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这高铁事儿,十年了,够曲折的。本来跟咱们谈得好好的,800亿的大单子,结果一扭头,跟日本跑了。理由?日本便宜啊,还包售后。十年后,泰国总理又来了,签了中泰高铁二期协议。这是唱的哪一出?说白了,就是当初贪小便宜吃大亏了。日本承诺的300公里时速高铁,现在只建了40%,速度还降到180公里。同期咱们帮印度建的高铁,早跑得风生水起,上座率蹭蹭往上涨。泰国这高铁,十年磨一剑,磨了个寂寞。
当初日本是怎么忽悠泰国的呢?低价呗,比咱们低30%,还各种优惠。泰国当时一听,得了,捡到宝了。可谁知道,这便宜没那么好占。
同期,咱们给印度建的高铁,那叫一个顺溜。上座率97.7%,沿线经济都跟着沾光。再看泰国的,十年了,才建了四成,速度还慢了一半。验收的时候,车厢还裂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其实,泰国一开始选日本,也有历史原因。日本早在上世纪就参与过泰国铁路建设,算老交情了。泰国觉得,用类似的技术,维护起来方便。结果呢?现实啪啪打脸。钱不够,技术不适应,日本那边还死板,这高铁项目基本就废了。
跟日本谈判,那叫一个费劲。人家就认准新干线那一套,改?不可能!这就好比,你让一个习惯了山珍海味的人,去啃窝窝头,人家能乐意吗?泰国总理亲自来咱们这儿,签了中泰高铁二期协议。姿态放得低低的,技术转让啥的,也不提了。为啥?看看隔壁老挝就知道了。人家榴莲坐着中老铁路,嗖嗖地往中国运,泰国呢?还在公路上慢慢腾。
这十年,泰国高铁项目就像一出戏,剧情反转再反转。根本原因,还是技术和合作模式的问题。日本的新干线,在日本国内跑得欢,出了国门就水土不服。东南亚这地方,气候复杂,地形多变,日本那套精细玩意儿,玩不转。再说资金,日本光给贷款,不投资,项目一开始就各种加价,最后成本比谁都高。越南的高铁项目,预算4300多亿人民币,越南一听,赶紧摇头。
中国不一样,咱们讲究“因地制宜”,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都根据当地情况来。技术转让也大方,还帮着培训当地人才,这叫授人以渔。日本呢?就想卖设备,技术捂得死死的,生怕别人学会了。现在,东南亚的高铁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了,背后是大国博弈。日本想用新干线来对抗咱们的“一带一路”,结果呢?泰国高铁项目就是个例子。
咱们这边,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先从老挝这样的小国入手,做出样板工程。中老铁路一通车,周边国家都眼红了,纷纷来找咱们合作。中泰高铁,对泰国来说,不仅仅是交通问题,更是经济问题。泰国七成的GDP靠旅游,这高铁一通,从昆明到曼谷,3小时就到,中国游客还不蜂拥而至?泰国旅游部门估计,每年至少能多来200万中国游客,带来近百亿美元的收入。
从战略上看,中泰高铁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意义重大。泰国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回头找咱们。日本在泰国高铁项目上的失利,对他们来说,也是个教训。以前总觉得技术牛,就能横着走,现在看来,不行。
中泰高铁,对咱们来说,也是个展示实力的机会。高铁修到泰国,带来的不仅是乘客和货物,还有合作共赢的理念。十年一轮回,泰国高铁,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起点。这说明啥?路得踏踏实实走,别光想着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