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粟裕诸多的“斗胆直陈”中,哪一个影响最大?哪一个最令人拍案叫绝?相信军迷们都会把这一票投给1948年4月18日的这次“斗胆直陈”。因为,粟裕这次“斗胆直陈”的战略建议,被史家认为深深地影响了整个解放战争的进程。换句话说,没有这一次的“斗胆直陈”,便没有后来的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有的军史学者甚至定量分析认为,粟裕的这一战略建议,至少使解放战争提前结束了两年。 有意思的是,粟裕的这次“斗胆直陈”,距离上一个子养电的“斗胆直陈”,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内连续“斗胆直陈”,且核心思想都是不过江在中原地区打大仗。对于这一点,毛泽东主席也非常清楚,他知道粟裕不过江的战略脉络与他连续跃进的战略脉络不相一致,甚至也使他曾发出了“粟裕不过江,林彪不南下”的慨叹。 因为,1948年毛泽东主席确立的粟裕过江再来一个战略跃进,和林彪南下北宁线作战争取在东北“关门打狗”,既是两大野战军的重头戏,也是整个全军的战略重点。结果,粟裕和林彪都对这一战略存有不同的想法。 最终的结果是,林彪被毛泽东说服,东野大军南下北宁线,发起了辽沈战役。而粟裕又说服了毛泽东,同意他的三个纵队暂不过江在江北打大仗的战略建议。于是拉开了整个南线由战略进攻向战略决战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