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法律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直观的就是把法律比作一条不可触犯的红线,当然,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行走世间的做人底线。
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广播电视局指导创作,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监制,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支持,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人民法院出版社有限公司、湖南当燃影业有限公司、北京法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贤君影视出品,中国煤矿文工团、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长沙县人民法院联合摄制的电视剧《底线》,相对于一般法治题材影视作品来说,有着较为特殊的地位,因为《底线》既是我国首部全景展现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最新成果的法治题材剧,同时也是湖南广电迎接党的二十大,谱写奋进新时代洪波曲的文艺创作重点项目之一。
底线涵义一:剖析真相,反映真实
司法题材电视剧有别于普通的影视剧作,它不但追求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和谐统一,更重要的是对反映内容的专业性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也正因如此,在正式开拍之前的前期调研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拍摄的筹备阶段,《底线》项目组就系统地组织了采风团队先后前往长沙、衡阳、北京、上海等60多家法院与调解组织进行实地调研,前后陆续采访了身处一线的法院工作者超过200名,并且详尽收集了各类具有代表性的案件300余件,同时还整理分类出了符合《民法典》精神的细分案例100余例。从2019年开始构思,到2022年5月杀青,《底线》项目前后历时三年,超过一千一百余个小时反复打磨剧本,前后修改共计20稿,足可见《底线》项目组的诚意与匠心。
电视剧《底线》以新南省榕州市星城区人民法院为故事背景,主要专注新近发生与受理的新型案件,仅在前两集,《底线》就分别通过“卡巴卡巴网红公司女主播猝死案”和“雷星宇杀人案”两个看似迥异却同样棘手的案件,开门见山迅速捕获了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也借由这两起案件将方远及其法官团队成员等剧中主要角色引入观众视野中,为观众提供了法院内外的多重观看视角,两宗案件交互并行,从更多侧面剖析纷繁表象背后的隐秘真相。
底线涵义二:融情入理,崇德向善
一提到法官,多数观众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一个高高在上威严神秘的角色,这种下意识的想法,其实就隐隐表明了观众与法官之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也就更加凸显出一部真实反映法官工作的电视剧的重要性。《底线》作为我国首部全景展现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最新成果的法治题材剧,一大突出特点就是能够使得观众在潜移默化的观剧过程中,拉近与当代人民法官之间的距离,正如《底线》主演靳东所说:“希望通过《底线》这部剧,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中国的法治是什么、中国法官的温度体现在哪儿。”
从《底线》中可以感受到,法官的工作因为繁杂多样而有难度,但也因为需要与各种人打交道而有温度,同时为了想方设法处理好那些新型奇特的大小案件,也对法官的工作能力和思考深度提出了高要求。譬如女主播在直播间突然猝死的案件,看似简简单单一句话,却接连牵扯出了一系列迷雾疑云,既要星城法院立案庭庭长方远负责缓解女主播父母当事人的情绪,又需要精于网红主播相关案例专题研究的最高法干部叶芯介入了解此案。
再比如引发全社会强烈关注与极高讨论度的“雷星宇杀人案”,其实是在很大程度上给法官出了一道难题,即应当如何平衡情与理之间的关系、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这些法条原则应该如何适用到真实案件当中去。清醒和理智固然在法官断案过程中必不可少,但良善与道德同样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一把标尺。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司法裁判应当守护社会道德底线,弘扬美德义行,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想必这也是“底线”在道德层面上的另一层深刻涵义。
深入百姓现实生活,实现美善和谐统一
传播中国法治声音,讲好中国法治故事,需要的不仅是法律层面上的强制约束,道德品质上的良性引导也是不可或缺的。《底线》自始至终始终关注百姓生活和新型案件,以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完善故事逻辑结构,描写法治建设的真实生态,此为求“真”;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底线》以真实笔触塑造了新时代法院干警司法为民、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崇高作风,让观众看到法官群体有温度有深度的正面形象,此为崇“善”。真善统一才是真正的艺术美,也即社会正能量传播所推崇的真善美。
主创团队实地调研,力求做到极致真实;法官形象立体丰盈,以情感人深入人心;大力弘扬法治文化,全景展现法治成就。可以看出,《底线》具有成为示范性引领性的优质法治题材影视作品的潜力,让观众从民事到刑事、从“小案”到“大案”、从“老案”到“新案”,真切体会到法院法官的辛苦不易,以及当前法治建设的完备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