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抛弃金交所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资管裕道 2024-04-20 07:35:00

3月25日,来自证券时报的记者报道,湖南、辽宁、西安、重庆四地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先后发布公告,表示将取消各自辖内金交所的业务资质,今后四地都将不再有金交所,也不再有任何主体具备从事金交所相关业务的资质。

同时,公告进一步对 “伪金交所”风险进行了提示,并要求除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交易场所外,其他地方交易场所或企业不得以“登记、备案”等多种名义,直接或间接为各类发行和销售非标债务融资产品提供服务和便利。

上述四省市的动作只是开始,更多地方将会陆续跟进。笔者一位中部地区的好友也从印证了这一事实。整体关停某一类别地方交易场所的情况,在国内尚属首次,带来的影响亦将深远。

这也意味着,野蛮生长、在诸多金融风险事件中频繁现身的金交所,作为一类地方交易场所,即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再见金交所,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金交所-风起于斯

金交所的兴起,是央地博弈的产物。

彼时的四大AMC,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全国展业。面对严重的地方割据,无能为力,而散落于各地的区域性产权交易所也没有统一的平台和规则。究竟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还是在各省设立各自的产权交易场所,成为了摆在决策者面前的选择。

To be or not to be , this is a question.

这个问题,随着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终于得以明确。为防止国有金融资产流失,处理国有金融机构产权、不良资产交易的金交所应运而生。

十年时间,金交所如雨后春笋一般,从仅有两家到最高的60多家。

其功能已经从处理省内金融资产的“特定交易场所”,蜕变成为涵盖国有金融企业股权转让、不良金融资产、私募债、定向融资计划、委托债权、应收账款、小贷资产、融资租赁、商业票据等全品类、全口径的“类金融机构”。

无外乎有人称,金交所几乎是“无牌之王”。

作为“不是牌照的牌照”的金交所,其发展壮大一直与清理整顿相伴相生,背靠地产大周期,几经波折却越战越勇。而后的发展却已经背离了初衷,逐步沦为非法集资的温床,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异形”。

监管的批文,并没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曾几何时,金交所成为了各路资本竞相追捧的宠儿,成功吸引到了民间资本和各路巨头的轮番入主。除了一省一家的标配之外,有的省份多达数家。

危机四伏

金交所作为游离于监管的牌照,却在非标融资的跑道上上演自己的“飞驰”人生。伴随着监管收紧银根,以金交所、信托和私募为代表,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壮大之路=非标融资。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金交所又沦为平台嫁接、分拆产品的温床,而后更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了房企和城投的泼天融资。

定向融资计划是投资人最为熟悉的产品,但互联网的创新不仅仅是实质,还有花里胡哨的名字。以至于在业内看起来十分可笑的“信托同款”,成为了无数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

无外乎在金交所的“巅峰时期”,金交所一度被业内人士评价为“最厉害的牌照,就是没任何牌照”。

随着2016年年侨兴10亿私募债违约案发,终于揭开了金交所与互联网金融朋友背后的“蝇营狗苟”。前人之述备矣,这里不再展开。最后演绎成了一场“萝卜章割韭菜,蔬菜何苦为难蔬菜”的大戏。

此后的阜兴案,证大集团、先锋系、意隆财富等,无不与金交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引起了投资者对于金交所“滥发类金融产品却不承担风控责任”的争议。

金交所巧妙的分拆,不仅有效规避法律限制,而且降低了投资人的门槛,由此带来的乱象四起。

最终,推动了监管不破不立的决心。

资管新规带来的终局

2018年,随着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的出台,预示着国内资管行业的大变天。虽然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稿,但足以在全市场引发惊天海啸。此次意见稿内容丰富,但具有杀伤力的主要就是破刚兑、去嵌套和降杠杆这三条。

对于金交所、信托和私募而言,堪称“核弹”。

2018年11月,配合资管新规及配套细则的落地,金交所30万以下的小额拆分产品被叫停。

2019年2月,监管联席会议对金交所进行窗口指导,要求暂停应收账款类,其他收益权类对零售端募集的业务。

据报道,在证监会第四次部级联席会议上讲话,讲话中首次披露了金交所的存量规模:债权类业务存量仍达8517亿元,个人投资者约120万名。

会议文件则进一步明确金交所的风险化解工作部署:每半年消化三分之一,直至存量风险基本化解完毕,交易场所撤并整合工作完成。

由此,金交所从辉煌走向落寞。

作为创新的先锋,监管的沙箱,早已演变为“地方发牌,全国展业”的金交所也迎来了命运的黄昏。

对于那些打着金交所旗号、活跃在各类融资活动中的“伪金交所”来说,金交所的彻底退场犹如釜底抽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由此可以预测,那些长期实质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伪金交所”,将面对更加严厉的打击与清理,甚至今后存在被刑事追责的可能。

此前,金交所同监管部门反复博弈,滋生很多问题和风险。经过持续几年的专项整治,金交所逐渐式微,不仅机构数量大幅下降,违规业务日渐萎缩,风险存量也已大幅压降。这次,各地出清金交所,可说是根绝此种顽疾的治本之策。

金交所——这个曾自诩具有“全能牌照”、无所不能,在灰色融资领域长袖善舞者,终黯然退场。

对依附其上的人而言,无异于一声惊雷。

来自记者的报道,作为一类地方交易场所,将全部被有序关停退出。今后我国将不再有任何主体可以具备此前金交所的相关资质,不能从事相关业务,金交所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一声叹息

前述四家金交所已经明确了退出,不过由于各地情况不同,节奏也并不一致。

以笔者朋友所在地为例,目前了解下里的情况是,清零工作要提速了。之前说九月完成,现在要求七月,内部肯定要求更早了。

此次关停,属于渐次有序退出,这也是监管的要求。

金交所多年来累积下了少量存量风险业务,至今还未完全解决。要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法律框架下协商解决,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即便是已经或即将被取消资质的金交所,只要仍有存量业务未化解,就不能简单注销,仍要以民事主体身份继续处理各项事宜。

总之,对于此次关停金交所,监管层及各地政府在幕后已筹备多时,考量了各方面的诉求和利益,力求“稳妥”。

金交所何以至此?

一言以蔽之:产生危害巨大,创造有益价值极少。

定位的模糊,地方政府的隐性信用背书让金交所成为了资本的宠儿。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放大了金价所的价值。而后带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危害与风险,有些至今仍未得到妥善处置,恶劣影响难以平息。

极大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给涉众投资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精神损失。严重违背金融的“人民性”原则,走向终灭亡是毫无疑问的。

对于从业人员而言,则又是一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故事。关于未来,朋友表示迷茫但又不敢轻易挪窝。后面将按照集团安排,去新的岗位历练和燃烧青春,祝福他。

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应该谨记足的教训是:

警惕各种打着“政府增信”幌子的非法理财产品,破除对各种“大而不倒”、国企城投与财富机构的“迷信”与“信仰”不要只顾贪图高收益,却丢了本金。

不要再甜言蜜语的营销欺骗了。

参考资料:

1.寻暇记.《金交所的光与暗》.

2.证券时报.《金交所走向终局:金融泛化野蛮生长,全行业将被关停》

0 阅读:133

资管裕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