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克当年参加《粟裕传》撰写的时候,在与不少的三野老同志私下交流时,他们均表示:粟大将作为总参谋长,1958年就被打倒,就“靠边站”,就被要求“不能接触部队”,确实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确实是浪费了粟大将的智慧与才能。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自他之后的几任总参谋长,似乎命运都有些多舛与磨难。接任粟大将总参谋长岗位的是黄克诚大将,他只当了一年便于庐山会议上被打倒,后又坐了多年的牢;接任黄克诚总参谋长岗位的是罗瑞卿大将,他当了几年也于1965年被打倒,性格刚烈的他曾跳楼以示抗争;再之后由杨成武上将代理总参谋长之职,他在“杨余傅”事件中也被打倒;再再之后是黄永胜上将接任,他更是作为某集团的重要成员而受到公开的审判...... 看来,总参谋长作为军队的最高幕僚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没有一个能够全身而退。这多少有些让人唏嘘慨叹!而回过头来看,粟大将虽早早靠边站,但恰恰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在那个特殊的十年当中,虽也曾受到冲击,但相对而言算是比较轻的......这是否暗合了“塞翁失马”之道理? 帅克这次在《20大军史争议问题正解》专栏中,对粟大将1958年为何挨批情况,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分析。后面还有几期涉及到粟大将的专题视频。欢迎订购帅克的专栏。欢迎与帅克一起探讨军史重大争议问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