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到一个地方,从什么地方开始了解呢?我的习惯是一定要走一走当地的博物馆。因为博物馆汇聚了当地的文化精髓,不管年代,不管物种,只要是与当地息息相关的元素都会在博物馆里展示。这次来到綦江区,我仍然保持这个习惯,对綦江博物馆抱有浓厚的兴趣。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走进綦江博物馆,深度了解綦江的精彩文化。
綦江,作为重庆近郊重要的区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石器时代,綦江就有人类活动痕迹。公元619年建制南州,綦江雏形初现。到公元1362年,改南平綦江长官司为綦江,綦江之名一直延用至今。綦江是重庆市文物大区,境内不可移动文物点有1581处,数量排名全市第一。此外馆藏文物达到5000多件,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数字。
綦江博物馆,位于綦江区古南街道农场社区,占地3500多平米,展厅面积2100多平米。常设展厅有序厅,地质厅,历史文化厅,石刻厅等。这些厅展客观全面的向游客展示了綦江的历史,让游客们印象深刻。然而馆藏几千件文物里面,总不可能一一参观,那么綦江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到底是什么呢?
咱们不拐弯抹角,綦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块貌不惊人的石碑,这座石碑名为“南平僚文字碑”。碑上有字符108个,但个个形态奇异,至今无人能完全解读。但无法解读的文字多了,为什么这块碑如此重要呢?甚至说这块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泰国人祖先可能在綦江这个看似不太可能的说法呢?这一切还和我国专家在这块碑上下的功夫和专研结果有关。
其实此碑上面的文字一开始是被人误以为仅仅是一些符号,并没有深刻专研。后来綦江博物馆把此碑的拓片分别送到国内最顶尖的考古专家和古文字专家手里,大多数人对此仍是一筹莫展。最后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古文字泰斗张文教授这里,张教授经过13个月的研究,认定这是一种文字,并且这种文字可能和中南半岛四种文字都有联系,其中包括泰文。后来中国与泰国专家一起联合攻关,目前能够解读石碑上的1/5的文字,但精髓的4/5仍然无法识别。现在中国僚学研究中心和泰国泰中研究院仍然就墓碑解读一起努力着。
然而说到僚文化,不得不提南平僚。据悉南平僚,出现在战国末年,活动于万盛,南川,綦江,桐梓等地。而南平僚有可能是贵州夜郎人北迁,或者是巴人南移,更有可能是两者的结合后代。但就算如此解释,你们肯定对僚人还是很陌生。那么换种说法,看官肯定眼前一亮。僚人是泰国人的祖先。
怎么样,这种说法你是否会对僚人有新的认识呢?但有人会提出疑问,这种说法是一家之言吧,是否有所证据呢?证据还真有!在2012年,泰国历史学家考察团来到綦江考察,而他们之所以到綦江,是因为几年前綦江博物馆馆长周麟的一篇论文《綦江南平僚神秘失踪初探》。泰国历史学家考察团由泰中研究院院长范军带队,由泰国著名历史学家、95岁高龄的历史学泰斗巴塞·纳那空教授,泰国农业博物馆馆长、著名历史学家奥拉泰·朋迪教授等30多位历史学专家学者组成。可谓队伍是空前庞大!
当天,95岁高龄的泰国史学泰斗巴塞对綦江区东溪古镇的4块南平僚碑进行了详细考辨,确认泰国人祖先曾在綦江东溪生活,宣称这是泰国史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在考察过程中,巴塞兴奋地拍下了很多照片。他表示,将把照片带回泰国作进一步研究,他还将组织更多的专家到东溪来寻根问祖,以丰富泰国文化。
这段历史,让南平僚名声大噪。更是让这块文字碑成为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从此碑看历史,有种归宗溯源的感觉。中国在东方的地位无可动摇,周边邻国历史大多与中国历史有着或多或少的交际。由此我们感到特别自豪。也希望能通过我国的考古发现,给世界历史更清晰的解读和提供更加宝贵的史实资料,为此我们不会懈怠!历史的精彩,从不改变!
(图文均为老黄带你去旅游原创,未经允许,不得盗用)
一个老砖家喝多了胡诌两句就可以吹捧了。大家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