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自是无懈可击,那么“人”又如何?是什么原因让读者对杜甫的诗有如此感慨?

晴小栀 2024-11-21 10:18:33

倘若,在街头偶遇询问:“当今首相与内阁首脑为谁?”恐怕有人一时语塞。但若提及“杜甫”,毋庸置疑,你会毫不犹豫——诗圣、忧国忧民的代名词跃然心间。

据史料记载,于唐宋八大家之外,杜甫是唐代诗人中,影响深远,备受后世敬仰的一位大家。

他的诗作沉郁顿挫、深刻隽永,满载现实与沉痛。诸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皆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诗”自是无懈可击,那么“人”又如何?

杜甫自步入文坛,便以深沉和忧思被世人所铭记,同时代的文坛巨匠赞其为“忧国忧民之典范”。

然而,正是这份深沉,让杜甫也背负了“哀怨”之名。

譬如他曾在成都草堂,目睹邻里百姓的困苦生活,心生怜悯,挥毫写下“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如此真切悲怆的诗句。

他叹道:为何要让幼小的生命,在饥饿中消逝?我宁愿承受这份哀痛,也不愿邻里也为此哭泣。

因深刻现实,他被后世敬仰;又因悲天悯人、情感细腻,而饱受非议,被冠以“悲观”、“哀愁”等标签。

那是唐乾元二年的一个秋日,颠沛流离的杜甫前往夔州,因流连于秋景,错过了归期,便宿于当地一户姓李的人家。

说来也巧,那日这户人家男主人外出未归,但女主人不愿错失款待诗人的机会,还是留他住了下来。

这一住,却让杜甫再次陷入后人的议论之中,起因是他在留宿之夜,创作了一首诗《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因为这首诗,不少读者再次给杜甫贴上了“哀愁”的标签,并言“哪个豁达之人会写此等悲凉之作”。

是什么原因让敬仰杜甫的读者如此感慨?原因有二:

首先,许多读者认为:杜甫在人家男主人不在的情况下留宿,似乎有些不妥。

因为诗中写到“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意思是,兄弟几人散落各地,生死未卜,家已不成家。在这样的情境下,杜甫与女主人深夜交谈,难免让人心生疑虑。

作为古代女子,即便是对诗人心怀敬意,但深夜独处,难免引人遐想。这种情境,即便在现代,也难以避免流言蜚语!难怪读者会心生不满。

其次,读者认为,杜甫此诗话中有话。

他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是,今夜的露水格外洁白,月亮也显得比故乡更加明亮。这看似写景,实则寓情于景,暗含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这里的“月”与“露”,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绘,更是对心中情感的抒发。但错就错在,杜甫在人家家中留宿,却表达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难免让人产生误解。

其实,这些观点,不过是读者的过度解读与主观臆断。

真实的情况是,杜甫见女主人因战乱而与家人分离,心中生出无限同情。他借景抒情,表达的是对天下所有因战乱而离散的家庭的深切关怀。

在以战乱为背景的动荡时代,这恰恰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道精神。

杜甫在唐朝时期的影响力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他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创作了大量的诗篇,涵盖了从普通民众的生活到社会政治的各个领域。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国家、人民和历史的深刻洞察,被誉为现实主义的巅峰。这些作品不仅让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在后世也被广泛传颂。他的作品被收录在各种选集和诗集中,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杜甫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还体现在他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上。他关心人民疾苦,关注社会问题,并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呼声。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社会的镜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总的来说,杜甫在唐朝时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的诗歌和人格魅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社会的镜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0 阅读:13

晴小栀

简介: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