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
馆
/
▼
如果要推荐个去年香港新的打卡点
那非前香港警署总部「大馆」莫属
历史怀旧+艺术展览+免费观看的加持
让这个复活的古迹时不时霸占我朋友圈
TAI KWUN大馆的位置就在荷里活道
从港铁中环站D1出口,步行至威灵顿街
再于摆花街转入荷李活道就能找到啦
看到这座建筑的时候就说明到了
▼
外观的这面墙算是个网红墙
▼
建筑多以花岗石及红砖石建造
至今依然保留着维多利亚式的建筑风格
BTW事不宜迟闲话不多说
先带你体验下旧时「坐牢」的感觉
首先来到了一个防空洞的入口
进去其实是拘留室和地下通道
候审人员会在这待着等待上庭
庭上一般有以下这几种人
裁判司、司法书记及传译员、控方和辩方
来到法庭首先当然要禁止喧哗啦
台上在播现场情景还原的动画
播到最后是个罪名成立的画面
罪名成立接下来就要办理入狱程序了
叫入册
①确认身份
②接受搜身
③囚犯编号
④交出个人物品
⑤身体检查
⑥领取日用品
⑦打指模
⑧拍摄囚犯照
⑨保管牌仔
⑩遵守监狱规则
看到好多人在囚犯照这里打卡
哈哈我就不凑热闹了
▼
入册完就要去蹲监狱了
名为域多利监狱,长这样
每一间牢房里有投影展现
人们蹲监狱会做些什么事
扫地呀在墙上划掉日子什么的
监狱里有厕所但只是职员用的
而囚犯只有个俗称「扇把桶」的
红色胶桶来放置「夜香」
▼
而监狱外面长这样子
大 馆
外面还有监狱操场
虽然现在已经变成表演活动区
看到右上角的建筑没有
没有的话我放大给你看
这是赛马会活化工程后加建的艺方和立方
窗户是以澳洲回收车軨做成的特殊形状
赛马会艺方和立方将用作艺术馆及表演空间
艺术馆的这条回旋楼梯是到访的必打卡点
从下往上看是上面的样子
还是从上往下看好看些
但是要拍一张没人的照片确实很难
因为大部分时间拍到的都是这样
终于没人↓
——这 是 一 条 艺 术 分 界 线——
我去的那天刚好有两个艺术展
分别是性别的暴力和都市疫症
(部分有 的内容)
01性别的暴力这个展不止一层楼
借由多樣化的藝術創作
以自信、幻想、幽默及痛楚
對結構暴力展開剖析
提供反敘事和另類想像
▼
其中不乏一些18禁的内容
被怀疑年龄时工作人员会让你出示证件
官网有这个展的官方手册
有些图也打码的比如这个
具体内容就不多放了
放几张可以出街的吧
还有个印象深刻比较colorful的动画片
用十分抽象隐晦的方式来展现SEX
虽然由于时间关系没看完就走了
但台词无厘头却配上故意正经的粤语
足以让我喜欢
还弄了张动态的给你看
其他内容可以亲自去看噢
这个展开到4月28日
02都市疫症这个展主要重温疫肆虐期间的感受
跟生活於大都市的每個市民息息相關
一进去就会看到一幅黑暗系墙绘
各种互动装置和道具摆设
以及旧时的卫生宣传温馨告示
下面这些手有人手靠近感应时会抖动
看展还可以领取一个主题毛巾
做个纪念提醒大家注意卫生吧
这个展到4月21日也可以去看噢
✕✕✕✕✕✕
看完艺术展出来抬头还发现了另一个大型艺术
乜家伙?
放大睇下
等我穿过大馆里去到前面才发现原来是
一个14米高的金絲猴充氣雕塑
试图让濒临物种与繁华的都市结合
探讨人与自然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
▼
来到这里除了解历史、逛展陶冶情操外
还可以购物吃东西呢,不过我没吃
为了赶时间去警署总部大楼瞄一眼
看看下面这个当警察的标准你符合么?
这里还会用很多插画来展现当时的情形
比如下面这个见board的现场⬇️
即警队中的「升级试」
一般政府的内部升级试或是招聘的时候
该招聘部门会组成一个面试小组去面试
他们俗称那个招聘叫"开board"
而去应招的面试者就叫"见board"
(祝看到这篇文的盆友都升职加薪哈)
下面是1969年使用街道电话的情景⬇️
还有下面这个集合的场景
文字说明写的是「ABCD 大头绿衣」
说指队伍中不同民族的人的常见现象
绿衣是警员的制服颜色,而“大头”是印度籍警员因为宗教信仰包扎的头巾以及华籍警员所戴的竹笠,合起来被群众戏称为大头绿衣。
当时通讯不便且对讲机还未出现,所以警员会佩戴一个银哨子,俗称“银鸡”,吹起来为BB声既可表明其警察身份又可在遇紧急情况时用作呼救使用。于是这个“银鸡”还有一首童谣:“ABCD,大头绿衣,捉人唔到,吹BB”……
而ABCD为当时警员的首字母以方便区分。A为欧籍、B为印度籍、C为华籍、D为山东威海卫警察(又称鲁警)……
原来如此!又学到了很多!
逛完还可以去楼下的梵高gift shop
我就看看不买
这场「监狱」艺术之旅还过瘾吗
有看过大馆之前的展么?
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