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关家垴战斗不该打? 最主要的是当年最高指挥官、非常赞成打的彭德怀经过多年的反思,在他后来的自述中,表示关家垴这场仗得不偿失,使129师的损失太大了。彭老总还特别把关家垴战斗列为他军旅生涯中的一个败仗。 帅克以为,既然当年主张打与不打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彭德怀和刘伯承的意见最终殊途同归,都觉得这场仗不该打,这完全应该作为一个定论。 顺着两位老帅的这一定论,让我们再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探讨一下这场仗不该打的理由。 其一,在作战指导上,打的是硬碰硬,这不符合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基本指导思想。早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毛泽东主席即说过,一切有把握的战役和战斗应坚决地进行决战,一切无把握的战役和战斗应避免决战,赌国家命运的战略决战应根本避免。而我们再看关家垴战斗,在作战指导上恰恰打的是这种硬碰硬式的作战。 其二,在具体战法上,打的是攻坚战,这不符合抗日战争以游击战为主的作战原则。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早在1937年的洛川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便明确了我军抗日战争的主要战法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但关家垴战斗在战法上却有点反其道而行之,与日军打起了堂堂正正的攻坚战。 其三,在作战目的上,打的是消耗战,这不符合我军以战养战通过作战壮大实力原则。战争的根本目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是一条很朴素的道理。特别是对于弱小的八路军来讲,更需要坚持这一原则。然而,关家垴一场战斗,竟然一下子伤亡了几千人。这个消耗太大了,代价太大了。 关于关家垴战斗,帅克在新推出的《20大军史争议问题正解》专栏第二个视频中,围绕哪些人主张打、哪些人不主张打、到底为什么不该打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全维深度的分析解读。目前该专栏已更新到第五期。欢迎订购帅克的专栏。欢迎与帅克一起探讨军史重大争议问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