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超比亚迪,小米造车为什么能成功?

丫丫港股圈 2025-01-20 19:27:37

我对雷军一直有滤镜。除了吐槽两句友商是傻逼,其他大部分社会争议话题,雷军都不参与。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各种场合展现出的谦逊。一个身价千亿的老总,时常用孙子的语气向你汇报工作,这谁顶得住,消费者其实很吃真诚这一套。

雷军的个人魅力为小米赢得不少关注,而小米在产品“一网打尽”的策略也别具匠心,让你在这个数字化社会很难绕开他家产品,高性价比优势使其在海外市场照样吃得开。

如今在汽车市场,小米也开始占领心智,短时间内就展现出强大市场竞争力和迅猛发展势头,让小米市值战胜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三大。

尽管关于小米是否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车企,仍存在较大争议。因为从当前营收结构来看,汽车业务营收仅占约10%,将小米定义为车企有失偏颇。

但在预期空间上,比亚迪未来仅限在电池和车,如果转行去做手机或家电反而是降维打击,但小米转行造车就是跨界赋能。

之所以市值战胜比亚迪,就是投资者在小米身上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跨过奇点

小米股价前高的2020-2021年,是 5G 快速发展的一年,整体消费电子行业也处于牛市。

搭载5G的中高端手机在出货端和ASP(平均销售价格)都得到大幅提升,让小米在2020 年的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17.5%,全球市场份额达到11.2%,位居全球第三。

又凭借海外市场的顺风和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多元化拓展,集团内的多项业务均取得不错的成绩。多重利好下,股价持续上行。

可惜好景不长,2021 年年初,小米被美国政府拉入“涉军黑名单”。这对近一半收入来自海外的国际型企业来说无疑是毁灭性打击,小米股价应声大跌。

当然,情绪面的刺激在小米向美国政府提出的抗议取得成效后,不会让股价下跌时间长达约两年之久,当年5月,美国政府就已经将小米从名单上删除。跌跌不休归根是5G红利消退以及行业周期性触底等原因所致。

2022 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 18% 至 2.9亿部。

截至2021 年Q3,小米手机业务总营收为 478 亿元,同比仅增长 0.5% ,出货量更是同比下降了 5.8%。连锁反应下,智能家居业务毛利率也连续三个季度下降。

前期的市值巅峰主要靠周期性景气带动,本质上小米提供的依旧是大通货产品,无法完全抵御外部竞争和自身行业的周期性。

而在疫情和芯片短缺影响下,行业换机周期被拉长,消费者需求普遍疲软,市场整体销量持续下滑。受此冲击,小米手机业务至今没有重回巅峰。

但在此期间,公司股价却已再创新高,让市场抛开手机不谈颠覆估值逻辑的是小米找到了第二增长曲线——卖车。

2024年3月末,小米SU7正式发布并获得超预期的订单,年度目标销量从10 万提高至 13 万辆。

小米汽车所具备的势能和进度都大超市场预期,而较小的规模和有限的产能在消费者的前仆后继下,销售端出现前所未有的拥挤。

资本市场情绪也在订单爆发的催化下持续高潮,不知不觉小米总市值就超过了比亚迪,成为中国目前市值最高的车企。

尽管小米是否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车企,仍存在较大争议,但SU7的成功谁也无法否认。2024年,SU7最终交付量超13.5万辆,完成率达到103.9%,2025年目标交付30万辆,增长了一倍多。

业界共识认为,月销3万是车企的盈利线,按目前的速度,预计2026年小米汽车就能扭亏为盈。在此之前,赛力斯用了4年多才实现盈利,理想8年,特斯拉17年,小米只需2年。

汽车业务作为企业第二增长曲线,已经帮助小米跨过奇点朝着更大的市值空间渗透。但为什么连苹果都没胆量做的业务,偏偏他小米造车成功了?

二、产品主义

从需求端来看,中国汽车市场一直缺乏一款女生看着喜欢、男生开着爽,关键还不贵的新能源车。小米SU7恰好符合这一需求,挖到了这一潜在动力。

从首购/增购比例会发现,调研样本中小米SU7的首购比例高达45%。而根据公司数据,SU7 用户中 41% 为女性,超过特斯拉的 33%。

来源:电动车公社

从供给端出发,小米现在的现金储备高达 1516 亿元,内部也人才济济,背后还有地方政府支持和中国独一份的新能源产业链一体化优势,让小米能在供给侧迅速跑出规模。

结合供需来看,小米汽车之所以成功遵循的正是雷军坚信的爆品产生条件:

1、高效的工业化大生产。

正如上海工厂强大的生产效率拯救了特斯拉一般,中国先进的电动化产业链,可以托起任何一个新能源车企迅速成长起来。截至2023年底,全国398家整车厂中,有278家设有新能源产线。

小米汽车一期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一度达到 200%,年度13 万辆销量目标已经是超预期 ,最后还超额完成6千辆。这种效率除了中国,世界上恐怕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做到。

2、迎合大众消费能力的定价。

SU7 20-35万的价格是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价格带,但也恰好说明这是国人消费的主力区间,需求空间也大。且对比竞品,SU7在价格、续航、性能和智驾方面均具备优势。

3、产品体验导向的创新。

汽车产业发展至今,人们早就不满足于只把它当作交通工具了,人车交互和智能化体验的需求只会不断提高。

作为手机派玩家,小米品牌前期积累的用户资产无疑是其在进入汽车行业初期所具备的一大先天优势。

业务生态拓展至汽车这一巨大增量市场,会进一步加深小米产品的专业化和个性化,使客户寻找替代品的迁移成本提高,从成功转化现有用户,并实现用户锁定。

对于米粉而言,自己生态内的产品能在汽车第三空间得到闭环,也会让使用体验得到优化。大概率在汽车上也会选择同一品牌。根据市场数据显示,64%的小米SU7首批锁单用户拥有10个以上米家生态产品。

来源:《2024小米SU7首批锁单用户调研报告》

4、KOL效应。

作为早期活跃至今的网络红人,或许雷军都没想到自己的人格魅力这么大。除了让米粉忠于品牌外,还挖掘出大量女性用户,在SU7销量中顶起半边天。

小米在汽车业务上的成功并非偶然,其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都为其在汽车领域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赶了晚集的小米有很多成功答案可以参考,在供需两端均具备后发优势,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造车成功了。

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汽车业务不会脱离公司主业独立发展,毕竟都是一个生态内的产物,彼此之间有望产生的协同效应,才是市场预期持续膨胀的真正原因。

三、协同效应

家电、手机、汽车皆属于高端制造业,极其考验企业可持续的品牌溢价和成本控制能力。在成本控制方面,小米汽车业务虽尚未实现盈利,但其毛利率已达可观水平。

2024 年Q3,小米实现营收925亿元,同比增长30.5%,创下历史新高;经调整净利润为62.52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汽车收入95亿元,亏损15亿元,单车亏损已从Q2的6.6万收窄至3.77万。毛利率环比增长 1.7 个百分点至 17.1%,显示出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在未来布局上,品牌溢价和成本控制能力的策略也逐渐落实到产品矩阵上。利润密集区的SUV车型小米YU7即将上市。

首先,YU7和SU7大概率会有显著的零部件重叠,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彼此就共享了约75%的零部件。小米也能够利用现有的生产设计来开发SUV的生产设施,在供给侧就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其次需求方面,无论是纯电还是混动,SUV市场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需求的旺盛,有望推高销量,进而使得分摊到单产品的固定成本减少,降低单位成本。

此外,YU7竞品Model Y发布也将近6年了,在特斯拉战略重心偏向AI后,本就老化的车型阵容短时间内也不会迎来太大更新,产品迭代速度过慢消费者新鲜度也被消磨殆尽,其客户很有可能会被小米抢走。

照这一趋势,YU7大概率会复制SU7的火爆,新爆品的上市也有望更大程度的助推小米汽车乃至整个集团层面的利润增长。

高盛就对这款新车的潜力寄予厚望,并预计小米集团2024-27 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31%,其中,小米汽车将在26年贡献50亿的净利润,正式扭亏为盈。

当然,仅是汽车一项业务发展并不足以让股价创下新高,更重要的是汽车业务带动的品牌高端化在集团内产生协同效益,现在也有了些眉目。

2024Q3,小米手机ASP同比增加10.6%,主要是由于国内市场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增加所致。

这一增速打破过去几年小米手机在国内市场基本上不增长的态势,背后逻辑极大可能是汽车的成功带来的品牌溢价能力。据管理层介绍,小米SU7中,苹果用户占比达到51.9%,这在未来也是潜在意义上小米高端手机可以转化的用户。

然而,从当前营收结构来看,小米手机业务营收占比超过 50%,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手机行业的波动对小米影响依旧深远。

2024 年 Q4,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虽增长 3%,且连续五个季度正增长,但增长率明显放缓。且在过去三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换机周期已从 24 个月延长至 31 个月,更换频率不断降低。

这意味着,手机业务对小米未来1-2年收入推动作用会边际递减。即使国内份额依靠国补仍能保持增长,但海外市场依旧会受周期性需求疲软影响,从而拉低整体出货量。对手机业务的估值预期不宜过高。

如果到了行业周期底部,手机业务就需要通过提价来弥补出货端的疲软以维持收入不下滑,而提价的底气就需要汽车业务在此期间保持景气状态。

所以,协同效应其实是把双刃剑,当三个业务都不错时,相互促进,共振股价。但只要一个拖后腿,尤其是汽车业务出现问题,手机高端市场的发展也会受到明显压制,甚至重挫股价。

结语

更大的想象空间匹配更高的市值无可厚非,但同时伴随的风险也会增大,投资者需要时刻关注集团内的业务是否在协同发展。

而比亚迪的市值被小米超越也并不意味着其优势被埋没。从电池到操作系统,比亚迪全程包揽,在难赚钱的制造业凭借成本优势站稳脚跟,更利用价格优势和快速投放的新产品,收割了一茬又一茬消费者,支撑其销量维持全球第一的同时,利润水平也遥遥领先。

这一成本思路是小米目前尚未具备的。不过,小米汽车的未来仍值得被乐观对待,因为它还有庞大的海外市场可以去拓展,这或又将成为下一个推动股价爆发的催化剂,想象空间依旧巨大。

0 阅读:0
丫丫港股圈

丫丫港股圈

专注态度,独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