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善伯洞石是什么?

寿山石小菜 2025-03-22 09:21:53

寿山石中的红善伯洞石是寿山石家族中极具代表性的品种之一,其以独特的红色调、丰富的纹理及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它质地晶莹脂润,蜡性较强,呈现半透明或微透明状态,表面富有光泽,其质地微坚而带韧性,雕刻时凿坯较费力,修光时刀下石粉颗粒较大。

红色系善伯洞石涵盖多种色调,红善伯色泽浓烈或浅淡,浓者赤如鸡冠,淡者似桃花初绽,色界分明,李红善伯最为珍贵,颜色如成熟李子肉,略带橙色调,仅见于善伯和旗降石中,极具辨识度,当然还有其他红色变种,包括红黄交融、紫红过渡等,常伴有金砂点或粉白色斑点(俗称“花生糕”)。

红善伯的红色调源于矿脉中氧化铁等矿物质的渗透,而“花生糕”斑点则是石层间钙质沉淀的结果,据《寿山石小志》记载,清代咸丰年间,石农善伯因洞塌身亡,后人将其发现的矿洞命名为“善伯洞”,以纪念其贡献,矿洞亦因传说善伯得道成仙,故称“仙伯洞”。

它的红色被赋予吉祥寓意,如“鸿运当头”,尤其李红善伯的淡雅红色被认为具有“含蓄典雅”的东方美学特质,成为文人雅士的收藏偏好,它比较适合雕刻人物、兽钮及薄意作品,其柔光质地与红色调结合,可展现细腻的层次感,如李红善伯常用于表现仕女面部或衣纹。

这个品种以其独特的红色调、文化故事及艺术表现力,成为寿山石中的不错的品种,对于寿山石爱好者而言,红善伯洞石不仅是材质的享受,更是对传统工艺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