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19岁少女被骗嫁到荒漠,7次逃离未果,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智慧侃情感 2024-11-30 05:28:41

2023年12月13日,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林产业协会选举会上,一位饱经风霜的女性走上主席台。当选票结果宣布的那一刻,她的眼里闪着泪光。

这段经历简直离谱到让人难以置信:19岁的女孩,被亲爹一场酒后定下的娃娃亲,稀里糊涂嫁进了毛乌素沙漠。

那会儿她可是村里有名的美人,洗衣做饭样样精通,一口陕北小曲更是招人稀罕,走到哪都是小伙子眼里的香饽饽。

可谁知道,一场醉酒,就让这朵金花被栽进了荒漠。但人生最精彩的剧本,往往就是从最意想不到的转折开始的。

2002年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届中华环境奖颁奖典礼上,殷玉珍从家乡赶来领奖。那一刻,她的脸上虽然布满了风沙留下的印记,手上满是老茧,但在场的每个人眼里,她都美得惊人。

因为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用生命浇灌出来的美。

这还不算完,2005年,她的名字出现在联合国2005年全球千名妇女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名单上。

到了2017年,她又站在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的讲台上。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被困在沙漠里的女孩,而是代表中国向世界讲述治沙经验的专家。

时间一晃到了2022年,她入选"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这些光环背后,是她带领周边村民一起奋斗的成果:把毛乌素沙漠腹部的乌审旗森林覆盖率从7。2%提升到了32。92%,带动内蒙古的森林覆盖率从13。21%提高到了20。79%。

这哪是在种树啊,这是在用生命在荒漠里种希望。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你足够坚持,就没有什么是真正不可能的。

从一个被骗婚的懵懂少女,到让世界为之瞩目的治沙英雄,殷玉珍用四十年时光,把"不可能"变成了"我做到了"。

85年那场醉酒定下的娃娃亲,把19岁少女推向了人生最大的转折(680字)

要说这段故事,得从1969年说起。那年,白万祥才8岁,跟着老爹一路逃难,最后在毛乌素沙漠边上停了下来。

小小年纪的他,看着眼前滚滚黄沙,心里害怕得要命。可惜在那个年代,孩子哪有什么选择权?白父带着儿子,一头扎进了这片荒漠,从此一住就是一辈子。

穷人家的房子,能挡风遮雨就不错了。白家父子找了个沙梁,盖了栋土房子,不对,准确地说是挖了个地窖。说是房子,可门连一米都不到,进出都得弯着腰。

家具?想都别想,能找点柴草和枯枝铺地就不错了。

日子过得苦,但最让白父发愁的是儿子的婚事。沙漠里人烟稀少,连个说媒的都找不着,这孩子该不会打一辈子光棍吧?直到有一天,他遇上了殷玉珍的父亲。

"老哥,喝一个!"一碗接一碗,酒过三巡,白父愁眉苦脸地说起儿子的终身大事。

这话一出,白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啥?"殷父又重复了一遍,白父这才确定不是自己喝醉出现幻听。

一场酒,就这么把两个年轻人的命运给绑到了一起。

第二天酒醒了,殷父后悔得不行。自己闺女殷玉珍那可是村里的香饽饽啊!模样俊俏不说,还能唱一口好听的陕北小曲,走路带风的,多少人家排队来提亲都被拒了。

这下可好,自己一壶酒就把闺女给许到沙漠里去了。

可话都说出去了,那年月,一个唾沫一个钉。殷父只好硬着头皮,带着19岁的殷玉珍踏上了去往白家的路。

一路上,殷玉珍心里美滋滋的。她想着,父母把自己留到这么大,拒绝了那么多人家,这次肯定是找到了个好人家。

可等她看到那个破旧的地窖,整个人都懵了。就这?连她们村最穷的人家都比这强啊!进了屋更绝望,白天关上门就跟晚上似的,除了几捆羊皮,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等她回过神想走的时候,才发现父亲早就悄悄离开了。站在这片一望无际的黄沙地里,19岁的殷玉珍哭得稀里哗啦。

绝望之下,殷玉珍只想逃走。可这片沙漠就像个巨大的牢笼,把19岁的姑娘给困住了。一次、两次、三次......整整七次逃跑,没有一次能走到沙漠边缘。

毕竟来时有父亲带路,她只管跟着走就行。可现在光是分辨方向都够她喝一壶的。

你能想象吗?整整40天,她一个人影都没见着。直到有一天,在家门口发现了几个人走过的脚印,那感觉就像在沙漠里找到了一眼泉水。

她珍惜得不得了,用盆把脚印盖起来,生怕被风沙埋了。每天掀开盆看看,就像看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

住在这儿的苦,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大中午太阳那么大,可只要风一刮,天就黑了。走在外面,满嘴满鼻子都是沙子,连喘气都费劲。

喝水?罐子里的水一半都是沙。还记得有次她想喝口粥,好不容易用玉米碎熬了一锅,谁知道风一起,直接把锅和灶台都掀翻了,不仅粥没了,还烫伤了脚。

但殷玉珍可不是个轻言放弃的主。她琢磨着:"我不能坐以待毙,宁可治沙累死,也不能被黄沙欺负死!"说干就干,她回了趟娘家,带回来两棵杨树苗。

这两棵小树就成了她每天的精神寄托,跟它们说话、浇水、看着它们发芽。虽然后来因为好奇挖根看看,不小心弄死了一棵,但另一棵却茁壮成长起来了。

这一点点的成功给了她莫大的信心。第二年春天,她跟丈夫一合计,直接把家里的羊都换成了树苗,一下子买了600棵!为了照顾这些"孩子",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浇水。

一年下来,虽然只活了100多棵,但这已经证明了在沙漠里种树是可能的。

她姐姐还笑话她:"要是沙漠里能种出树,狗头上都能长犄角。"可殷玉珍压根不在乎这些闲言碎语。她和丈夫白万祥商量好了,丈夫出去干活专门要树苗不要工钱,她在家全心管护树木。

最让人心疼的是,有一次为了多运点树苗,夫妻俩凌晨3点就出发了。每头牛身上都绑了四捆树苗,一捆就有一百株,将近一百斤重。

殷玉珍自己也背着,走到腿都抬不起来了还在坚持。风一刮,树苗从牛背上掉下来,她就一次次重新捆上去。

为了这些树,她连自己的孩子都没保住,怀孕期间还在照看树苗,结果流产了。但她从不后悔,因为这些树就是她的另一种孩子,是她在绝望中找到的希望。

15年过去了,当年那片黄沙肆虐的荒漠,现在已经变了模样。原来在沙漠边缘才能看到的小动物,如今在新长出的树林里安了家。

大风再起时,带来的不再是呛人的黄沙,而是沙沙作响的树叶声。

那句"要是沙漠里能种出树,狗头上都能长犄角"的嘲笑,早就被现实给狠狠打了脸。在殷玉珍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治沙队伍中来。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整个村子的希望工程。

数据最有说服力:乌审旗的森林覆盖率从可怜的7。2%,一路飙升到了32。92%。带动着内蒙古的森林覆盖率从13。21%提高到了20。79%。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个当年被骗进沙漠的姑娘,硬是用双手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现如今,殷玉珍夫妇靠着特色种植和养殖,每年能收入100多万。从当年的"种树能人"变成了"致富能人",这个转变来之不易,却又水到渠成。

因为她深知,只有让大家看到治沙的经济效益,才能让更多人加入到这场绿色革命中来。

四十年了,那个被骗婚的19岁少女,用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奇迹。从当初踏进沙漠时的哭泣绝望,到现在的满目葱茏,殷玉珍用行动告诉我们:人的意志,真的能创造奇迹。

还记得她说过的那句话吗?"宁可治沙累死,也不能被黄沙欺负死!"这哪是什么治沙,这分明是在用生命和沙漠赛跑。

七次出逃失败,她没有认命;600棵树苗只活了100多棵,她没有放弃;流产失子,她依然坚持。

现在的殷玉珍,虽然已经满脸沧桑,但眼神里依然闪着倔强的光。作为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林产业协会会长,她还在为治沙事业四处奔波。

只是这一次,她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身后已经站满了追随者。

这或许就是最好的人生答案:当你坚持做对的事,时间总会给你最好的回报。从"沙漠"到"绿洲",从"一人治沙"到"万人跟进",一个女人愣是用四十年时光,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这故事说出去,谁敢信啊?可她,就是做到了。

0 阅读:0
智慧侃情感

智慧侃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