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粟裕为什么于济南战役即将结束的

粟裕为什么于济南战役即将结束的当天,便给中央军委发电建议打淮海战役呢?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别有考虑?恐怕对于一向缜密慎思的粟裕来讲,不会这样巧合吧。换句话说,巧合是说不过去的。那粟裕到底又是怎么考虑的呢? 粟裕十分清楚,济南战役结束后,按惯例中央军委势必会对华野的下一步作战行动,尤其是兵力使用方向问题提出具体指示意见。而按照中央“九月会议”确定的南线作战“重心在中原”的作战方针,华野下一步的作战方向自然是回师中原的可能性更大。这显然与粟裕兵出徐(州)蚌(埠)的想法相悖。 我军自转入战略进攻以来,粟裕已给中央军委上了好几个“斗胆直陈”。粟裕深知,如果等中央军委明确华野下一步回师中原作战,无疑他将非常被动。与其等中央军委下达兵出中原的指示命令,还不如尽早向中央军委报告兵出徐蚌打淮海战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这样既可以先入为主,还可以向中央军委渗透他的建议和想法,以争取主动。 我们看,尽管提出发起淮海战役的这封电报,粟裕没有明确提出“斗胆直陈”的字样,但同样不亚于一次“斗胆直陈”。毕竟他建议的作战方向重点是徐蚌地区而不是中央明确的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