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驼铃响到西:看丝绸之路背景下,汉代中原工匠的审美趣味的变化

云鹤观史 2023-02-13 14:00:21
引言

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亚欧大陆东端,东临大海,西边有高山荒漠的阻隔,在地理位置上相对比较孤立。

但是千百年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交流却从未中断过,使臣、信徒、商人等等都前赴后继地走出了一条沟通中外的道路。

在19世纪年代,德国地理学家称这一道路为“丝绸之路”。后来丝绸之路的含义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它的空间不仅局限于陆地,还兼顾了海陆。

一、路驼铃响到西,万匹丝绸济美眉

那时候的丝绸之路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商品贸易交易,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其内容也比较复杂。随着后来汉朝航海技术的发展,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也由此产生。

在公元前134年,有一个使节的队伍朝着西北走去,“张骞”正是这支队伍的头领,受汉武帝之命前往西域,当时古代的西域疆域广阔,疆域涉及到了新疆、青海,、巴基斯坦、印度等地。

这些地方在汉朝人民的认知中从未出现过,甚至连张骞等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些地方!

由此可见,当时张骞等人对西域的认知还是比较局限的,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一片陌生的环境。

但即使是这样,汉武帝还是坚持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和他的部下也成了有史以来第一批踏入西域的使节。

早期时候的张骞,出生在农民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跟随父亲经商,常常往返于中原和西域之间,十几岁的时候张骞就和父亲到过玉门关,见识过边塞的风光景色。

再到后来,张骞通过举孝廉、入士等多个考试获得了一定的官职,当官后的张骞并没有只知享乐,而是致力于帮助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此时汉武帝刚刚登基不久,决心要解决匈奴对于大汉的威胁。因此在深思熟虑过后,汉武帝联合了同样受到匈奴威胁的大月氏夹击匈奴。

而张骞就被他选中作为头领出发西域打探边疆的战事,这也为后来张骞出使西域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世界各国都产生了与这个东方大国交往的愿景,都想要去到这个东方大国“一探究竟”。

他们想了解这些通过丝绸之路带到西方的物品,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到底是拥有多么高超技术的工匠才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器物?

在世界各地人羡慕与好奇的眼光中,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是他们制作出器物深受海外各国人民的喜爱。

但这些器物之所以能够流通到海外,也需要归功于汉朝统治者当时下令,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这个伟大决定。

这让当时世界上的其他各国一直通过丝绸之路这种方式,维持着与汉朝的经济往来。

二、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

当时的古代的洛阳,是丝绸的重要养殖和加工基地。除了洛阳之外,当时的丝绸之路还影响了全国上下很多的城市的经济发展,从侧面推进了汉代的艺术发展。

在丝绸之路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奇珍物品。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汉代石刻画,就是丝绸之路发展下的典型产物。

众所周知,汉朝是壁画最盛行的时期,这时期的壁画往往具有时代艺术的朝气。

除了壁画之外,汉代的玉雕十分精美,如若从玉器来看整个汉代的艺术,汉代时期的工匠审美具有一种博大、崇高的美感。

这与当时汉朝社会蓬勃的发展,社会风气积极进取、有朝气是分不开的,而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工匠在玉器制作时的审美取向。

汉代的玉器就是汉代艺术的典范,有一脉相承的美学特点,虽然玉器的制作手法看似粗糙、简约,但艺术的内涵却有意无意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通过仔细观察玉器的形状、纹路,感悟这些雕刻玉石的匠人所想要向我们传达的一种内在精神。

尽管汉代时期雕刻玉器的匠人很多,玉器的形状也千姿百态,玉器的雕刻手法也多种多样,但最终这些玉器的审美价值和美学追求却是高度统一的。

在这种多变的雕刻形式背后,是人们想要表达的汉族人民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更是汉代人民想借此展现出汉朝时期社会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深入研究之后会发现,汉代时期雕刻的玉器,有浪漫的情调,有独特的神韵,更有高昂的审美,工匠雕刻玉器的手法更体现了汉朝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体现了汉朝的时代风貌!

汉代玉器简约的造型是中国艺术精神的突出特征,当时的汉代艺术家们想要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事物的内在特征,感悟到事物的主观情感,能够通过这件物品感悟到自己在创造时,所想传达的独特审美理念。

在历代的雕塑作品中,汉代的雕塑大多喜欢通过浪漫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事物的动态特征。

这些事物的造型都是从静态转变为的动态,都充满着活力,动感强烈且韵律突出。

三、南中匠人淳用钢,再令盘屈随手伤

不管是雕刻玉器的匠人,还是雕刻石器的匠人,还是制作丝绸的匠人,还是制作铁器的匠人,这些手工艺将人在汉代时期的地位都比商人要高出一些。

主要原因是在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为了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就从中原迁移了大批的士兵和工匠,在这里修筑城池,帮助当地人民发展、生产。

在这些士兵和工匠的帮助之下,当地社会的生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上各种工具、手工制品层出不穷。

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可谓是汉代的纸雕技术了,它不仅仅展现了汉代中国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还体现了当时纸雕匠人的超高技术。

汉朝时期的每一位纸雕匠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剪纸风格,社会上的纸雕制品更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除了纸雕技术之外,汉朝时期的冶铁技术也是十分的精湛。但是当时汉朝为什么要坚持冶铁呢?

汉武帝时期,边境时常会受到匈奴的突然袭击,这导致边境的百姓生活十分困苦,而汉武帝作为“一国之主”,必须派兵镇压,以此来保卫边疆百姓的生命安全。

那么交战就必须有士兵出征,士兵出征手上必须要拿武器,只有这样才能有与匈奴对抗的基础,但是当时社会上的冶铁技术并不发达,高炉炼制的钢铁过于脆弱,制造出来的铁很难以用于武器之上。

于是汉代人民为了获得强韧的钢铁,帮助士兵们打造坚韧的武器来对抗匈奴,他们不断地尝试,不断试错,就算是遇到困难他们也从不退缩。

经过人们的不断尝试研究制造出来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炼铁炉”,而炼铁炉是汉代制铁技术的革新标志之一。

古代高炉炼铁总是失败的原因,是因为铁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杂质,使得最终提炼出来的铁含有杂质,若用这样的铁制造兵器的话,安全隐患很大。

于是在“炼铁炉”发明出来后,人们将这些铁放在炼铁炉中,在一千两百多度上下的高温下进行提炼。

这样一来,铁中所含有的铁元素,在炼铁炉中,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最后从炼铁炉的出口排出。

而汉代的这个炼铁炉技术一直流传至今,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可谓是令人惊叹的重大发明了,古代工匠们用自己的坚持换得器物的发展,使得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如今现代社会中流传着“匠心”一词,这不仅仅是形容匠人们的品质精神,在如今更是用“匠心”来形容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

结语

古代铁器、玉器、纺织品等物品,通过丝绸之路在东西方国家进行往来。而丝绸之路对中西方之间的沟通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种交流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促进的东西方国家的相互了解,为人类的发展注入了生命活力。

丝绸之路的存在以及发展过程是人们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打造了属于自己能够理解的审美形态,是人类想象力发展的重要过程。

在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之间审美交融的道路上架起了坚实的桥梁。

丝绸之路不仅使得汉代中原工匠打造出的精美物品,以货物的形式流入到西方国家,也使得西方国家工匠打造的物品传入我国。

促使了东西方两国的物质文化交流,人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制作工艺水平。

0 阅读:16

云鹤观史

简介:心去爱,用爱去教,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