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王昌龄被贬返回老家,途经亳州,竟被亳州刺史一枪捅死

星空巨影 2024-12-11 17:21:05
引言

在中国文学史上,王昌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他是唐代的杰出诗人,被誉为“边塞诗人的鼻祖”,他的《出塞》一诗至今仍广为流传。作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才和人生经历都充满传奇。然而,这位才子的一生并非顺风顺水,而是充满了屡遭打击的命运波折。最终,在59岁时,他不幸遭遇了悲惨的结局——在途经亳州时,被亳州刺史闾丘晓一枪捅死。王昌龄的死因至今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围绕他的死因和死后冤屈,学界与民间存在诸多猜测与讨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位唐代名将、诗人王昌龄,在归乡途中,被一位地方官员残忍杀害呢?

王昌龄的坎坷仕途

王昌龄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和坎坷不平的仕途经历。他出生在唐代盛世初期,那个时代文人如云,才俊辈出,但也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斗争与内外压力。作为一个自小出身贫寒的读书人,王昌龄深知自己要改变命运,唯一的出路便是通过科举考试和进入官场,获取一官半职,凭借自己的才学和能力施展抱负,光耀门楣。

从年轻时起,王昌龄便下定决心,离开家乡,追寻那遥远的功名梦想。他带着简陋的行囊和满腔热血,踏上了从家乡到长安的漫长道路。年轻的王昌龄并未显得焦虑或是迷茫,他抱着坚定的信念,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希望,凭借的是自己过人的才学和对未来的渴望。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一个文人登科的黄金时代。王昌龄在经过长期的寒窗苦读后,于公元727年成功考中了进士,这一切仿佛是他奋斗的终点,也标志着他命运的转折。然而,现实却给予了他一次沉重的打击。王昌龄原本以为,自己一举成名,进入朝廷后,能够借助这个平台施展抱负,显赫一时。但他很快发现,朝廷对于这些进士的待遇并非如他所期待的那样。

尽管他早早成为进士,王昌龄的仕途却远没有他想象的那样顺利。朝廷给了他一个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虽然表面上看,他成为了政府机构中的一员,但实际上,这个职位的含金量相当低,更多的是文书工作和抄写文献。这样的职务,充其量不过是个“体制内的工薪阶层”,与王昌龄心中对于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宏大抱负毫无契合之处。几年的低级官职,让他内心的失望与不甘逐渐积累。

面对仕途的困境,王昌龄没有选择低头,而是决定继续依靠自己的才学打破困局。作为一个在朝廷中并不显赫的官员,想要提升地位,最直接的办法便是通过科考。于是,王昌龄选择参加了唐代最具含金量的考试——博学宏词科,这是一个专为文人设立的考试,旨在选拔出那些学识渊博、才情出众的官员,赋予他们更高的职务与权力。

王昌龄并没有辜负自己的才学,在博学宏词科的考试中,他一举考中。按理说,这样的成绩应该为他带来一次跃升的机会,但实际情况却让他大失所望。他并未得到显著的升迁,甚至新的官职也只是让他暂时担任了汜水尉——一个地方小官,负责管理汜水县的治安事务。这个职位不仅地位低微,而且也几乎没有什么施展才华的空间。尽管王昌龄有着非凡的文才,但这种在地方上的“闲职”显然不能满足他对人生的期待。

王昌龄的失落和郁郁寡欢也并非没有原因。经历了几次相对无关紧要的职位调动,他开始感到官场的冷酷和无情。朝廷对于才俊的冷落,令王昌龄愈发愤慨,他内心充满了对不公的反叛。一次,他在任职期间,发表了一篇文章,表达了对前宰相张九龄的同情,认为张九龄在政治上的遭遇实属不公。这篇文章,虽然意图是为张九龄鸣不平,但也让王昌龄的命运变得更加复杂。王昌龄在官场上的一番直言不讳,最终导致了他更为沉重的贬谪。

不久之后,王昌龄便因“言论不慎”,遭到贬职,被贬到岭南——一个遥远的边陲地区。岭南的山水固然美丽,但对于王昌龄来说,这却是一个政治和文化的荒芜之地。这个决定无疑是他仕途生涯中的一次巨大打击,他的才华与抱负似乎再也无法在官场中施展,而他所能够做的,就是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

然而,王昌龄并未因此丧失希望。在他身心疲惫的旅途上,王昌龄遇到了他一生中的几位知音。与孟浩然、李白等文人结识,为他带来了短暂的慰藉与欢愉。尽管在官场上屡遭打压,王昌龄依然保持着对于文学的热爱与追求,继续写诗抒怀。特别是在他与李白的友谊中,王昌龄找到了难得的理解与共鸣。与李白的诗酒相伴,让王昌龄的内心得到了一些暂时的宁静,尽管这种宁静很短暂,但足以让他在孤寂的岁月中,保持着对理想的坚持。

然而,王昌龄的命运再次急转直下。经过几年的贬谪,王昌龄终于得到了一个返回的机会。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天下大乱,王昌龄决定归乡,尽管他已经年过五旬,但他依然怀揣着对故乡和家人的深深眷恋,决定走上归途。无论是为了保护家乡百姓,还是为了对自己一生的遗憾进行某种形式的告别,他都希望能在这一切动荡中,找到一些安慰。

然而,在这段归乡的旅途中,他途经亳州时,却遭遇了意外的杀害。这场突然的死亡,不仅让王昌龄的一生戛然而止,也让他在这个纷乱的时代中,成为了一个悲剧的象征。关于他的死因,历史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但他的死,显然并非单纯的命运安排。王昌龄的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文人遭遇困境和命运波折的缩影。

屡遭贬谪,仕途的最后一击

在唐代盛世的背景下,王昌龄虽然早早通过科举考试走入仕途,但他的升迁之路却充满了坎坷与不顺。刚刚高中进士的他,本应迎来人生的春天,然而却被朝廷安置在了一个低级的官职——秘书省校书郎。这一职位,虽然名义上看似重要,实际上不过是负责抄写文书、整理典籍的小职员,几乎没有实际的权力和地位。对于一个胸怀壮志的青年才俊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王昌龄虽名列翰林,但内心却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他曾怀揣着宏伟的理想,期望能为国家、为百姓做出一番贡献,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逐渐地,他意识到,自己在官场上无法施展抱负,于是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用笔砥砺自己的情操。他的诗才在文学圈内逐渐崭露头角,但在官场中,王昌龄却始终无法脱颖而出,屡次受挫。

渐渐地,王昌龄感到无所适从。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文人们不仅要在科举中争得一席之地,还要在官场的角逐中拼尽全力,而王昌龄的才华,似乎并未给他带来相应的政治地位和权力。对于官场中那些尔虞我诈的斗争,他的心中满是厌倦。他所拥有的,似乎仅仅是冷眼旁观的资格,而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特别是在他从秘书省校书郎调任汜水尉后,那个新职位依然远未满足他对更高地位的渴望。

尽管如此,王昌龄并未放弃。时光流逝,他意识到,如果想要在朝廷中有所建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进一步的科考,争取更高的职称。这一次,王昌龄决定参加唐朝最高级别的博学宏词科考试,这是科举中的一项重头戏,考试的合格者不仅能获得极高的社会地位,还能直接被提拔到中央政府的重要职位。

王昌龄再次凭借自己的卓越才华,通过了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可是,命运似乎并未因此改变。他虽然得到了一个汜水尉的官职,但这一官职依然无法令他施展抱负。汜水尉这个职位只是一个地方的副职,负责维持地方的治安,王昌龄眼中的理想和未来依旧未能照进现实。这一次,他的内心再次充满了失落和不甘。

多次受挫的王昌龄开始对朝廷的冷落产生深深的怨懑,然而这种情绪并没有让他变得消极,反而促使他更加努力地投身于文学创作。此时的王昌龄,逐渐成了唐代文学界的翘楚,他的诗篇开始广为流传,尤其是他的《出塞》一诗,传颂千古,成为后人争论不休的话题。尽管如此,王昌龄在朝廷中的地位依旧没有得到提升,他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与朝廷的权力斗争已经完全脱节,诗才也未必能改变自己的政治命运。

在公元742年,王昌龄的仕途再度遭遇严重打击。这一次,他因在政务处理上的一些疏忽和言辞上的过激,被贬谪至岭南。虽然唐玄宗在此时宣布大赦天下,许多被贬的官员得以恢复职务,但王昌龄的命运似乎并未因此得到转机。他并未如其他官员那样重新获得机会,而是被重新调职,前往偏远的龙标,这一地区远离中央,政治和文化都相对落后。对于王昌龄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政治打击,他开始感到自己在仕途上的希望几乎已经完全破灭。

面对这一切,王昌龄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原本怀有大志的他,渐渐变得愤懑不平,开始选择疏远官场,过上了半消极、半自我安慰的生活。他的诗篇开始更加倾向于抒发内心的孤独和失落,而不是继续投身于政治的激烈斗争中。王昌龄并没有放弃自己对故土和家人的思念,他在被贬的旅途中结识了孟浩然、李白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吟咏诗词,抚慰彼此的心灵。

尽管官场的屡次打压让王昌龄的内心充满了失望,但他始终保持着一份不屈的坚持。在龙标任职期间,虽然生活贫苦、环境艰苦,王昌龄依然以一颗执着的心,推动着地方的文化教育和民生发展。他通过创办书院、开荒造田等手段,改善了当地的生活条件,也使自己在百姓中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然而,即使在这一片安静的地方,王昌龄依旧无法逃避命运的捉弄。此时,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局势动荡,王昌龄决定回到故乡,虽然他已经年过五十,但心中依然有着对家乡、家人和自己曾经理想的眷恋。归乡的决定,不仅是王昌龄为家人负责,也是他在困境中的一种自我寻求和安慰。然而,谁能想到,正当他踏上归乡的路途时,命运却再次将他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王昌龄从未想到,在这条归乡的道路上,他将遭遇致命的一击。就在他途经亳州时,亳州刺史闾丘晓因个人原因,决定将他置于死地。这一事件的发生,也许正是王昌龄长时间在仕途上的孤独、失意与无奈的最终映射。而这一切,注定成为了王昌龄一生命运中的终章。

亳州刺史闾丘晓为何要杀王昌龄?

王昌龄的死,历来为人津津乐道,甚至成为了历史上一段悲剧性故事的象征。然而,关于他是如何死去的,以及他为何会死于亳州刺史闾丘晓之手,却一直没有明确的史实记载。史书中仅简单地提到“以乱世还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并没有进一步阐明王昌龄被害的深层原因。这一笔带过的记载,反而引发了后人无尽的猜测和争议。

王昌龄在58岁时便因安史之乱的爆发,被再次贬斥,并决定离开自己常年漂泊的官职,返回家乡,慰藉家人,尽管他已年过五旬,仕途未竟的理想和心中的挫败感深深笼罩着他。走上归乡之路,原本应该是王昌龄为自己这段波折人生画上句号的一次平静旅程。然而,这一切却在亳州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他途径亳州时,突然遭遇了当地刺史闾丘晓的暴行。关于闾丘晓这个人,史书记载较为简略,很多人对他并不熟悉。事实上,闾丘晓的性格和行事作风极具争议。他为人刚愎自用,性格暴躁,且往往采取过于强硬的手段处理问题。而在他那位高权重的刺史身份背后,隐藏着不少不可告人的私事。在王昌龄经过亳州时,闾丘晓也许因为某种原因,觉得自己受到威胁,决定采取极端手段将王昌龄除去。

关于王昌龄和闾丘晓之间的矛盾,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然而,从历史背景和闾丘晓的个性来看,可以做一些推测。首先,王昌龄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在朝中曾有过一段不小的名气,尤其是他与当时的许多名士、官员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像李白、孟浩然、高适等人都与他保持着深厚的友谊。王昌龄身上所散发的那种刚正不阿的气质,使得他在一些地方官员眼中显得格外刺眼,尤其是像闾丘晓这种胸怀狭隘、过于自负的人。

当时正值安史之乱爆发,天下大乱,朝廷内部和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加剧,许多地方官员在此期间都试图巩固自己的权力,甚至做出了许多道德与法律边缘的举动。在这种背景下,闾丘晓可能感觉到,王昌龄这个昔日的官员、文化名人的回归,会揭露他自己的一些秘密,甚至可能威胁到他的地位。对于一个权力心重、性格暴戾的人来说,这种威胁无疑是无法容忍的。王昌龄虽已年迈,但依旧拥有较高的声望与影响力,而这一点,可能令闾丘晓感到极度不安。

更为重要的是,闾丘晓本人并非一个宽容待人的官员。他冷酷、狭隘、暴躁,且对上级的不满,常常以极端的手段解决问题。王昌龄的到来,或许打破了他对亳州地区的掌控,也可能是他个人利益的威胁。可以想象,王昌龄这位曾经的名士,可能不屑与闾丘晓这位地方刺史互相谄媚,甚至在某些场合,他或许直接展现了自己对闾丘晓这种权力人物的不屑。对于闾丘晓来说,这种“不服从”与“挑衅”,无疑让他失去了理智。

于是,某个夜晚,王昌龄在客栈中或许正在与旅友们畅谈,谈及往昔,回顾自己过往的风光与遗憾。闾丘晓听闻此事,内心的怒火愈加难以压抑。他可能觉得,作为一名堂堂刺史,居然要面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文人的指指点点,自己的尊严被践踏,于是他决定以暴力手段来“教训”王昌龄。

在那天夜晚,或许是酒酣耳热之时,闾丘晓亲自命令将王昌龄拖入院中,面对面站立,或许是他对王昌龄的不屑,或许是他心中积压的屈辱,总之,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刀枪对准了这位年过五旬的文人。王昌龄大概并未意识到自己会遭遇如此命运,或许还带着一些微弱的自嘲与悲凉,面对这个冷酷的刺史,他并未想到自己的生命会在此刻画上句点。

就在亳州的夜色下,王昌龄的生命骤然被终结。刺史闾丘晓,一枪捅向了王昌龄的胸口。这一杀,显得如此冷酷而残忍,也让这位曾经辉煌的文人,没能迎来自己的归乡,反而倒在了故乡的土地上。

王昌龄的死,仿佛一场无声的暴风雨席卷了历史的长河。他曾是盛唐时期的才子,他的诗篇被誉为“边塞诗的鼻祖”,却在一个无名的夜晚,死于一个地方刺史的手下。时至今日,关于王昌龄被杀的真正原因,依旧没有确凿的史实,只能通过对历史人物个性和社会背景的推测,去揭开这一段未解的谜团。无论如何,王昌龄的死,注定成为一个悲剧,也成为了历史上无数才子在官场中身不由己的缩影。

更令人动容的是,王昌龄死后,许多人为他鸣冤叫屈。好友高适悲痛万分,并誓言要为他复仇。王昌龄的死,引发了许多人对这个不公世界的愤慨,也让人们看到了文人因忠直、不妥协而付出的代价。然而,正如我们所见,虽然王昌龄的死是冤屈,但最终闾丘晓因害死王昌龄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或许是历史上最深刻的报应——正义或许迟到,但它终究会到来。

王昌龄之死与正义的迟到

王昌龄的死,不仅是一场孤独的命运悲剧,也是一段迟来的正义之路的前奏。他的死,发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充满了权力斗争和利益博弈。亳州刺史闾丘晓的冷血刺杀,成为这段历史中最痛心的瞬间,也让他成为了历史上最为冤屈的文人之一。

然而,尽管王昌龄的死显得那么突如其来,令人难以接受,但历史的车轮最终还是辗过了闾丘晓,给了他应得的报应。尽管正义的到来比预期的要迟,但它终究没有缺席。这一切,或许就像王昌龄在生前所言:“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他为世人留下的,不仅仅是诗篇,更多的是对于不公和命运的抗争。

王昌龄的死,震动了许多知己好友。尤其是高适,他不仅是王昌龄的朋友,更是深知王昌龄刚直不阿性格的人。得知好友在亳州遇害的消息后,高适悲痛欲绝,心中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愤怒和痛惜。作为王昌龄生前最亲密的朋友之一,高适早已深知王昌龄为人刚正,平生无所畏惧,也了解他与闾丘晓之间可能的矛盾。然而,这样的结局,让他无法接受。

高适并没有选择沉默。他带着一腔怒火,亲自向朝廷陈述了王昌龄之死的经过,要求给王昌龄一个公正的交代。而这时,恰逢张镐出任河南节度使,负责平乱的任务。张镐,作为朝廷重臣,手握重兵,也曾是王昌龄的朋友。得知王昌龄死于闾丘晓的暴行后,张镐的愤怒可想而知。

张镐并不是一个善于容忍不公的人。虽然他当时正忙于平乱,但得知王昌龄的死讯后,他并未因此轻易放过闾丘晓。通过王昌龄的死,张镐意识到,闾丘晓不仅犯下了杀害无辜文人的罪行,还在实际政治中失职,导致了自己的部下战败。正是这种无所顾忌的自大与冷酷,使得闾丘晓最终走到了无法回头的地步。

于是,张镐决心为王昌龄报仇。尽管他忙于军事事务,但他从未忘记王昌龄对自己的帮助,也未曾忘记这个因嫉妒与恐惧而杀害文人的刺史。经过一番调查与了解,张镐最终得出了结论:闾丘晓不仅在王昌龄之死中直接负责,更在此前的政治事务中,因个人的错误决策导致了许多军事上的失败。尤其是在张巡守卫睢阳时,闾丘晓本应增援,却因为怕事情败露而袖手旁观,导致了张巡的失败及众多将士的牺牲。

在得知这些真相后,张镐内心充满了愤怒,他决定亲自处理闾丘晓。在张镐的命令下,闾丘晓被抓捕归案,面对自己的罪行,他开始极力求饶。闾丘晓跪在地上,恳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他声泪俱下,表示自己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希望能够得到宽恕。然而,这些请求对于张镐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你害死了王昌龄,现在却来求饶?王昌龄家中的亲属,谁来赡养?”张镐冷冷地回答。这一刻,闾丘晓的心彻底崩溃,他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审判。张镐的回绝,彻底宣判了闾丘晓的命运。

在张镐冷酷的回应下,闾丘晓的请求并没有得到任何宽容,最终被判处死刑。在执行死刑的那一刻,闾丘晓的表情充满了悔恨和恐惧,他曾经以为自己能够逃脱,但他没想到,自己的恶行最终会在历史的审判下迎来报应。

这一切,似乎是对王昌龄的最终告慰。虽然王昌龄已去世多年,但正义还是迟到了。尽管王昌龄未能亲眼看到闾丘晓的死刑,但他一定会在另一个世界感到一丝安慰——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终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王昌龄的死,成为了唐代政治与文化交织中的一段传奇。正如高适所写:“血债血偿”,他不仅为王昌龄报了仇,更让世人看到了一个关于公正与复仇的深刻故事。王昌龄的一生,虽然充满了挫折与不公,但最终,历史给予了他一个圆满的结局。闾丘晓的死,不仅是对一个地方官员的惩罚,也是对王昌龄那颗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的心灵的告慰。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正义如何迟到,它终究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实现。王昌龄的死,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冤屈,但他的死,最终为历史带来了应有的正义和回响。

结语

王昌龄的死,是一段充满遗憾与未解之谜的历史。他的才华,他的悲情,他的死亡,至今仍在历史长河中回响。正如他所写的《出塞》所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虽然死于乱世,却以诗篇留下了永不熄灭的光芒。

0 阅读:0

星空巨影

简介:星空巨影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