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战七捷打到第几仗时,陈毅粟裕的争论才最终结束的呢?】 根据披露的电报档案,苏中战役一直是在争论中进行的。这种争论的核心主要体现在陈毅与粟裕之间,到底是坚持华中野战军兵出淮南实行外线出击,还是留在苏中内线歼敌的问题。 结果是在争论之中,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在内线连打四仗,且四战四捷。这使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对华中野战军的下一步行动做出了深邃的战略思考。 要知道,毛泽东主席是最注重实践的,而粟裕也是最善于用打胜仗来解决意见争端的。当毛泽东主席得知七战七捷第四仗李堡又获大胜后,在给陈毅的电报中这样明确指出:“不如令粟部再在苏中作战一时期,再打一二个胜仗,使苏中蒋军完全转入守势,保全苏中解放区,对全局有极大利益,这样配合淮北作战,更为有利”。 接到毛泽东主席的电报后,陈毅连发两电表示:要粟裕“宜就地开展局面,不必忙于西调。” 作战的胜利实践终于统一了不同认识。争议终于在打胜仗中统一了思想。 可以说,七战七捷打完第四仗后,在统帅部与陈毅、粟裕之间终于完全统一了继续在苏中内线歼敌的战略思想。 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粟裕以他那实事求是、“斗胆直陈”,陈毅以他那恢宏大度、光明磊落,毛泽东主席以他那高度民主、从谏如流,共同为苏中战役七战七捷谱写了优美的旋律。这首旋律,由粟裕初始委婉建议的“打一仗再走”,在演变为四战四捷后,依然没有画上休止符。这篇光辉的乐章,还要在苏中这块大地上接续高奏下去。 (以上转自帅克专栏《粟裕十大“斗胆直陈”独家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