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诡事
在那不知名的年月里,有一座远离尘嚣的青山,唤作玄鹤山。
这山啊,云雾缭绕,奇峰罗列,恍如仙境一般。
山脚下有个小村庄,名叫柳河村,村里的百姓都靠种田打猎为生,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这天,太阳刚擦边儿落到西山后头,柳河村头有个老翁,姓李,人称李大爷,挑着一筐菜从集市上回来。
这李大爷啊,可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人老心不老,每天乐呵呵的,跟谁都能聊上两句。
今儿个他卖菜得了几个铜板,心里头那个美啊,哼着小曲儿就往家走。
刚走到村口那片老坟地,李大爷突然停下了脚步。
为啥呢?
就见他家的祖坟上,立着一只大黑乌鸦,那乌鸦双眼通红,死死地盯着坟头,怪渗人的。
李大爷心里“咯噔”一下,暗道:“这乌鸦可是不祥之物,咋就偏偏立在俺家坟头上了呢?”
他壮着胆子往前走了两步,那乌鸦也不飞,还是直勾勾地盯着他。
李大爷心里越发毛了,想着赶紧打发走这晦气东西。
他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小心翼翼地放在坟前,嘴里念叨着:“乌鸦大爷啊,您行行好,高抬贵爪,这点儿喜钱您拿去花,可别在我家祖宗坟头上站着了。”
说来也怪,那乌鸦似乎听懂了李大爷的话,扑棱棱翅膀飞走了。
李大爷这才松了口气,拍拍胸口,自言自语道:“这事儿可真够悬的,幸好俺机灵,不然还不知道要惹出啥祸端呢。”说完,他挑起菜筐,加快脚步往家赶。
回到家,老伴儿王大妈已经烧好了热水,等着他回来泡脚。
李大爷一边泡脚一边把坟头遇乌鸦的事儿跟王大妈说了。
王大妈一听,脸色都变了,连忙说:“老头子,这事儿可大可小,咱得找个明白人问问。”
第二天一大早,李大爷就去了村东头找张半仙。

这张半仙啊,据说是个茅山术士的后人,懂得些驱邪捉鬼的门道。
李大爷到了张半仙家,只见张半仙正闭着眼睛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手里还掐着诀,嘴里念念有词。
“张半仙,张半仙!”李大爷连喊了两声,张半仙这才睁开眼,看了他一眼,慢悠悠地说:“李大爷啊,啥风儿把你给吹来了?”
李大爷把昨天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跟张半仙说了。
张半仙听完,眉头紧锁,沉吟了一会儿,才说:“这事儿不简单呐,那乌鸦怕是给你家祖宗托梦呢。
你家祖坟风水可能出了问题,得去看看。”
李大爷一听,吓得脸色都白了,连忙求张半仙帮忙。
张半仙叹了口气,说:“也罢,看在咱乡里乡亲的份上,我就走一趟吧。”
俩人带上家伙什儿,就往坟地去了。
到了坟地一看,张半仙围着坟头转了好几圈,嘴里念念有词,时不时还从怀里掏出些符纸贴上。
李大爷在一旁看得云里雾里的,也不敢多问。
过了好一会儿,张半仙才停下来,擦了擦汗,对李大爷说:“你家祖宗坟头被一股阴气笼罩,若非那乌鸦提醒,只怕你家要大祸临头了。”
李大爷一听,吓得腿都软了,连忙问:“那可咋办啊,张半仙?”
张半仙说:“这事儿得从长计议,你家祖宗坟头得重新迁个地方,再请高僧道士做法事超度,才能化解这股阴气。”
李大爷一听,连忙点头答应,说:“只要能保住咱家平安,您说咋办就咋办。”
张半仙于是开始安排迁坟的事儿,又联系了附近道观的高僧道士。
这事儿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说李大爷命好,遇到了张半仙这样的高人。
迁坟那天,村里来了不少人帮忙。
张半仙带着几个徒弟在坟前做法事,高僧道士也念经超度。
李大爷和老伴儿在一旁看得眼泪汪汪的,心里头五味杂陈。

法事做完,坟也迁好了,李大爷感激涕零,拉着张半仙的手一个劲儿地道谢。
张半仙摆摆手,说:“李大爷,别客气,这都是缘分。
以后有啥事儿,尽管来找我。”
这事儿本以为就这么过去了,可谁承想,没过半个月,村里又出事了。
这天晚上,李大爷正跟老伴儿在家吃饭,突然听到外面传来“砰砰砰”的敲门声。
李大爷放下碗筷,起身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村里的二柱子,一脸慌张地说:“李大爷,不好了,村里出事儿了!”
李大爷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忙问:“出啥事儿了?”
二柱子说:“村西头老王家的闺女,今儿个晚上突然疯了,见人就咬,跟中邪了似的。”
李大爷一听,心里头那个急啊,忙问:“那咋办啊?”
二柱子说:“村里人都说,这事儿跟迁坟有关,怕是迁坟的时候惹恼了啥不干净的东西。
大伙儿都让我来找您,让您请张半仙再来看看。”
李大爷一听,二话不说,拔腿就往张半仙家跑。
到了张半仙家,一进门就喊:“张半仙,张半仙,不好了,村里出事儿了!”
张半仙一听,连忙从屋里出来,问:“咋了,李大爷?”
李大爷气喘吁吁地把事儿说了。
张半仙一听,眉头紧锁,说:“这事儿不妙啊,看来咱迁坟的时候,确实惹到了啥不干净的东西。
走,我跟你去看看。”
俩人带上家伙什儿,就往村西头老王家赶。
到了老王家一看,只见老王家的闺女披头散发地坐在院子里,嘴里还“呜呜”地叫着,见人就扑。

村里人都躲得远远的,不敢靠近。
张半仙走到跟前,仔细看了看老王家的闺女,又围着院子转了好几圈,嘴里念念有词。
过了一会儿,他才停下来,对李大爷说:“这事儿棘手啊,那东西怕是已经附身了。”
李大爷一听,吓得脸色都白了,连忙问:“那可咋办啊,张半仙?”
张半仙叹了口气,说:“看来得请出我师父留下的宝贝了。”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露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小剑和一张泛黄的符纸。
李大爷一看,心里头那个惊啊,暗道:“这张半仙果然有两下子,连这等宝贝都有。”
张半仙手持小剑,口中念念有词,突然把符纸往空中一抛,那小剑也跟着飞了出去,直刺符纸。
只见那符纸在空中突然燃烧起来,化作一道金光,直奔老王家的闺女而去。
“砰”的一声,金光击中老王家的闺女,她猛地一颤,倒在地上,嘴里吐出一口黑血,然后就昏过去了。
村里人一看,都愣住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纷纷鼓掌叫好。
张半仙收起小剑,擦了擦汗,对李大爷说:“这事儿还没完,那东西虽然被暂时赶走了,但还没彻底消灭。
咱们得赶紧找到它的老巢,把它彻底灭了,不然还会卷土重来。”
李大爷一听,连忙点头答应,说:“对对对,张半仙,您说咋办就咋办。”
张半仙于是带着李大爷和几个村里壮小伙儿,拿着家伙什儿,就往山里头去了。
他们翻山越岭,走了好几个时辰,才来到一个隐蔽的山洞前。
张半仙看了看山洞,对大伙儿说:“那东西就在这山洞里,咱们得小心点儿。”
大伙儿一听,都紧张起来,紧紧握着家伙什儿,跟着张半仙小心翼翼地进了山洞。
这山洞啊,漆黑一片,啥也看不见。
张半仙从怀里掏出一张符纸,往空中一抛,符纸立刻燃烧起来,化作一道金光,照亮了山洞。
只见山洞里头阴森森的,到处都是蜘蛛网和蝙蝠粪便。

他们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突然听到前面传来“吱吱”的叫声。
张半仙一听,连忙示意大伙儿停下,他悄悄往前走了几步,突然看到一个黑影从眼前闪过。
“不好,是那东西!”张半仙大喊一声,挥着小剑就追了上去。
大伙儿一听,也连忙跟上。
他们追啊追,追到了一个宽敞的大厅里。
只见大厅中间摆着一个祭坛,祭坛上放着一个黑色的坛子,坛子里头似乎有啥东西在动。
张半仙一看,连忙对大伙儿说:“快,把坛子砸开!”大伙儿一听,连忙拿起家伙什儿,往坛子上砸去。“砰”的一声,坛子被砸开了,只见里头钻出一只浑身漆黑的小鬼,张牙舞爪地就往他们扑来。
张半仙一看,连忙挥着小剑迎了上去。
小鬼跟张半仙斗了几个回合,最终被张半仙一剑刺中要害,化作一股黑烟消失了。
大伙儿一看,都欢呼起来,纷纷称赞张半仙厉害。
张半仙收起小剑,擦了擦汗,对大伙儿说:“这事儿总算解决了,咱们赶紧回去吧。”大伙儿一听,连忙点头答应,跟着张半仙往山洞外头走去。
他们走出山洞,已经天亮了。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耀着大地。
李大爷看着眼前的美景,心里头感慨万千,暗道:“多亏了张半仙啊,不然咱这村子可得遭老罪喽!
一行人顺着山路往下走,李大爷走在最后头,时不时地回头瞅瞅那山洞,心里头还是有点儿犯怵。
张半仙看出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李大爷,别怕,那东西都已经被我灭了,不会再出来了。”
李大爷一听,这才松了口气,说:“张半仙啊,这事儿可真是多亏了您,不然咱这村子可真得遭殃啊。”
张半仙笑了笑,说:“李大爷,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咱们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是一把嘛。”
大伙儿听了,都纷纷点头,觉得张半仙这人真是不错,以后有啥事儿还得找他帮忙。

他们回到村里,天已经大亮了。
村民们看到他们回来,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
李大爷把事儿跟大伙儿说了,大伙儿一听,都纷纷称赞张半仙厉害,说他是村里的福星。
张半仙听了,只是微微一笑,说:“这都是缘分,咱们能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福气。”
这事儿过后,村里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李大爷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他逢人就夸张半仙的好,说他是活神仙下凡,能驱邪捉鬼,保平安。
张半仙呢,也还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样子,每天在家里喝喝茶,看看书,偶尔有村民来找他帮忙,他也总是热心肠地答应下来,从不推脱。
转眼间,就到了冬天。
这天晚上,外面下着大雪,张半仙正坐在屋里烤火,突然听到外面传来“砰砰砰”的敲门声。
他放下手里的书,起身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村里的二愣子,一脸慌张地说:“张半仙,不好了,村东头老赵家的牛丢了!”
张半仙一听,皱了皱眉,说:“这大雪天的,牛咋能丢呢?”
二愣子说:“我也不知道啊,老赵家今儿个晚上把牛拴在院子里了,刚才起来上厕所,发现牛不在了,到处找也找不到。”
张半仙听了,沉吟了一会儿,说:“这事儿有点蹊跷啊,走,我跟你去看看。”
俩人穿上棉袄,戴上帽子,就往村东头老赵家赶。
到了老赵家一看,只见老赵正坐在院子里发愁呢。
张半仙问:“老赵啊,牛啥时候丢的?”
老赵说:“就是刚才,我起来上厕所,发现牛不在了,到处找也找不到,这大雪天的,它能去哪儿呢?”
张半仙围着院子转了好几圈,又看了看牛棚,突然说:“老赵啊,你这牛棚的风水不好,怕是招了啥不干净的东西了。”
老赵一听,吓得脸色都变了,连忙问:“那可咋办啊,张半仙?”

张半仙说:“别急,这事儿得从长计议。
你先跟我去准备些东西,咱们今晚就得把那东西找出来。”
老赵一听,连忙点头答应,跟着张半仙去准备东西了。
他们准备了香烛、纸钱、还有张半仙特制的符纸和小剑。
到了晚上,他们来到牛棚里,点上香烛,烧起纸钱,开始做法事。
张半仙嘴里念念有词,手里拿着符纸和小剑,在牛棚里走来走去。
突然,他停住了脚步,眼睛紧紧地盯着牛棚的一个角落。
只见那个角落里,隐隐约约有一道黑影在晃动。
“哼,果然是你这东西在搞鬼!”张半仙大喝一声,挥着小剑就扑了上去。
那道黑影一见张半仙扑来,吓得连忙往后躲。
张半仙紧追不舍,跟它在牛棚里斗了好几个回合。
最终,张半仙一剑刺中了它的要害,只见它惨叫一声,化作一股黑烟消失了。
老赵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连忙上前感谢张半仙。
老赵一听,连忙点头答应,说:“对对对,张半仙,您说咋办就咋办。”
张半仙于是给老赵指了个地方,让他重新盖个牛棚。
老赵按照张半仙的指点,果然没过几天,丢失的牛就自己回来了。
这事儿在村里传开了,大伙儿都说张半仙真是活神仙下凡,啥事儿都能解决。
从此以后,张半仙在村里的名声更大了。
大伙儿有啥事儿都来找他帮忙,他也总是热心肠地答应下来。
村里的人们在他的帮助下,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再也没有发生过啥诡异的事儿。

李大爷看着这一切,心里头感慨万千。
他想起了当初迁坟的事儿,想起了那只立在坟头上的乌鸦,想起了张半仙如何帮助他们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他觉得,这一切都是缘分,都是命运的安排。
转眼间,又到了春节。
村里的人们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李大爷家里也是热闹非凡,他和老伴儿忙着包饺子、炖肉,准备迎接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
张半仙也来到了李大爷家,手里提着两瓶好酒和一条大鲤鱼。
他笑着说:“李大爷啊,过年好!
我来给您拜年了!”
李大爷一看,连忙起身迎接,说:“呀,张半仙啊,你可来了!
快进来坐!”
俩人坐在炕上,边喝酒边聊天。
李大爷感慨地说:“张半仙啊,这一年多亏了您啊,不然咱这村子可真得遭老罪喽!”
张半仙笑了笑,说:“李大爷啊,您太客气了。
咱们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是一把嘛。
再说了,我这也是积德行善,为自己修个好果子嘛。”
俩人聊得投机,不知不觉就喝了好几杯酒。
李大爷觉得有点儿上头,就起身去厨房给张半仙倒茶。
他刚走到厨房门口,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他连忙探出头去看,只见院子里不知何时来了一只大黑乌鸦,正站在院子里的大树上,双眼通红地盯着他们。

李大爷一看,吓得酒都醒了,连忙喊:“张半仙,快来看啊!
那乌鸦又来了!”
张半仙一听,连忙放下酒杯,起身来到院子里。
他看着那只乌鸦,眉头紧锁,沉吟了一会儿,才说:“这事儿怕是还没完啊。”
李大爷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忙问:“那咋办啊,张半仙?”
张半仙叹了口气,说:“看来咱们还得再走一趟了。”
李大爷一听,连忙点头答应。
俩人穿上棉袄,拿起家伙什儿,就往山里头去了。
他们翻山越岭,走了好几个时辰,才来到那个隐蔽的山洞前。
只见山洞前不知何时多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
张半仙仔细看了看那些符号,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说:“这事儿怕是跟那个山洞里的祭坛有关,咱们得进去看看。”
李大爷一听,心里头有点儿犯怵,但想着有张半仙在,也就壮着胆子跟了进去。
他们走进山洞,只见里面阴森森的,到处都是蜘蛛网和蝙蝠粪便。
他们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突然听到前面传来“吱吱”的叫声。
张半仙一听,连忙示意李大爷停下。
他悄悄地往前走了几步,突然看到一个黑影从眼前闪过。
他大喊一声:“不好!
是那东西!”说着,挥着小剑就追了上去。
李大爷紧跟其后,心里头七上八下的。

他们追啊追,追到了一个宽敞的大厅里。
只见大厅中间摆着一个祭坛,祭坛上放着一个黑色的坛子。
坛子里头似乎有啥东西在动,还时不时地发出“吱吱”的叫声。
张半仙走到祭坛前,仔细看了看那个坛子,脸色变得更加凝重了。
他说:“这事儿怕是比咱们想象的还要棘手啊。
那祭坛里头封印着的,怕是一个古老的邪灵。”
李大爷一听,吓得脸色都白了。
他问:“那可咋办啊,张半仙?”
张半仙咬了咬牙,说:“看来咱们得冒险一试了。
我得打开那个坛子,把邪灵引出来,然后想办法消灭它。”
李大爷一听,连忙说:“不行不行!
那可太危险了!
张半仙啊,您可千万别冒险啊!”
张半仙笑了笑,说:“李大爷啊,您别担心。
我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咱们总不能让那邪灵一直危害村里的人们吧?”
李大爷听了,心里头五味杂陈。
他知道张半仙说得对,但一想到那邪灵可能带来的危险,他还是有点儿害怕。
张半仙看出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李大爷啊,您放心。
我自有分寸。

您就在旁边看着吧,要是有啥不对劲儿的地方,您就赶紧跑。”
李大爷听了,只好点了点头。
张半仙于是开始做法事,准备打开那个坛子。
他嘴里念念有词,手里拿着符纸和小剑,在祭坛前走来走去。
突然,他大喝一声:“开!”只见一道金光闪过,坛子的盖子被打开了。
坛子里头顿时冒出一股黑烟,直冲云霄。
那黑烟在空中凝聚成一个人形,双眼通红,张牙舞爪地就往他们扑来。
张半仙一见,连忙挥着小剑迎了上去。
他和那邪灵斗了好几个回合,打得难解难分。
李大爷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他真怕张半仙有个啥闪失。
但看到张半仙越战越勇的样子,他又觉得心里头有底儿了。
他知道,只要跟着张半仙,他们一定能战胜那个邪灵。
果然,就在李大爷心里头七上八下的时候,张半仙突然大喝一声,手里的小剑猛地往前一挥,只见一道金光闪过,那邪灵惨叫一声,被小剑刺中了要害。
它挣扎了几下,就化作一股黑烟消失了。
李大爷一看,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跑上前去,一把抱住张半仙,说:“张半仙啊,你可真是咱们村的救星啊!
没有你,咱们可真得遭老罪喽!”
张半仙笑了笑,说:“李大爷啊,您太客气了。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咱们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是一把嘛。”
俩人休息了一会儿,就准备离开山洞了。

他们走出山洞,只见外面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仿佛啥事儿都没发生过一样。
李大爷感慨地说:“张半仙啊,这事儿可真够悬的。
要不是你,咱们可真得交代在这儿了。”
张半仙点了点头,说:“是啊,这事儿确实挺悬的。
不过咱们也算是因祸得福吧,至少现在那邪灵已经被消灭了,村里的人们也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俩人聊着聊着,就走到了山脚下。
他们顺着山路往下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村里。
只见村里的人们都在忙着过年呢,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
李大爷和张半仙回到村里,就直奔老赵家。
他们想把这事儿告诉老赵,让他也高兴高兴。
到了老赵家一看,只见老赵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呢。
他一看李大爷和张半仙来了,连忙起身迎接。
李大爷把事儿跟老赵说了,老赵一听,也高兴得不得了。
他说:“张半仙啊,你可真是咱们村的福星啊!
没有你,咱们可真得遭老罪喽!”
张半仙笑了笑,说:“老赵啊,您太客气了。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咱们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是一把嘛。”
仨人聊着聊着,就到了中午。
老赵留李大爷和张半仙在家里吃饭。

他们摆了一桌好酒好菜,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融洽。
李大爷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心里头感慨万千。
他想起了当初迁坟的事儿,想起了那只立在坟头上的乌鸦,想起了张半仙如何帮助他们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他觉得这一切都是缘分,都是命运的安排。
酒足饭饱之后,李大爷和张半仙就准备离开了。
他们跟老赵道了别,就往自己家里走去。
走到半路上,突然听到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们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年轻人正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那年轻人跑到他们面前,说:“张半仙啊,您可算回来了!
我家出事儿了!
您快去看看吧!”
李大爷一听,连忙问:“咋回事儿啊?
别着急,慢慢说。”
那年轻人说:“我家老房子不知咋的就塌了,我爹我妈都被压在里面了!
您快去看看吧!”
李大爷和张半仙一听,连忙跟着那年轻人往他家跑去。
到了他家一看,只见一片狼藉,老房子已经塌成了一片废墟。
李大爷和张半仙连忙动手,把压在废墟下面的老两口救了出来。
幸好老两口都只是受了点儿轻伤,没啥大碍。
李大爷和张半仙把他们扶到屋里坐下,然后就开始帮他们收拾废墟了。

他们一直忙到天黑,才把废墟收拾干净。
那年轻人感激地说:“张半仙啊,李大爷啊,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没有你们,我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李大爷和张半仙笑了笑,说:“别客气,咱们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是一把嘛。”
这事儿过后,村里的人们更加尊敬张半仙了。
他们觉得张半仙真是个活神仙下凡,啥事儿都能解决。
而张半仙呢,也还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样子,每天在家里喝喝茶、看看书,偶尔有村民来找他帮忙,他也总是热心肠地答应下来。
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天晚上,村里的人们都聚在一起,放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热闹非凡。
李大爷和张半仙也来到了广场上,和村民们一起欢庆佳节。
只见广场上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各种各样的花灯挂满了枝头,五彩斑斓的灯谜随风飘荡。
村民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猜灯谜、放花灯,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李大爷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心里头觉得十分欣慰。
他想起了当初迁坟的事儿,想起了那只立在坟头上的乌鸦,想起了张半仙如何帮助他们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他们的努力换来了村里人们的幸福和安宁。
张半仙也看着眼前的这一切,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也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没有结束。
他将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安宁。
夜深了,广场上的人们渐渐散去。

李大爷和张半仙也准备回家了。
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聊着天、赏着月,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和美好。
突然,他们听到前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们抬头一看,只见一个黑影从前面跑了过去。
李大爷和张半仙对视了一眼,都觉得这事儿有点儿不对劲儿。
他们连忙加快脚步追了上去。
只见那黑影跑到了一片树林里就消失了。
李大爷和张半仙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里一看,只见一个年轻人正蹲在地上哭呢。
他们上前一问才知道,这年轻人是外乡的,来这儿走亲戚迷路了。
李大爷和张半仙一听,连忙安慰他别害怕,然后带着他走出了树林。
把年轻人送回家后,李大爷和张半仙才往自己家里走去。
他们边走边聊,觉得这晚上虽然遇到了点儿小插曲,但总的来说还是十分美好的。
回到家后,他们各自洗漱了一番就躺下睡觉了。
这一夜他们睡得十分香甜,因为他们知道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他们将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