联欢
媒体融合助力品牌IP建设
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周盛阔介绍山东春晚创作特点:一是开门办晚会,做足“合家欢”;二是以家国情怀引发社会跨层共鸣;三是用新创意新科技赋能春晚新表达;四是走出国门办春晚,拓展中西文化交流新版图。2025山东春晚树立了“全民共创、全民主角、全民狂欢、全民共情”的创作目标,结合PGC、UGC、AIGC共创,策划“山东春晚相亲相爱全网大合唱”活动掀起全网合唱热潮,联动山东省内各级媒体共同发起“看山东春晚 寻山东年味”主题融媒活动营造浓厚的“合家欢”氛围等,持续扩大了山东春晚的“朋友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绍阳总结了山东春晚成功的三个流量密码:全网联动、全民共创、全新演绎,并充分肯定了多家媒体共同传播山东春晚、网友和16市主持人共唱《相亲相爱》、多剧种创新演绎经典作品《白蛇传·前世今生》等成功路径。
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文艺处处长曹陟鑫对山东春晚做出高度评价:“读懂山东春晚更能读懂中华文化”。她表示,山东春晚为全国广电文化节目创作提供了两点启发:一是无传播、不文艺,山东春晚 “文化节目+线下活动+新闻传播+事件营销”的新形式和“以传播导向倒逼内容创作”的新方法为文艺节目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二是开门办节目,山东春晚融合全国媒体、平台支持、海外资源、明星参与、达人助阵等多方力量,为广播电视的创新扩大朋友圈,通过春晚舞台把中国人的精神追求讲给世界听,也能通过春晚舞台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抖音集团媒体合作副总经理赵颖介绍了山东春晚和抖音平台的具体合作。作为抖音平台省级春晚现象级传播案例,山东春晚和抖音协同共进、联动联通,共同打造传播新样式。山东春晚整合台内综艺文娱、新闻资讯和国际传播等各频道优势力量形成内部“铁三角”,联动中央媒体、明星达人等资源形成外部“铁三角”,最终实现了立体传播的全渠道拓展效果,也为未来媒体内容传播提供更多元渠道的内容思路。
年轻语态引发青年共鸣
多元创新赋能全新演绎
山东春晚讲评会邀请十余位学界业界知名专家及媒体代表参与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对山东春晚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具有独到见解的可行建议。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董时表示,山东春晚充分触达当代青年群体的情感“嗨点”,紧扣青年关注、引导青年关心、引发青年共鸣,通过用青年喜欢的幽默轻松方式处理节目表达、引入青年喜闻乐见的网红达人、巧妙形式融入红色基因等,让青年群体感觉到自己不是被说教的观众而是见证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直言“读懂山东春晚就是读懂中国年。”他提炼了山东春晚的几个特点:家国情怀和个体关怀的支点、恋地主义表达创意策划、温情叙事和社会热点的链接、全民参与的群众舞台、技术赋能的沉浸体验,年轻语态来释放情绪价值等。他指出山东春晚呈现了年轻人永远面临的三项选择难题,如《甜蜜轰炸》里面的催婚,《当你老了》里边亲情孝道的这种取舍,《不速之客》里的职场问题等。
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提出,山东春晚很好地实践了三个“一体设置”,一是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一体设置;二是创意策划、全媒体传播的一体设置;三是山东文化与中华文明多元文化的一体设置。他提出晚会运用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有力增强了晚会的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尹鸿谈到,山东春晚用艺术和技术的双重创新来赋能春晚的升级,《白蛇传·前世今生》《飞天》等节目把不同的时间、空间、样态等组合到一起,实现了中国经典文化与现代歌舞之间的协同审美。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智锋总结了四个关键词:创新、拓展、破圈、升级。山东春晚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创新,地域、情感、文化的三重拓展,从传统电视拓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的“破圈”,视野和站位不断提升的全新升级。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教授叶明睿结合deepseek对山东春晚做了进一步思考,他提出山东春晚的“1+N”可以跨业态联动更多的元素,例如山东春晚+文旅的多样化尝试、运用场景化设计歌舞节目的“秀演”呈现、用山东春晚带动小屏端节目和大屏端日常节目的发展、创新、引领等。
作为会议召集人,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副会长、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王冬梅作总结发言:山东春晚是具有标杆性质的,新大众文艺样态的一台晚会,其所创作的新模式具有示范意义,在政治站位高、人民情怀足、艺术呈现精、传播覆盖广等方面呈现了一场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文化大餐。
近年来,山东广播电视台深耕齐鲁人文沃土,持续发力文化“两创”,统筹做好文化纪实类节目、文化综艺类节目、文化短视频节目、以“春晚”为代表的大型文艺演出四条节目生产线,陆续上线播出《戏宇宙》《黄河文化大会》《超级语文课》《中国礼 中国乐》《馆长来了》《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等优质节目,构建起系列产品矩阵,力求“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争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新型主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