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参保人成骗子首选,公安部曝光最新社保诈骗手段,数万人已中招

趣闻观察者 2025-04-08 17:11:38

"退休金账户突遭冻结?七旬老人接神秘电话险失半生积蓄!"近日,公安部联合多省社保部门通报最新案情,仅2025年一季度就破获社保类诈骗案件4700余起,涉案金额超12亿元。本文将为您揭露犯罪分子如何利用社保实施诈骗,带您看穿这些精心设计的骗局。

去年8月,深圳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社保诈骗案。无业人员黄某利用空壳公司,在两年间虚构500余名参保人的劳动关系,通过伪造离职证明等材料,帮助这些不符合条件的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参保人"每月都能按时收到所谓的"失业金",直到社保系统升级发现异常数据,才揭穿这场持续三年的骗局。这种"代缴社保"的骗术,不仅让参与者面临牢狱之灾,更让62名参保人背上了失信记录,有人甚至被冻结了准备给孩子买房的首付款。

骗子们最擅长制造"政策焦虑"。他们通常会通过三种渠道实施诈骗:一是冒充社保工作人员致电,谎称账户异常需要转账验证;二是伪造政府网站,诱导填写银行卡信息;三是通过"熟人介绍"发展下线,用真实到账的小额款项骗取信任。就像重庆破获的3000万社保诈骗案,主犯黄某每月准时给受害人打"养老金",持续两年多才被识破。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诈骗,让许多中老年人直到养老钱被掏空才恍然大悟。

社保诈骗的危害远超普通经济犯罪。广东某物流公司挂靠参保案中,涉案企业不仅被追缴全部非法所得,更面临经营资质吊销的处罚。更严重的是,300余名通过挂靠参保的人员,其医保报销记录、工龄认定等都将被重新核查,有人甚至因此失去大病医保资格。这些隐藏在"代缴社保"背后的风险,往往在事发后才显现出破坏力。

牢记三个"绝不"原则:绝不点击陌生链接填写社保信息,这可能是伪造的钓鱼网站;绝不相信"内部渠道"办理,所有社保业务均可通过12333热线或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绝不外借社保卡,他人冒用参保将导致本人承担法律责任。如遇可疑情况,应立即拨打社保局官方电话核实,并保存好通话录音、转账记录等证据。

2024年11月施行的《广东省社会保障卡条例》已明确,买卖、出借社保卡最高可追究刑责。社保部门正与公安机关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参保信息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异常账户。守护好我们的"养老钱",既要提高警惕,更要坚信:所有正规社保业务都不会要求转账汇款,所有政策调整都会通过官方渠道提前公示。

信息来源:根据光明网2025年4月6日报道及广东、重庆等地社保局公开案例整理

0 阅读:4
趣闻观察者

趣闻观察者

每日分享趣闻,欢迎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