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路上跑,安全最重要。谁能想到,三个二十出头的女大学生,竟在高速上连人带车烧成了焦炭?
这事儿把小米汽车推上了风口浪尖,雷军的评论区更是炸了锅。

“咣当一声撞上水泥桩,车门死活打不开,眼睁睁看着火烧上来”这是遇难者父亲罗先生说的,虽然没有看到他本人,但基于这种情况,我估计他当时是大概率是红着眼说的,毕竟女儿和同学活活烧成了碳,换谁应该都接受不了这个结果。


根据网传的消息可以了解到,3月29日晚那辆小米SU7标准版以116公里时速撞向水泥桩,碰撞前2秒系统才发出警报,车速降到97公里。
在了解这件事情的过程中,相关消息的评论区里有人分析说这速度相当于每秒冲27米,刹车踩到38%根本来不及。

更扎心的是,车上配的“智能驾驶”系统用的是纯视觉方案,夜里碰上静止路障,激光雷达版本或许能躲过一劫,可标准版没这配置。
而在我看来这配置之差也很重要,标准版是纯视觉的,依赖摄像头识别,在夜间和弱光的环境下,对静止的物体感知能力受限。

而激光雷达版是视觉加激光雷达,探测的距离会更远,也会更早的识别到障碍物并预留制动时间。
对比这两款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这个事故场景中,如果这个车配备的是激光雷达,没准会提前几秒发现障碍物,也就是说会有多一点时间为制动提供充分时间。
但关键问题并不是这个,只是借此普及一下。

回到正题上,相信大家也看到网上说的了,当时车烧了门打不开,可小米汽车的工作人员说四个门都有应急拉手!网友吵翻了天,很显然知道这个功能的网友可能不多,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原来这拉手藏在储物格底下,机械结构不怕断电,可现在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而且知道这个功能后,我倒觉得更惋惜了,原本她们能活下来的,因为不知道这个功能,丢掉了逃生的机会。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时买车的时候销售提了吗?没提的话就说销售的培训可能存在不足,而且看这个结果大概率是没有提,不然怎么会没使用应急拉手呢?就像家里备着灭火器却没人教怎么用,真出事了谁想得起来?

再借此机会了解一下国标要求,车辆碰撞后至少有一扇门能开,可那是在时速60公里以下测试的。虽说这次撞车速度超了快一倍,车门变形锁死也不稀奇,但我还是觉得如果他们用了应急拉手,没准还是有生还机会的。
也许是事件很新的缘故,热度也很高涨,有人问“雷总,三个姑娘怎么办?”这是一位跟了小米13年的老粉在雷军微博下留言,结果评论被删还被拉黑禁言三天,恐怕心都要凉半截了。


这边家属哭诉“连慰问电话都没有”,那边小米连夜发通告说“已配合调查”。

可我看到的家属也好,网友也好,在三条人命面前,大家好像都一致认为光会写公关稿顶啥用?但处理事情总得有个程序,相信小米后续会尽职尽责的处理后续的相关事务,不让大家寒心。


相信不少人也看到了烧光的车架照片,我的第一感触是看得心里发毛,因为雷军谈过小米汽车的电池安全,但这次小米宣传的“14层防护”愣是没挡住爆燃。
比起天花乱坠的智能宣传,老百姓更想要个保命的安全舱,愿逝者安息,生者警醒。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