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老而又充满哲理的谚语:“爱你的邻居,但不要拆掉你的篱笆。” 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人际交往智慧,对我们为人处世有着不可小觑的启示。
我们啊,总是怀揣着与他人亲密无间的美好期待。毕竟,谁不希望与身边的人关系如同水乳交融一般呢?可现实却常常给我们上一课。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到几乎没有缝隙的时候,那些意想不到的摩擦和矛盾就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冷不丁地就冒了出来。不管是多么深厚、坚不可摧的关系,一旦跨越了那条看不见却又确实存在的边界,就像是脱缰的野马,失去了应有的约束,最终很可能走向无法挽回的境地,变成一场难以收拾的灾难。所以啊,想要感情能够长长久久,就像潺潺流水不断绝,那这个恰到好处的距离可就太重要了。在与任何人相处的时候,保持一种亲近却又有着一定距离的状态,就像是放风筝,线在手中,不近不远,才是最令人感到舒适惬意的相处模式呢。
我想,大家可能都或多或少遇到过这样的朋友吧。这种朋友啊,他们仿佛完全不懂得什么叫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你是在忙碌还是在休息,随时随地都可能毫无顾忌地来打扰你。而且呢,他们对你的要求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无理取闹。今天让你帮忙做这个,明天又让你做那个,甚至得寸进尺到肆意地占你的便宜,就好像你对他们的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无非就是仗着和你关系好,可他们却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就像一把钝刀,慢慢地把你们之间的感情给磨得所剩无几了。就像作家马德说的那样:“人和人之间走得太近,恩恩怨怨也就随之而来。” 真的是这样,在这个世界上,再怎么铁的关系,也经不住毫无分寸感的折腾啊。
这里有个很典型的例子,是作家周慕姿亲身经历的。有一年国庆假期,她和丈夫千辛万苦才抽出时间去香港游玩,这是多么难得的放松机会啊。可她的一个闺蜜知道后,完全没有考虑到周慕姿是去游玩而不是专门去代购的,毫不犹豫地列了一张长长的代购清单,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各种东西。周慕姿看着这张清单,心里肯定是一百个不情愿的,但出于朋友之间的情谊,还是咬咬牙答应了。到了香港之后,原本规划好的游玩路线只能被搁置,他们不得不先奔赴各个商场去完成代购任务。大半个下午就在这买买买中过去了,好不容易才把清单上的东西都买齐了。本以为可以松口气好好享受剩下的旅程了,可谁能想到呢,第二天闺蜜的电话又打过来了,让她帮忙带 4 罐指定牌子的进口奶粉。周慕姿当时那个无奈啊,但还是又一次答应了。又一番折腾买好奶粉后,她心想这下总可以安心游玩了吧。结果呢,当天晚上闺蜜的电话又响起来了:“小周,你可以再帮我买……” 这时候周慕姿可能是真的忍无可忍了,没等闺蜜说完就直接挂断了电话。等回到家后,她把东西托人带给闺蜜,从那以后,两人就彻底断了往来。这个故事让我不禁想起福楼拜说过的一句话:“生活越亲近,心离得越远。” 在人际交往中,这种过度的亲密真的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就像是感情走向尽头的倒计时开始了。朋友之间一旦距离过近,对方就会渐渐地不把自己当外人,对你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尊重和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尊重就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可能就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反目成仇。不管是多么亲近的关系,一旦突破了必要的界限,就像是在走一条没有回头路的单行道,只会越走越远。
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就能看出来,作家苏心说的那句话是多么有道理啊。他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棵共同生长的树木,如果两棵树靠得太近,那它们的枝叶就会互相干扰,互相遮挡阳光和雨露,这样的话,这两棵树肯定是长不好的,严重的话甚至会枯萎死去。而只有当两棵树保持适度的距离,远远地守望相助的时候,它们才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这就告诉我们,那种不分你我的亲密关系,表面上看起来是感情好的表现,实际上却是对感情的一种伤害。真正健康的感情关系,是要守住彼此之间的界限的,就像用一把精致的小尺子量好一样,用适当的距离来调节双方的相处模式,这样彼此才会相处得更加舒适自在。
再看看武汉大学陈铭教授讲的他父亲的故事吧。他的父亲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并且还做了十几年的警察,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他父亲为人豪爽,又特别喜欢交朋友,所以身边总是有很多朋友。这些朋友呢,可能觉得他父亲人好又在公安局工作,就经常找上门来托他办事。比如说有人会说:“老陈啊,你看你能不能在工作上帮兄弟一把,给安排个工作呀?” 或者是 “帮兄弟办个户口吧,你在公安局,这对你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嘛。” 还有人会说:“我这还没对象呢,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个城里的好姑娘呀?” 刚开始的时候,他父亲出于朋友之间的情谊,只要是自己能做到的,都会尽力去帮忙。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帮了几次之后,这些朋友不但不感恩,反而得寸进尺,提出更多、更过分的要求,这让他父亲头疼不已。终于有一次,他父亲实在是忍不住了,就对着那些来求他办事的朋友发火了,他说:“这些事我管不了了,如果你们是来找我喝酒聊天的,我随时欢迎,要是谈别的事情,以后就别来了。”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那些想占便宜的朋友的热情。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朋友为了求他办事来烦他了。奇怪的是,朋友之间的走动虽然少了,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反而比以前更加亲密深厚了。梁实秋在《谈友谊》里也提到:“与人交往,久而敬之,敬是保持距离,也是防止过分亲昵。” 这个故事就充分说明了,不管关系有多近,如果在相处的时候缺少了应有的分寸感,没有必要的节制,那这段关系就像是一艘没有舵手的船,迟早会在茫茫人海中迷失方向,最终走向破裂。所以啊,在和任何人交往的时候,与其亲密得让双方都感到厌烦,还不如早点划清彼此的空间和界限,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才是让关系能够长久稳定发展的正确方法。
咱们再把目光拉回到上个世纪 50 年代,戏剧家夏衍和作家曹聚仁之间的故事也很值得我们思考。他们两个人啊,初次见面就觉得特别投缘,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至交好友。后来呢,夏衍转到上海的一家报社工作,他住的地方离曹聚仁家并不远。按常理来说,距离这么近,应该经常走动才对。可是呢,夏衍在工作之余却很少去找曹聚仁,只是每隔几个星期通一次电话。他的夫人就很奇怪,有一次就问他:“你和老曹关系这么好,为什么不多去走动走动呢?” 夏衍很聪明,他指着远处的钟楼问他夫人:“你听过钟声吧,如果把耳朵贴到钟上,那钟声还会美妙吗?” 他夫人回答说:“贴得太近的话,耳朵怎么受得了呢,肯定谈不上美妙了。” 夏衍就接着说:“交朋友就像听钟声一样,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彼此的关系才会像在远处听钟一样美妙。” 我觉得夏衍这个比喻特别形象,这也让我想到陈果说过的一句话:“人与人,就像两个王国,各自应当保持着宽阔、自然而舒适的疆域。” 在人际交往中,最理想的关系并不是那种没有边界的不分你我,而是双方都能清楚地知道彼此的边界在哪里,互相尊重,互不侵犯。
还有翻译家王际真和沈从文的故事也很感人。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的时候,他们两个人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经常在一起交流学术问题,那时候的他们感情特别好。过了几年,王际真决定去美国深造。当时国内的大学正缺少教师,很多人就找到沈从文,希望他能劝说王际真留下来任教。可是沈从文呢,他特别尊重朋友的选择,他表示自己不会干涉王际真的决定。到了 40 年代,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很多朋友都担心沈从文的安危,纷纷写信让他出国。也有人让王际真去劝劝沈从文,王际真却坚定地摇了摇头拒绝了,他说他知道沈从文是不会离开故土的。他们这种互不干涉的相处模式真的是非常难得,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两个人保持了终身的友谊。周国平说过:“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在两人之间,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 这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两个人在交往中各自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像两个小星球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这样就不容易碰撞,也不容易互相伤害。不管是多么亲密的关系,都有一条不能跨越的红线。我们要学会在彼此的 “疆域” 里竖起牢固的 “篱笆”,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不逾越界限。当我们能够坚守好自己的边界,同时也不去侵犯他人的边界时,我们的人际关系就像一座坚固的城堡,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长久地维持下去。
毕淑敏说:“亲近地保持距离,或许才是最恰当的交际方式。” 我特别认同这句话。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我们都已经过了那种可以肆意任性的年纪。很多人都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觉得和别人关系好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相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恰恰相反,如果你想要让一段感情长久地维持下去,就一定要学会把握好分寸感。这个分寸感就体现在距离上,不要靠得太近,也不要过度地越界。你对关系界限的把握,就像是一把钥匙,直接决定了这段关系能够持续的时间长短。在成年人的社交圈子里,我们要永远保持一种 “亲而有疏,密而有间” 的状态,这就像是给我们的人际关系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是对彼此最好的成全。希望大家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在人际交往中找到属于自己的 “黄金距离”,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长久。
如果你也认同这个观点,不妨点个赞,与朋友们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