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粟裕提前两天发起淮海战役,他

【粟裕提前两天发起淮海战役,他将承担哪三大压力和风险?】 对于粟裕提前两天发起淮海战役,我们既可用机断专行来形容,也可用战机需要来界定。但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机断专行与捕捉战机问题。而是另外一层意义上的斗胆直陈,并且这种斗胆直陈大有先斩后奏的味道。对粟裕来讲,他至少面临三大压力和风险。 第一个压力和风险是:前几天,粟裕刚收到毛泽东主席对他严厉批评的信。这种批评主要就是批评“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等无组织无纪律现象。尽管提前发起淮海战役是战场态势发展的紧迫需要,但你是不是又有个“无组织无纪律”的问题呢?要知道,你粟裕毕竟是刚收到毛泽东主席这样一封批评的信,你毕竟是属于提前发起战役,你毕竟是属于机断专行行为。这种机断专行往往是带有双刃剑的:即可能被视为战场态势发展和战争胜利所必须,但同时也可能被视为无组织无纪律行为而再次受到更严厉的批评和指责。 第二个压力和风险是: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是经过中央军委和华东野战军反复磋商形成的,战役的发起时间也是前些天刚经军委批准的,战役的预令都已下达。在这个当口,你粟裕再提出提前两天发起战役。这是个很大的变化,肯定有个是否合适的问题,肯定有个组织纪律问题。特别是你粟裕在向中央军委报告的同时,已经命令部队执行,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先斩后奏”。 第三个压力和风险是:济南战役结束后到淮海战役发起前,华野在曲阜专门召开了高干会议。会议在提高认识和统一思想的基础上,野战军、兵团、纵队三级党委和主要负责干部,自上而下地着重从政策、制度、纪律、组织几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自我检查。作为华野代司令员代政委兼前委书记,粟裕还在会议上专门作了报告。你看,前委会议刚开完,刚强调加强组织纪律性,结果你这个前委书记马上就来一个机断专行、先斩后奏。 表面上看,粟裕的机断专行、先斩后奏,看似一个波澜不惊,看似一个战争年代常有的现象,但由于前前后后发生事情的关联性及特殊性,显然,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机断专行和先斩后奏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另一个意义上的斗胆直陈问题。他是需要极大的政治担当与勇气的,绝非一般人敢为。 (以上转自帅克专栏《粟裕十大“斗胆直陈”独家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