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边忘暑,消尽金盆一丈冰。杨万里七绝4首,感受古人夏日生活

火云上有诗词 2024-07-13 08:50:40

六月六日小集二首 其一 南宋 · 杨万里

青李来禽已眼明,新瓜入夏见何曾。

酒边忘却人间暑,消尽金盆一丈冰。

首句“青李来禽已眼明”,“青李”与“来禽”都是夏季的水果,此处用以描绘夏日的生机勃勃。“已眼明”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新鲜果实的喜爱之情,仿佛它们以其鲜艳的色彩和清新的气息,让诗人的眼睛为之一亮。

次句“新瓜入夏见何曾”,“新瓜”指的是初夏时节新上市的瓜果。“见何曾”表达了诗人在初夏时节见到新瓜的惊喜之情,似乎这种新鲜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三句“酒边忘却人间暑”,诗人在此句中转而描绘自己在酒边畅饮的情景。“忘却人间暑”则表达了诗人在美酒相伴下,暂时忘却了夏日的炎热与烦恼,心情变得格外舒畅。

末句“消尽金盆一丈冰”,“金盆”在此处可能是一种比喻或象征,用以形容酒器或饮酒的场景。“一丈冰”则形象地描绘了酒力之强,仿佛连金盆中的冰块都能被其消融。此处既表现了酒的美妙,也隐含了诗人借酒消暑、忘却烦恼的意味。

六月六日小集二首 其二 南宋 · 杨万里

新蝉声涩亦无多,强与娇莺和好歌。

尽日舞风浑不倦,无人奈得柳条何。

首句“新蝉声涩亦无多”,“新蝉”指的是初夏时节刚刚出现的蝉,其鸣声尚显生涩。“声涩亦无多”形象地描绘了新蝉鸣声的特点,既不如盛夏时节的蝉鸣那般响亮,也显得断断续续,不太连贯。这句诗通过新蝉的鸣声,勾勒出了初夏时节的独特氛围。

次句“强与娇莺和好歌”,“娇莺”指的是黄莺,其鸣声清脆悦耳,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强与”二字表达了新蝉虽然鸣声生涩,但仍努力与娇莺一同歌唱的情景。这种“强与”不仅展现了新蝉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之间的相互呼应与和谐共生。

三句“尽日舞风浑不倦”,“尽日”即整日之意,强调了时间的持续性。“舞风”则形象地描绘了柳条在风中的摇曳之态,宛如舞蹈一般。“浑不倦”表达了柳条在风中舞动时的坚韧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末句“无人奈得柳条何”,这句诗以反问的形式收束全篇,强调了柳条舞风的自由与不羁。“无人奈得”意味着无论人们如何努力,都无法阻止或改变柳条在风中舞动的姿态。这种无奈之中又蕴含着一种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顺应。

夏月频雨 南宋 · 杨万里

一番暑雨一番凉,真个令人爱日长。

隔水风来知有意,为吹十里稻花香。

首句“一番暑雨一番凉”,直接点出了夏日雨后的特点:暑热之后的一场雨,带来了一阵阵的凉爽。这里的“一番”表示每一次,强调了雨与凉之间的紧密关联,也透露出诗人对夏日雨后凉爽的喜爱。

第二句“真个令人爱日长”,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夏日雨后的喜爱之情。因为雨后的凉爽,使得原本可能因炎热而显得漫长的夏日,变得令人喜爱起来。这里的“爱日长”既是对雨后凉爽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第三句“隔水风来知有意”,诗人将笔触转向了风。风从水面吹来,仿佛带着某种意图或情感。这里的“知有意”是诗人的主观感受,他感受到了风的温柔和关怀,也暗示了自然界的万物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最后一句“为吹十里稻花香”,诗人揭示了风的“意图”:它是为了吹送十里之外的稻花香。这里的“稻花香”不仅代表了丰收的希望,也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富足。风的吹送,使得这种美好和富足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分享。

浅夏独行奉新县圃 南宋 · 杨万里

我来官下未多时,梅已黄深李绿肥。

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楝花飞。

首句“我来官下未多时”,诗人自述他来到这个地方(官署或县圃)的时间并不长。这既是一个时间上的交代,也为后文描写初夏景色做了铺垫,暗示他是在初夏时节来到这里的。

第二句“梅已黄深李绿肥”,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他所见的初夏景色。梅子已经成熟,颜色变得深黄;李子树则郁郁葱葱,绿叶肥厚。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植物景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初夏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只怪南风吹紫雪”,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描写一个令他感到奇怪的现象。南风吹拂,却带来了像紫雪一样的东西。这里的“紫雪”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可能指的是某种轻盈飘落的紫色花瓣或花絮。

最后一句“不知屋角楝花飞”,诗人解开了前面的疑惑。原来,那南风带来的“紫雪”并不是什么奇异之物,而是屋角楝树的花絮在随风飘落。这一句既解释了前面的“紫雪”,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杨万里的这首诗通过描写初夏的景色和自然现象,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0 阅读:12

火云上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