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师失利后,张祖谅担心该师被撤回国,毛主席给他吃了定心丸

军迷战火式 2025-04-14 15:28:02

1951年5月份,180师作为60军的一部分,在战场上吃了大亏,这事儿传回了国内。张祖谅,以前当过60军的军长,现在已经是川西军区的司令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头特别不是滋味,感到十分难过。

1952年夏天,张祖谅跟着西南军区的参观团队一起去了朝鲜。到了志愿军总部后,副司令员陈赓还有第3兵团的副司令员王近山,给他仔仔细细讲了一遍180师战败的事情。

撤退时,战士们不光是累得不行,粮食和弹药也快用完了,更麻烦的是,仗打赢了要回家,有的队伍就开始放松警惕了。

180师被敌军包围后,他们的头儿换成了郑其贵师长。这人呢,之前一直是师里的政治部主任,战斗打响前不久,才被提拔做了师长。因为长期搞政治思想工作,他在军事指挥上,就显得不那么果敢,遇到突发情况,应变能力也差了点。

那时候情况紧急,郑其贵却死守着要等上面的指示,结果,他们师错失了解围的大好时机。

那时候,一架美国军方的飞机从我们180师的头顶掠过,飞机上竟然传来了中国女性的声音。敌人这么做,就是想让我们的战士们丧失斗志,不再抵抗。

敌军万万没想到,就算到了命悬一线的时候,这位勇敢的女战士也始终没有低头认输。

在嘈杂的喊话里,她扯着嗓子喊道:“我是个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女兵,打仗时受了伤,结果被他们给抓了。我得告诉你们,千万别想着投降!今儿一早,他们狠狠地杀了两拨你们师的伤员,一拨有一百多号人,另一拨更多,两百多。到了中午,他们还不放过,又在明月里那个地方,对你们师包扎所里躺着的好几百重伤员下了毒手,真是没人性啊!”

聊着聊着,那位女战士的话语突然停了下来。

真是谢天谢地,180师虽然遭受重创,但好歹没有完全被打垮。可接下来能不能让剩下的部队继续在朝鲜打仗,这就成了个头疼的事儿。

听完王近山讲述180师战败的情况后,张祖谅沉默了好一阵子。这支队伍以前真的是“战无不胜”。攻打运城、临汾、太原时,他们立下赫赫战功。就因为这些,179师还赢得了“临汾旅”的美誉。

谁能料到这支老队伍会闹出这么“难堪”的差错!

张祖谅心里琢磨着,自己带的老部队这回打仗没打好,丢了面子,实力也大受影响,得打个漂亮的胜仗才能重新振作。所以,他跟王近山说,自己想回到60军,亲自带兵,打场好仗!

王近山听完,一把抓住他的手,认真地说:“我真心盼着你回来,我这就去找上级汇报!”

很快,中央军委发布了新的指示,让张祖谅挑起了志愿军第60军军长和党委书记两副重担。

张祖谅又一次准备去朝鲜时,毛主席特别见了他一面。聊天过程中,毛主席详细说了不少关于180师的事儿。

张祖谅心里直犯嘀咕,怕这支队伍的剩下人马会被调回国内,改去搞生产了。听说国内传来风声,说这个师打了败仗,可能要被撤销编制了。

但是,毛主席表态了:“我觉得180师没必要去北大荒了,番号也不用变动了。”这话一说出来,就像是给张祖谅心里打了个底,让他踏实了不少。

张祖谅连连点头,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由衷地赞叹道:“毛主席对咱们部队真是太上心了!”

张祖谅再次回到60军,60军的管理层就进行了变动。

听说啊,60军原来的军长、政委还有副军长都回国了。然后呢,181师的师长王诚汉升官了,成了新的副军长。另一边,12军的31师师长赵兰田也被调了过来,他担任的是副政委的职位。

180师那边,除了参谋长还留着,其他头头儿全都换人了。

没过多久,张祖谅在名叫“自在洞”的小村庄,召集了60军新领导团队的首次党委会议。在会上,张祖谅满怀深情地开口道:

……我这也有一份担子得挑,以前我没把……带好是我的疏忽。得给180师传个话,战斗还多着呢,大展拳脚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那时候,60军负责在“文登里到北汉江”那条线上守住阵地。咱们军队的防线就像个“凹”字,而敌军那边呢,却是个“凸”字形布局。

说起来,敌军那边的情况比我们好太多了,他们明显更占上风。

敌军明目张胆地挑衅我军防线,60军的战士们因为不久前吃了败仗,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急着想找个时机狠狠反击,出一口恶气。

1952年11月1号那天,韩军朝咱们的阵地冲了过来,想显示下他们的厉害。结果,60军的战士们正憋着一肚子火呢,哪会让他们得逞。在反击的时候,60军把韩军给狠狠地揍了一顿。后来张祖谅接手了指挥,他发现战士们都特别想打仗,热情高涨。但他心里一直记着毛主席跟他说过的话,就是要“稳重行事”,不能大意。

“稳重行事”不代表怯战,而是动手就得赢!在战斗策略讨论时,张祖谅说:“咱们得从消灭敌人一个小队开始。要么不动手,动手就得全歼。要挑软柿子捏,往敌人的软肋上使劲。杀敌虽多,但自己伤亡更大,那可不叫胜利!”

张祖谅不光嘴上这么说,实际上他也是按这个思路去安排的。

为了真实了解战场一线的最新动态,他时常亲自跑到前线去看看。他关心的事儿特别细,就连侦察小队出任务时要不要带上大衣这样的小事儿,他也会和士兵们一块儿商量。

张祖谅怕战士们在雪地里趴着会冻坏,就让他们记得穿上军大衣。但很快,那些有经验的战士就反驳了这个想法,他们说,穿着大衣行动起来不方便,万一开打了,大衣反而会成为拖后腿的东西。

张祖谅应了一声,吩咐道:“炮一响,赶紧把大衣丢掉!”

士兵们听完之后,一个劲地点头表示赞同。

在张祖谅的周密安排下,第60军的策略有了大转变,从之前的专攻大目标,改为了灵活应对小目标。他们接连发动了26次小型的反击战斗,结果非常喜人,除了有一场战斗因为点意外没彻底搞定,剩下的都成功打成了歼灭战!

这么一来,表扬的电报一个接一个不停地送来。60军的表现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说起来挺厉害的,1953年3月29号那天,180师的539团8连,还有师里的侦察连2排,计划得特别到位,只用了短短5分钟时间,就把韩国的7师8团2连给解决了。

因此,司令部发电报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道:“咱们用很小的损失,在很短的时间里干掉了200多个敌人,这场仗打得非常漂亮。”

但是,张祖谅对那些一连串的小战斗并不感到满足。他真正想要的,是挑战硬骨头,打一场能够彻底翻身的大战!

1953年夏天那会儿,咱们军队打了一场反击仗,目标就是对面的韩军。咱得把韩军占着的那几个山头给抢回来。

张祖谅这人脑子转得快,他想了个招儿,叫“躲猫猫”战术。不过啊,以前都是小队人马藏着,现在咱们得跟敌人一个团的防线干架,那得把一整个师的主力,差不多3500号人,都藏起来才行。

另外,这个策略其实并不新奇,其他人也能琢磨出来。而且,好几千人躲在敌军阵地前头,日常的生活需求就成了大问题。一旦被敌人察觉,他们开炮猛打,那可就糟糕透顶了,局势会立刻变得危急。

会议上,张祖谅详细阐述了采用潜伏战术的重要性,并且深入探讨了潜伏行动成功的几率。因为之前他带领的队伍已经和敌人打过不少小仗,对敌人的特性和周围地形都挺熟悉。

张祖谅讲完后,郑维山觉得挺在理的。他猛地一拍桌子,下定了决心:“咱就这么干!要是出了岔子,我担着!”

张祖谅马上答道:“这事儿咱俩一块儿扛!”

就这样,决定采用潜伏这个战术了。过了好些年,郑维山在聊起这事儿的时候,还是一个劲儿地夸张祖谅:“那家伙真是聪明,有想法!他当时说的那番话,对兵团领导下定决心打仗可帮了大忙了。”

张祖谅召集军中的干部们集思广益,并安排他们分组进行实战模拟演练。由于这事儿挺关键,代司令员邓华、副司令员杨得志,还有参谋长李达,都亲自到场听取战斗部队的详细汇报。

为了这事儿,张祖谅专门让人搞了个特别的沙土模型,亲自给大家仔仔细细地讲解了一番。

在大行动的关键时刻,战士张保才不幸腿部挨了一枪。但他靠着超强的毅力,硬是挺着没吭一声,身体纹丝不动。他就那样躺在满是鲜血的地面上,直到生命之火慢慢熄灭,流干了身上的每一滴血!

在张祖谅的带领下,战士们齐心协力,那场战斗打得相当漂亮。

这次战斗,咱们大军采取了隐蔽埋伏的打法,算是咱们军队战斗历史上一个挺出彩的例子,特点相当突出!

张祖谅,那是个既勇猛又足智多谋的将军,他回到国内后,在南京军区当上了参谋长。1955年那一年,他得到了中将军衔的荣誉。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14
军迷战火式

军迷战火式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