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一处为农业灌溉开凿的引水涵洞意外揭开了埋藏于奥陶纪地层下的神秘洞穴。
这座形成于4.8亿年前的“地下水晶宫”,因毗邻贵州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且鲜有人类活动干扰,保存了全球罕见的洞穴沉积物基因库
1 . 地质奇观的形成
洞穴位于白云岩层深处,水源经数百米岩层过滤后极为纯净。洞内穹顶最高达100余米,水滴在下坠过程中因重力作用雾化成富含碳酸氢钙的“气溶胶”,形成独特的“雾化沉积”现象。
这种机制催生了石花、石枝、石葡萄、石珊瑚等千姿百态的沉积物,其中“石葡萄上长石花”“鹅管”“云朵石”等景观为全球仅有。
2 . 罕见的洞穴沉积物
科考团队在洞内发现大量珍稀沉积物:
穴珠(洞穴珍珠):因高纯度碳酸钙结晶而晶莹剔透,质感如玉;
钟乳石与石笋:密集分布且仍处于活跃生长期,白度与透明度极高;
纺锤石:专家张远海指出,此类沉积物记录了地质演化的“绝对时间”。
3 . 科研价值与全球地位
该洞穴的沉积物种类、规模和保存完整度远超国内同类洞穴(如紫云苗厅、安龙犀牛洞)。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评价其为“大自然用亿万年雕琢的史诗”,其研究对揭示古气候、岩溶水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