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你知道为什么苏武牧羊时总要手持

你知道为什么苏武牧羊时总要手持“旌节”吗? 西汉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逐渐强盛起来,他们经常进犯北部边郡,侵扰汉族人民的生活。为了解除匈奴的威胁,汉武帝曾多次派军队北伐,并取得了抗击匈奴的胜利。此后,两国的关系时好时坏,双方扣留使者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有一年,匈奴的单于(即匈奴君主)派遣使者来求和,汉武帝欣然接受,并派中郎将苏武为汉朝的使臣,带一支队伍将匈奴的使者护送回去。苏武手持着皇帝亲授的“节”出发了。“节”是汉朝使者身份的象征,它是一根长七八尺的竹竿子,顶端有点儿弯,缀着一串长长的穗子,也被称为“旌节”。 苏武到达匈奴后,马上被囚禁了起来。原来,在他出使匈奴以前,有一个叫卫律的汉朝使者投降了匈奴。 但是其部下们却不愿意当叛徒,准备起义回国。不料事情被匈奴人发现了,他们怀疑苏武参与了谋反,因此便把他也一起抓了起来。 匈奴人用尽各种手段,威逼利诱苏武投降。他受尽折磨,却始终不屈不挠。单于没有办法,只好把苏武流放到寒冷的北海牧羊。在旷无人烟的地方,苏武忍饥挨饿,他白天拿着汉节放牧羊群,夜晚抱着汉节睡觉。苏武认为,只要一天不回汉朝,就一天不能放下这根象征国家的旌节。 19年后,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出现了缓和,苏武才回到长安,这时他已经是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了。当苏武手持已经变成光杆的旌节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大家无不被他的气节所感动,都说他真是个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