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 2024 年的娱乐圈,仿若一场看似热闹非凡,实则内里空洞的闹剧。
这一年,各类事件层出不穷,好似孕育了诸多学问,冒出了不少热梗,也不乏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洋相,还充斥着许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抽象之事。
然而,当我们拨开那层浮沫,凑近这唾沫星子堆砌的戏台子细细打量,却惊觉其内里几乎空空如也。
新的观点与趋势难觅踪迹,新人崭露头角的景象亦未出现,整个圈子缺乏一种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翻红的是那些老牌明星,被反复提及的也是老剧、老综艺,甚至老姐姐和老叔们的过往事迹都被一次次地扒皮晾晒。若非要论及今年突然蹿红的新面孔,大概也只有麦琳了。
这一年,娱乐圈就像一个混乱的舞台,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可到最后,似乎只是在为观众们增添乳腺结节,徒增烦恼罢了。
年初,“你真是饿了”这一热梗横空出世,源自电视剧《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
剧中渣男在妻子因车祸致残后变心出轨女上司,而当渣男妈看到儿子的出轨对象又老又普时,那句“你是真饿了,什么都吃得下”瞬间引爆热搜。
观众们借此对剧中的第三者展开了大规模的羞辱,女演员王柠也因此迎来了职业生涯中最具争议的火爆时刻,网络上满是对她外貌与角色的嘲讽。
一部本打着鼓舞女性旗号的电视剧,却靠着挖苦女性的年龄、相貌和所谓的放荡之举而成功出圈,这般操作既老套又精明,可谓是内娱的拿手好戏。据统计,国产剧的受众群体中 7 成以上是年轻女观众。她们的喜好看似矛盾,春天时会对某些剧中的女性角色口诛笔伐,夏天又对刘亦菲之类的明星推崇备至,冬天则力捧宋佳等演员。
而衡量女主或女明星是否值得夸赞或批判,依旧遵循着那套陈旧的标准:要么有钱、有颜且金句频出,要么能够玩转男人同时自身道德毫无瑕疵,仿佛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成为众人眼中了不起的女性榜样。不过,喜好本就无对错之分,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开心似乎比追求所谓的对错更为重要。娱乐圈的存在,其本质功能或许就是造梦。它为人们构建起一个虚拟的理想世界,让大众得以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罗曼蒂克幻想投射其中。
无论是明星、网红,还是各类游戏、影视剧综艺,所赚取的正是这份人们对美好幻想的向往之财。那些还愿意为文娱产品买单的人,或许也是尚未被现实彻底磨平棱角,依旧对未来心怀憧憬的最后一批人。即便国产影视存在诸多不足,但只要能让观众们借此寄托自己的志向、梦想以及对美好明天的期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种公平的交易。
说实话,如果我身处内娱圈,大概也不会去触碰那些关于人性晦暗、命运无常的题材。毕竟,若只是想看倒霉蛋与倒霉事相互交织,照照镜子便能看到生活中的无奈,又何必花钱去看别人演绎呢?当现实已然成为有苦难言的代名词,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在市场上往往难以立足,无人问津乃至被淘汰,似乎也在情理之中。2024 年,大数据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彻底改变了国产影视的拍摄方式。如今的影视作品都得按照短视频的模式去创作,一切以能否精准推送到目标用户的手机上为导向。选题要紧跟热搜潮流,主角最好是女性成长博主类型,台词更是要做到字字珠玑、充满情绪,理性的成分少之又少。
邵艺辉及其团队在这方面堪称行家,其作品《好东西》便是 2024 年独有的产物,早几年或晚几年都难以达到这样的热度。
单纯从商业角度来看,这种趋势无所谓好坏。但若是将影视剧完全当作自媒体生意来精打细算,无疑是一种对艺术创作的妥协。放弃了对真实生活与情感的深入体察,只是一味地从热搜中汲取灵感,最终只会导致创作者丧失自我,沦为迎合大众口味的工具。
虽说迎合能在短期内赚取快钱,可其副作用也不容小觑,那便是创作者彻底缴械投降,在市场的浪潮中任人宰割。邵艺辉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预先瞄准的那批目标受众,前一刻还将她捧上神坛,后一刻便因她点赞了一条同情吴柳芳的微博而将她骂到退网,只因为吴柳芳不符合这些观众心中理想女性的模板。有人说 2024 年是女性创作者的胜利之年,然而这一说法或许并不全然准确。实际上,这更像是女观众的胜利,而她们手中的胜利武器便是真金白银。谁愿意掏钱购买会员、电影票,谁能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为作品刷流量,谁便拥有了在娱乐圈发声的话语权。今年还有一个热梗“北京有谁在啊!”源于《玫瑰的故事》。
我喜爱这句话,并非因为这部剧或是剧中的林更新,而是欣赏网友们围绕此进行二次创作时所展现出的那股劲头。在这些二创作品中,北京、电视剧、男明星等元素都成了道具,真正的导演和主角其实是网友自己。
他们截取一段短视频,以剧为引子,随后巧妙地转入自己的生活场景,无论是分享旅行见闻、居家日常,还是秀恩爱、展示单身生活的自在,无一不是在表达着自己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感,而这种心满意足的状态也正是他们愿意将作品分享出来的原因。看到还有人能够如此热爱并享受自己的生活,总归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相较于那些将梦想完全寄托在名人身上,容不得半点瑕疵,整日里上纲上线、喊打喊杀的网友,这些把名人当作玩物,肆意进行二次创作的网友们显然更具主体性,也更富有生活的趣味。
短视频的兴起确实有着其积极的一面。它赋予了每个人成为主角的机会,使得明星的地位逐渐退居从属,甚至沦为服务网友精神需求的乙方。大数据在整顿娱乐圈的同时,也给了观众一种虚幻的掌控感,仿佛我们真的能够决定娱乐圈的走向。
即便这可能只是一种“奶头乐”式的虚假满足,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无法掌控太多事情,但至少还能掌控自己滑动手机屏幕的手指,以及像关注向佐的手指头这类娱乐圈的八卦琐事。反面典型当属周迅。这位曾经的文艺女神,在 2024 年却遭遇了形象危机。
2018 年的《如懿传》在 6 年后突然被翻出,遭受了一场现象级的批判。这仿佛是借助大数据翻身的网友们对上一个时代娱乐圈的一次清算。
剧中人物的种种行为被拿出来批判,周迅本人也未能幸免,围绕着她的文化水平展开了一场无端的讨论,就如同之前娱乐圈给黄磊塑造的“厨艺的新装”一般,这些所谓的争议不过是内娱特供的闹剧。
其重点并不在于被讨论的明星有多自大,而在于那些在一旁围观鼓掌的人有多虚假。
大数据为圈外人提供了发声的渠道,也让圈子文化中的糟粕无所遁形,诸如拜高踩低、媚上欺下等不良风气被一一揭露。那些在圈子里被视为圭臬的潜规则,在圈外人眼中不过是荒诞无稽的笑话。
就像杨子,平日里或许在自己的圈子里耍赖、推锅、满嘴瞎话却仍被人吹捧,可一旦登上《再见爱人》这样的节目,在观众眼中便成了十足的小丑。
2024 年,真人秀节目大火,其中芒果台贡献了绝大多数。花学、杨学、麦琳学以及年初的春山学等,本质上都是关于人情世故的学问,或者说是反人情世故的学问。
周雨彤的一个眼神,麦琳、李行亮的一句话,都会被网友们无限放大,大家似乎将平日里在家庭、学校、职场中所受的委屈都投射到了这些明星身上,通过对他们的批判来宣泄自己对人情内耗的深恶痛绝。
在如今各行各业都生存艰难的大环境下,人情内耗这一传统的“老中人绝活”已然成为人们走出困境的一大阻碍,而观众们的乳腺结节,说到底,大多也是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困境而生。
总之,2024 年的娱乐圈,在一片喧嚣与繁华之下,隐藏着的是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