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已经沦为吉祥物了?
美国总统这个职位,听起来总该是全世界目光的焦点,对吧?然而,在乔·拜登即将完成任期的时候,有些事情变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现在的白宫,看起来更像是一座冷清的大房子,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朗普的海湖庄园,那地方简直就是灯火辉煌、人满为患。不仅如此,就连国际社会也开始用行动表明态度:法国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这么重要的场合,邀请去剪彩的人居然是前总统特朗普,而不是现任总统拜登。这是什么操作啊?难道美国政坛真的已经进入了一届多个‘总统’的新模式?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这所谓的多个‘总统’,到底指谁呢?我跟你说,还真有门道。媒体可没少调侃,美国现在就仿佛一个奇怪版图里分布着三种类型的领导者。第一类,自然就是名义上的现任最高统治者乔·拜登;第二类,是那个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接班却还没正式上台的人,也就是唐纳德·特朗普;至于第三类嘛,说出来怕吓到你竟然还有被戏称为联席总统的马斯克!什么意思呢?这位科技大佬凭借他在经济和舆论场上的影响力,让不少人觉得,他都快成另一个实际掌权者了。
有人可能要跳出来反驳:别开玩笑,总统还是总统,怎么能这样搞混?但问题就在于,一切看似荒谬,却又真实存在。比如说吧,每当外界批评这些乱象时,你以为拜登会站出来硬气地捍卫自己的权威吗?没有。他选择了一种非常佛系甚至可以说是不干涉主义的姿态,不争、不抢、不解释。而相比之下呢,另一边厢特朗普通常早已跃跃欲试,用高调发言牢牢占据新闻头条。有时候你不得不怀疑,这一冷一热之间,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话事人。
当然啦,要理解这种尴尬局面,还得从老爷子的背景故事讲起。从冷战时代一路走来的资深政治人物,到如今白发苍苍坐镇椭圆形办公室,他确实算得上一段活历史。但正如那句俗话所说,再长的一条河流也有干涸的一天。年过八旬后,无论体力还是精力都不可避免地打折扣。这倒不是贬低,只不过现实摆在那里。当初竞选成功时,人们或许寄希望于他的丰富经验,但时间证明,仅靠阅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更何况他身边的小伙伴们似乎也没那么给力。
提到小伙伴,就不得不聊聊副手哈里斯和民主党内的大姐大佩洛西。这俩人的关系,从来都是一种微妙中的复杂。据传,两人在一些关键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以至于公开场合同框次数屈指可数。不过最近我们看到了一点变化:哈里斯突然成了被频频夸奖对象,可惜那些赞美听起来阴阳怪气,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这是高级黑吗?与此同时,对于众议长佩洛西炒股风波等敏感话题,拜登毫无掩饰地表达过自己的不满,把矛头直接甩向党内重量级人物之一。如果真要挑拨离间的话,小编倒觉得,这二位之间恐怕早就各自心知肚明,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撕破罢了。
不过,说来说去,再大的内部矛盾都只是民主党的家务事。而真正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国内外越来越多领域中,人们发现注意力逐渐从这位现任领袖转移到了未来主导者身上,比如特朗普。举个例子,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这些外国政要近期访问美国,都毫无例外跑去了海湖庄园见老朋友。试想一下,当其他国家元首宁愿绕路几百公里,也懒得踏进华盛顿半步,这背后的意味是不是足够耐人寻味?
而且不仅外交活动如此,就连大众舆论重心也是偏向明显。一方面,我们看到关于特朗普宣布政策方向或者马斯克发布动态引发讨论的话题占据热门搜索榜单;另一方面,却很难找到涉及当前政府重大决策的新鲜内容。有网友吐槽,现在打开电视新闻节目,经常感觉自己好像提前穿越到了下一届政府执政时期!这样的景象搁以前简直不可思议,但如今看来竟显得顺其自然。所以咱们不得不好奇一点:难道整个国家正在默契配合某种提前交接剧本吗?
回顾整个过程,其实未尝不能理解老爷子的处境。在漫长仕途中,他见证过太多风雨波折,如今面对人生最后阶段,不主动抗争或许既是一种智慧,也透露出几分释然。但站在公众角度来看,总统作为一个象征性角色,如果失去了应有号召力,那么是否意味着制度运作中潜藏的问题更加深刻呢?
未来如何发展尚属未知。然而眼下可以确定的是,当聚光灯纷纷转向别人而非自己时,即便仍拥有最耀眼头衔,人走茶凉四字恐怕已成为无法忽视事实。那么,各位怎么看待这一幕尴尬却又颇具戏剧性的政治舞台演出呢?
参考信息来源:CNN《Biden’s fading influence in his final days》, New York Times 《Trump's growing shadow over American politics》,Politico《Democratic infighting under the spot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