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70多年前的定情毛衣缝好了

安徽商报 2023-01-31 09:58:14

带着新年福包、春联以及几乎不离身的针线,在合肥市蜀山区龙河路社区,覃秀姿和她的缝爱社队员们在除夕前慰问了六位90岁以上的老人,并带回了旧衣服。2023年的这个春节假期,她们还忙里偷闲地为老人们缝补起了旧衣服。

2020年9月份,缝爱社成立,队员也从最开始的8人发展到了现在的30人。为百岁老教授补好了70多年前的定情毛衣,为80多岁的奶奶缝补40年前女儿刚拿到工资买的毛衣,“每一件拿来修补的衣服上都有主人的一个情结,缝补好了,我们也很有成就感。”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多来她们帮500多人次进行了免费的缝缝补补。

(左一为周晓妹左二为刘凤云,右一位江婉琴)

这群热心阿姨最年长者已81岁

今年71岁的覃秀姿是一名退休工程师,热心公益事业,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她曾是社区艺术团队的队员,经常上门去探访一些独居老人,“探访中,发现很多老人的衣服、被子都破了,老人家恋旧,不舍得扔。”

覃秀姿所在的龙河路社区位于老城区,辖区内多是老小区,龙河路社区南村、安徽大学家属区等小区,老年人占比过半,甚至不少老人已年过九旬,仅龙河路社区南村的80岁以上老人就有近30位。“像安大家属区,有很多知识分子,视力不好,不会针线活,又恋旧,有的掉扣子,有的袖子磨破了,都还在穿着。”

回来和艺术团的几位好友一合计,大家都想做点什么。“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家里一般都有缝纫机,不一定都会做衣服,但是缝缝补补都还会一点。”2020年9月份,缝爱社成立,发起了“邻里相缝”项目。

缝爱社成立之初有8人,并不年轻,都是退休的年龄,年龄最长的江婉琴今年81岁,金传珍今年74岁,郑桂林今年71岁,曾是裁缝的刘凤云今年72岁,相对较年轻的周晓妹今年也67岁了。“我们身体都还好,针线活还是可以的。”大家也常默契分工,难度高的缝补交给刘凤云,上门拿衣服等跑腿的活,年轻的周晓妹主动接过来。

覃秀姿(左三)都要和队友们讨论“缝补方案“

老教授带来70多年前毛衣求助

这群热心的阿姨,参加的爱心团队不止一个,几乎都有交叉的公益组织。缝爱社成立之初,她们在一些活动中会做“推广”,“上门探访的时候,我们都会问,有没有旧衣服需要补,看到有破了的衣服床单,就直接缝补。”周晓妹说,刚开始听说能帮忙缝补衣服的时候,很多老人都很惊讶。“现在他们都知道了,会主动联系我们。”

2021年春天,101岁的吴传钟找到了缝爱社。老人家退休前是安徽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和妻子一同毕业于复旦大学,上世纪五十年代两人相恋结婚,当时妻子亲手织了一件绛红色的毛衣赠予吴传钟,是他最珍爱之物。

后来妻子去世,毛衣也旧了破了,吴传钟不舍得穿,一直珍藏。听说缝爱社可以帮忙缝补,就前来求助。“拿到毛衣的时候,我们也犯难了,衣服后背下方脱线破了一个约5寸长的大洞,还有不少小洞。”这个艰难的任务自然是交给了最专业的刘凤云,队员孙肥英协助。

“我们想尽量复原,颜色相同,织法相同,不留痕迹。”同色的毛线不好找,所幸孙肥英喜欢织毛衣,家里有各色毛线。找到同色毛线后,刘凤云拿着毛衣琢磨了很久,又上网搜寻教程学习织法。

“缝补的时候,老人家不放心,一直在旁边看着。”吴传钟老人身体康健,思维清晰,他告诉刘凤云,这件衣服意义非凡,不仅仅是定情之物,如今能穿在身上,有如感受妻子一直相伴。

刘凤云和孙肥英用了两天的时间,一点点地织起了老人的思念。其间吴传钟一直坐在一旁,比刘凤云还紧张。“织好了,他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就穿上了,到处给人看。”刘凤云说,那个时候她觉得自己比老人家还要高兴。

阿姨们口袋里都能随手掏出针线

缝爱社每月四次在社区定期摆台缝补,为社区居民提供缝补衣服、改裤长、换被套拉链等便民服务。

“实际上不仅仅这4次,几乎任何时候都可以帮忙缝补。”队员们几乎都参加了两个以上爱心社,刘凤云还是“宠物文明”爱心队队员,是一名公益“铲屎官”,郑桂林是“爱从头传递”爱心队队员,定期帮人理发,她们在进行其他公益服务的时候,看到有破旧的衣服,对方家里有缝纫机的,会当场为人缝补,或者带回家来缝补。

几乎每位缝爱社的阿姨,口袋里都能随手掏出针线。

81岁的江婉琴有次在安大鹅池旁边“铲屎”,有位老教授路过,和“铲屎官”们闲聊,江婉琴发现他外套的袖口破了,说可以帮他补一下。“他有点惊讶,以为我们是说笑。”江婉琴从口袋里掏出针线,找出了与外套颜色相近的灰色线,就在鹅池旁,帮忙补好了袖口。

郑桂林出门爱拎一个无纺布包,包上也别着针线。“遇到有简单的,就现场缝补了,不耽误人家的事。”

帮老人缝补旧衣服,改大小,将孙子辈不穿的牛仔裤改成袖套、抱枕等等,阿姨们灵感十足,技艺高超,非常受欢迎。缝爱社队员也从最开始的8人发展到了现在的30人,队员从“40后”到“70后”,如今又发展到了“80后”。

出生于1972年的刘茜是2022年9月份加入缝爱社的,“我并不擅长缝补,目前主要替大家跑腿干活,正在学习。”刘茜听到有这样一个爱心社时,有点惊讶,更感受到了其中的意义,“现在很少有人买不起新衣服,想要缝补的旧衣服,应该都有不一般的意义。”

每一件拿来的旧衣都有一段情感

1月13日,覃秀姿将缝纫机搬到了社区的活动室,卸下针头,邀请了辖区数十名小朋友学习踩缝纫机,“想让他们知道缝纫机曾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如今它背后的勤俭节约精神。”当日,缝爱社从居民家“收”来了破洞的床单,毛边的毛巾,脱了袖头的毛衣,几位老阿姨就怎么缝补现场“出方案”,小朋友们全程观摩。

对着拿回来的一件床单,缝爱社的阿姨们又琢磨开了,床单中间破了一个大洞,洞的四周也是脱线严重。“一位独居老人的,不舍得扔,让我们改一下。”覃秀姿将床单洗干净,和几位队员打开后,左右比划,讨论“方案”,最终征求老人的意见,将床单剪开,改成单人床单。

宁做十件新衣,不拆一件旧衣。“缝补衣服,改衣服,其实并不容易,可以说很难。”刘凤云说,“大改小”或者“小改大”都难,最难的是领子,“领子挖出来的那个洞,如果改大还好一点,如果要改小,所有有缝的地方全部拆掉,收缩一遍,前襟上提,肩袖重做。”

不过再麻烦,阿姨们也没想过放弃:“每一件拿来的衣服,都有一段放不下的情感。”曾有一位老教授送来了一条毛巾被,用了几十年,四条边全毛了,老人家说是当年结婚时爱人的陪嫁,不舍得扔。“那一段时间拿毛巾被来补的老人好多,他们年轻时很流行毛巾被,一直用到现在。”

覃秀姿买了一匹20米的布,裁剪成长条,为他们滚边,“缝补了20多条毛巾被,老人家开心得不得了。”

爱人的礼物、结婚时的陪嫁、出国孙子留下的旧衣服,老人们都想好好珍藏。80多岁的何阿姨拿来了一件毛线开衫,是40年前女儿刚工作时用工资买的,选了母亲最爱的绿色。穿了40个春秋,开衫的袖头脱线全掉了,不擅长编织的何阿姨拜托缝爱社的队员们帮忙织补。

“帮助他们留住一段回忆,他们觉得幸福,我们也很开心。”覃秀姿说,老人家恋旧,是因为长情,老物件是他们的情感寄托。大家都曾走过一段艰难岁月,勤俭节约的品德烙印一般刻在骨子里,“这对年轻人说,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这群并不年轻的阿姨们,还在不断地上门“收衣服”,回来补衣服,“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周晓妹说,每次在路上遇到邻里,开心地向她们挥手致谢的时候,幸福感油然而生,“退休后,还能发光发热,被需要的感觉很好。”

(时阳仲名山孙雨静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汪漪大方工作室出品)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