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铁面美人”肖晓琳于2017年在美国永远离世,终年55岁。
到了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然而肖晓琳却在退休仅五个月后,客死异乡。她临终前留下的26字遗言,令人深思。
肖晓琳到底是谁?她的人生经历了哪些波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又留下了哪些话语?
力排众议学播音
提到肖晓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央视的节目《今日说法》。
《今日说法》由肖晓琳创办,她凭借智慧与才干,开创了我国首个法治类节目,并使其得以传承至今。
肖晓琳曾被观众亲切地称为“央视铁面美人”,但在她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之前,还经历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成名历程。
肖晓琳出生于湖南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为湖南大学的教授。
受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肖晓琳从小就培养了热爱读书的习惯。她不仅喜欢阅读,还常常对书中的内容进行独特的分析与思考。
除了热爱读书,肖晓琳的校园生活同样多姿多彩。在初中阶段,她对播音主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学校宣布选拔广播站播音员时,肖晓琳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层层筛选和激烈竞争,她最终如愿以偿,成功成为学校的一名小小播音主持员。
也许正是这段经历,让肖晓琳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清晰的规划。
进入高中后,肖晓琳便将目标锁定为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也就是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她的高考理想院校。
然而,当肖晓琳告诉父母自己打算报考这所院校时,他们的反应令她感到十分惊讶。
肖晓琳的父母从小对她百般顺从,但在这件事上却态度坚决地表示反对。
在她父母看来,肖晓琳理应继承他们的事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因为当时信息传播不够发达,父母对播音主持行业并不熟悉,只觉得女孩子做一名安分守己的人民教师,既体面又稳定,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这并非肖晓琳所期望的。
尽管家人反对,肖晓琳依然坚定选择了北京广播学院。然而,作为广播行业的顶尖学府,考取这所学校并非易事。
肖晓琳为了追逐梦想,开启了日夜不停的奋力学习模式。
经过不懈的努力,肖晓琳终于如愿以偿,成功踏入了她梦寐以求的学府。
谁曾料想,肖晓琳的“艰辛”之旅,正是从她迈进校园的那一刻才正式拉开帷幕。
人称“拼命三娘”
入校后,肖晓琳意识到自己的普通话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足。
肖晓琳自小便一直接触“湘普”,因此想要纠正自己的口音,简直就像是在做一场“痴人说梦”的幻想。
然而,肖晓琳骨子里透着一股倔强,丝毫没有表现出退缩的迹象。
为了在短时间内纠正自己的口音问题,肖晓琳常常手捧一本字典和一叠稿件,走遍校园中各种隐秘的角落练习朗读。
她把字典翻得乱七八糟,稿子反复朗读到几乎倒背如流,但仍对自己的表现不满。为了练好某个段落,肖晓琳有时甚至一整天不去食堂吃饭。
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铁杵也能磨成针。在肖晓琳不分昼夜的刻苦练习中,她终于迎来了成果。
她大三时,她的导师推荐她参与动画《铁臂阿童木》的配音工作。
令我意外的是,动画制作人对肖晓琳的声音格外青睐。
不仅让她负责配音工作,连动画片片头曲的演唱也一并交由她完成。
自那时起,肖晓琳感到极为振奋,她意识到自己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自信心显著提升。
当她重返校园后,肖晓琳仿佛中了魔似的,开始疯狂地参与各类演出的主持工作。有时甚至上一场刚刚结束,不到五分钟,她就必须赶赴下一场的演出现场。
肖晓琳深陷于各类忙碌事务中,难以自拔。
然而毕业后,肖晓琳决定回到家乡湖南发展,进入湖南广播电视台,并成为了该台首批主持人之一。
在那里,她依然是那个拼命工作的“拼命三娘”,不论台里安排什么任务,她始终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全力以赴地完成。
然而,“拼命”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代价。
病魔悄悄来临
肖晓琳在湖南台工作时,邂逅了她的丈夫,两人情投意合,收获了爱情的果实——一个可爱的儿子。
肖晓琳的丈夫对她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看到妻子对工作如此投入,他主动建议她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
在丈夫的支持下,肖晓琳充满了干劲,经过日复一日的刻苦学习,最终成功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的研究生。
因为在研究生阶段的出色表现,肖晓琳迅速引起了央视的注意,毕业后不久便被中央电视台选中,直接成为了央视的一名主持人。
肖晓琳进入央视后,接手的首个项目就是《观察与思考》,这也是央视推出的首档新闻评论类节目。
因为节目内容涉及社会上备受争议的话题,因此对评论的角度和深度都有着严格的控制与要求。
肖晓琳刚进入央视时,就面临了这样的难题,这对她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然而,肖晓琳对这种充满挑战的事物情有独钟。
为了更准确地剖析问题,肖晓琳亲自深入基层,实地了解新闻报道的相关情况。
为了更精确地了解情况,肖晓琳常常忙得一整天都没时间吃饭,低血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让她的丈夫十分心疼。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肖晓琳的操刀下,这档节目的收视率一路飙升。
央视高度认可肖晓琳的成绩,没过多久便将她调至《新闻联播》栏目,与罗京搭档主持。
起初,我以为《新闻联播》是肖晓琳最理想的去处,然而没想到,这位坚韧的女孩心中怀有更为宏大的理想。
为了提升自己的新闻主持能力,肖晓琳计划前往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进一步深造。
肖晓琳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丈夫,原以为他会反对,毕竟由于工作的缘故,她已经离开家庭很长时间了。
然而,肖晓琳万万没料到的是,丈夫依然如往常般全力支持她的每一个决定,这让她心中倍感温暖和感动。
肖晓琳学成归来后,立即向台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她打算创办国内首个法制类节目,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
台里对肖晓琳的这个想法有所犹豫。
这样的节目效果究竟如何,是否尊重受众的权益,以及观众市场能否接受这种形式,所有这些问题仍然是未知数。
肖晓琳也察觉到了台里的顾虑,于是向台里拍着胸脯保证,表示自己一定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这个执着又富有想法的女人打动了央视,最终肖晓琳获得了这次机会。
肖晓琳在感到欣喜的同时,更深感肩上的责任与压力。
为了确保节目的顺利播出,肖晓琳几乎整日住在台里。
肖晓琳的孩子曾经打趣道:
“我妈花在《今日说法》上的时间,比陪伴我的时间还多。”
尽管只是句玩笑,却也透露出孩子内心那份酸涩的真实感受。
然而,天道酬勤,节目一经播出便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至今仍广为流传。
《今日说法》取得成功后,肖晓琳迅速成为央视的热门人物,之后无论是《焦点访谈》还是《半边天》等台里制作的节目,她都积极参与。
那时的肖晓琳不仅担任主持人、策划者和制作人,还同时充当撰稿人和编导。身兼多职的她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整日忙得不可开交。
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使她当时已经落下病根。然而,她却依然全身心投入其中,对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毫不在意。
然而,最终引发悲剧的,正是那些她未曾注意到的信号。
客死他乡
2017年,肖晓琳在央视工作满三十年后发表了退休感言,55岁的她终于决定放慢脚步,回归家庭生活。
然而,肖晓琳刚刚退休还不到几个月,便在家中接连几次莫名晕倒。
一开始,肖晓琳以为是她的低血糖老毛病又发作了,因此并未太过在意。
在丈夫一再的催促下,肖晓琳最终才去医院进行了检查。
谁能料到,检查结果一出,竟然如同一记重锤砸向肖晓琳夫妇。
医生诊断为直肠癌,听到这个消息,夫妻俩久久无言。
尽管当时肖晓琳内心充满了恐惧与无助,但她依然强忍泪水,安慰着自己的丈夫。
没过几天,他们两人就有了进一步的计划。
肖晓琳夫妇相信,美国的医疗水平相对较高,前往那里治疗一定能够康复。
于是两人便登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
正巧在那个时候,他们的儿子正在美国留学。
没想到,一家三口竟然会以这种方式重逢。
抵达美国后,肖晓琳夫妇还未来得及庆祝一家三口的重逢,便直接入住医院,开始接受治疗。
然而,化疗才刚进行两天,肖晓琳的精神状态便明显不如从前,这种变化令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慌。
当时的她曾一度萌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
肖晓琳躺在病床上,回顾自己的一生,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事业,甚至没能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好好陪伴家人。
如今终于得到了时间,没想到这一切却来得如此之快。
最终,55岁的肖晓琳在异国他乡病逝,甚至连登上飞机的力气都已耗尽。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肖晓琳眼含泪水说道:
“请记住,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我就会一直陪伴在你们身边。感谢大家!”
这番遗言传到国内时,令电视台的领导和同事无不动容,纷纷落泪。
当时距离她离开央视还不到五个月,就传来了这样的噩耗。
肖晓琳用她的一生为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健康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倘若失去了健康,其他所有的追求和拥有都变得毫无意义。
在当下这个内卷愈演愈烈的时代,我们更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始终牢记:健康是革命的本钱。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健康都应被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