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于上汽通用汽车乃至整个合资阵营而言,都是充满着挑战与艰难的一年,在全球经济衰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以及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的背景之下,以上汽通用为代表的合资品牌正在经历一系列转型阵痛。令人感觉十分悲观的是,从其近段时间的市场表现来看,上汽通用完全没有好转的迹象,销量连月下跌,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同时新能源产品推出缓慢。随着防守战线的连连失守,曾经财大气粗的商业通用也只能忍痛断臂采求生。
目前据多方消息显示,上汽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即将关闭,此次工厂关闭将波及约2000名员工,目前工厂内班组柜已经清空,设备正在准备拆除。对此,上汽通用方面回应称,正在与北盛基地相关方进行深入沟通与协商,妥善安置包括供应商、基地员工等在内的各方人员,确保这一产能调整过程平稳过渡,减少对当地经济及社区的影响。
据了解,北盛工厂是上汽通用在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该工厂与烟台东岳,上海金桥和湖北武汉工厂并称为上汽通用的四大生产基地。有关于上汽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1年,在关闭之前,该工厂主要用于生产别克GL8,昂科威,昂科旗等产品,巅峰时期其年产量可以达到30万台。
从此前上汽通用方面的动向来看,北盛工厂的关闭其实是早有征兆。在今年的1月24日,上汽集团曾发布公告称,上汽通用及其控股子公司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北盛汽车有限公司和东岳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为应对市场挑战,在评估稳定市场份额和聚焦盈利能力所采取的业务政策行动的影响后,将在24年第四季度计提资产减值232.12亿元人民币。同时上汽通用方面还表示,为加速转型发展,以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实现长期发展目标,上汽通用将通过减少库存,按需生产,保护价格体系及降低固定成本等一系列积极举措,加速推动业务重塑优化产品组合,并着力于完善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而关闭北盛工厂,或许就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简而言之一句话,砍掉已成累赘的传统工厂,轻装出发,加速转型。
此外根据内部人士透露,上汽通用目前260万台的总产能中,有至少150万台的产能面临闲置风险,在北盛工厂之后,东岳工厂的雪佛兰产线或将部分裁撤。更令人无比唏嘘的是,北盛工厂当前的人工安置情况的问题也是相当严重,约2000名员工中仅有30%可转岗至其他基地,多数需协商离职。
表面上来看,上汽通用所面临的是一场产能过剩危机,可其本质上却是销量崩塌后所产生的连锁反应。上汽通用在2017年时达到了在华巅峰,当年销量突破200万台,之后的七年便是一路下坡。到2014年,上汽通用的全年批发销量只剩下43.5万台,不及巅峰时期的1/4,不仅创下了56.54%的夸张跌幅,而且也达成了销量连续七年下跌的成就。除此之外,根据上汽所公布的业绩公告显示,2024年上汽集团全年净利润只有不足20亿元,下滑约90%左右。这都不能算是腰斩了,而是直接从眉毛以下截肢。可以想象,作为上汽集团的重要成员上汽通用的情况也不会太乐观。
如今上汽通用所面临的问题是传统产能过剩,而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又没起来,在持续的多方面压力之下,关闭部分落后产能,集中更多精力去打通电动化之路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尽管这个过程会十分痛苦,而且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上汽通用所面临的困境,也折射出了整个合资阵营的结构性危机。根据乘联会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主流的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跌破40%,这一数据只有2022年时一半左右的水平。2024年中,我国新能源渗透率连续多月突破50%大关,在此背景之下合资阵营依旧过度依赖传统燃油车的利润,在推动电动化转型这件事上反应依旧迟缓,同时其本土化的研发能力依旧孱弱,说白了,就是之前躺着赚钱的日子太安逸了,让他们荒废了武功。
车叔总结
近几年来,以比亚迪、吉利和奇瑞为代表的一线自主品牌快速崛起,并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不断发力,这给了以上汽通用为代表的合资品牌巨大的压力。在生存空间不断被蚕食的情况下,上汽通用的合资品牌只能通过关闭产能过剩的工厂,优化资源配置,将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电动化转型之中的方式进行应对,说白了就是以时间换空间。壮士断腕的戏码正在上演,只是不知下一幕剧情是绝处逢生,还是一溃千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