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重大泄密,记者误入高层群聊曝光美军作战计划

又菡聊 2025-03-27 11:31:38

当《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伯格的手机弹出“胡塞打击小组”的群消息时,美国国家安全体系的漏洞被彻底撕开。3月24日,白宫被迫承认,特朗普政府核心官员在策划对也门胡塞武装的空袭时,因误操作将这名记者拉入加密群聊,导致作战计划提前两小时遭媒体曝光。这场乌龙事件不仅暴露了美军机密管理的混乱,更揭示了霸权逻辑下的制度性失控。

3月15日凌晨,戈德伯格在Signal加密聊天群中收到了完整的空袭方案:打击坐标、F-35战机的出动序列、精确制导炸弹的使用优先级,甚至包括规避也门平民区的战术细节。群成员名单显示,副总统万斯、国防部长赫格塞思、CIA局长拉特克利夫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均在其中。五角大楼规定,此类机密决策须通过“机密级通信系统”讨论,但官员们显然更青睐私人聊天软件。戈德伯格的报道与美军导弹同步抵达也门——媒体头条成了这场军事行动的开场哨。

涉事的Signal应用以“端到端加密”著称,却因操作草率沦为泄密源头。2023年美国防部审计报告显示,68%的高级官员日常使用非官方通讯工具处理公务,其中Signal占比达45%。更讽刺的是,涉事群聊未被列入国防部备案的132个加密工作群组。国会监督委员会质询记录显示,仅2024年1月,白宫就发生4起因私人通讯工具误操作导致的信息泄露事件。

面对全球哗然,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将泄密称为“小插曲”:“袭击非常成功,我的团队依然值得信任。”这种态度引发连锁反应: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公开谴责美军行动“未经授权”,国际刑事法院宣布调查空袭中的平民伤亡。而白宫内部仅对涉事官员进行“口头警告”,未启动任何追责程序。前国安顾问苏珊·赖斯评论称:“这等于向世界宣告,美国的安全体系已沦为真人秀道具。”

此次事件折射出美式规则的荒诞性:一方面,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TikTok等外国应用剥离数据;另一方面,其核心决策层却通过私人软件讨论战争。这种矛盾在也门行动中尤为突出——美军以“反恐”为名发动空袭,但据也门人权中心数据,3月15日的袭击造成17名平民死亡,包括5名儿童。当戈德伯格在群聊中质问平民保护措施时,得到的回复是:“这不是当前讨论的重点。”

从特朗普女婿库什纳用WhatsApp处理中东外交,到拜登政府官员在Zoom会议中泄露乌克兰军援计划,美国近年来的“低级泄密”已形成模式:2021年“国会山骚乱”期间,特勤局通讯记录因手机丢失外流;2023年空军国民警卫队员迪特在Discord游戏群泄露北约密件。这些事件共同指向一个事实:当国家权力与数字时代的治理能力脱节,所谓“全球领导者”的光环终将消散。

此次泄密或许不会改变美军的中东战略,但它像一记重锤,敲碎了美国精心维护的“规则神话”。当战争计划从加密群聊滑向新闻头条,世界看到的不仅是一次操作失误,更是一个帝国在技术傲慢与制度衰败中的踉跄身影。

0 阅读:9
又菡聊

又菡聊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