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沙特求购东风3,中方答应不少要求,为何双方都觉得双赢?

星灿啊 2025-02-28 03:54:50

远处传来沉闷的轰鸣声,打破了沙漠的宁静,一队队涂着迷彩的导弹发射车缓缓驶近。

队伍中,一辆体积更大的发射车格外引人注目,它承载着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国制造——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

2013年,沙特阿拉伯出人意料地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其中,一款导弹的公开展示如同晴天霹雳,引起全球震惊。

美国和以色列的情报机构迅速展开会谈,努力分析沙特此举的真正意图。

令人不解的是,沙特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为何会如此张扬地展示来自中国的战略武器?

回顾上个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环境恶劣,资源匮乏,在世界舞台上鲜为人知。

然而,石油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片地区的命运,源源不断的石油资源给这里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引来了各方势力的觊觎。

美国和沙特的合作模式是这样运作的:美国的石油公司非常渴望进入沙特,以便开采那里的油田。

而沙特王室则无需费力,就能获得大量的租金和石油收入,生活极其奢华,乍一看,这种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但实际上,在财富的光芒下,隐藏着权力和利益的争夺。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以色列建国后,中东地区的和平彻底被打破,接连不断的战争和冲突,吞噬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阿拉伯国家对美国这个坚定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充满了不满和愤怒,处在夹缝中的沙特阿拉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美国持续不断地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但却限制对沙特出售先进武器,这让沙特王室非常不安。

他们开始清楚地认识到,依靠一个变化无常、难以信任的“盟友”存在很大的风险。

为了确保自身安全,他们必须建立独立的军事力量,从而捍卫自身的利益,才能在这个局势不稳定的地区保持强势地位。

更糟糕的是,以色列秘密进行核试验,这件事让原本就很紧张的关系变得更加糟糕,这种看不见的威胁,一直提醒着沙特,他们需要拥有足够强大的自卫能力来对抗潜在的风险。

面对困境,沙特阿拉伯首先想到了美国这个多年的合作伙伴,1985年,沙特向美国提出购买F-15战斗机和“长矛”短程导弹的申请。

在沙特看来,这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军火买卖,凭借着多年来和美国建立的友好关系,以及可以为美国带来的巨额石油利益,美国应该不会拒绝他们的请求。

然而,美国果断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即使是射程只有120公里的“长矛”导弹也不愿出售。

美国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为了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实际情况是以色列强烈反对,以及美国正与苏联进行“中导条约”谈判,自身也采取了限制措施。

以色列不希望沙特拥有先进武器,担心这会打破中东地区原本就不稳定的力量对比,直接威胁到以色列自身的安全。

美国的拒绝让沙特王室非常失望,甚至感到愤怒,他们现在才清楚地认识到,所谓的盟友关系在国家利益面前显得多么不堪一击。

之前他们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作为“保护费”,但在关键时刻,却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这让他们非常不满。

走投无路之下,沙特不得不向其他国家寻求帮助,他们几乎找遍了所有能提供军火的国家,花了超过一百亿美元,但买到的只是一些普通武器,远远达不到他们对战略武器的需求。

沙特对战略武器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采购过程并不顺利。

沙特当时处境艰难,几乎无计可施,于是把目光投向了中国,那时中国正进行改革开放,非常需要外汇来发展经济,而沙特的大笔订单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沙特一直渴望获得像中国的东风-3导弹这样的战略武器,因为它能够有效应对来自以色列的核威慑。

当时,这笔交易对双方都有利:沙特得到了想要的武器,中国也获得了经济利益,这看起来是一个互惠互利的结果。

1986年,沙特阿拉伯的班达尔亲王秘密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层进行了多次不公开的会晤。

双方迅速达成共识:沙特以单价1亿美元的价格,购买35枚中国制造的东风-3型导弹,中国还特别赠送一枚,总计成交数量为36枚。

这笔总额高达35亿美元的军售合同,相当于当时中国外汇储备总额的一倍以上,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震动。

不过,这笔买卖可没那么简单,中国很清楚,卖这么厉害的家伙是有风险的,中东那边情况复杂得很,万一沙特真用东风导弹惹出什么事儿来,那中国也会跟着遭殃。

为了规避风险,中方提出了一项额外要求:导弹需要部署在中国于沙特设立的基地内,并且导弹发射的控制权限也必须掌握在中国手中。

这个条件让沙特方面难以抉择,这好比将自身安全的部分控制权让渡给别国,对于一个独立的国家来说,这种做法相当敏感。

然而,中国多次向沙特保证,如果沙特遭受直接攻击,必须使用导弹进行自卫反击,中国军队绝对不会横加干涉。

沙特阿拉伯仔细权衡了各种因素,最终同意了这个附加条件,考虑到东风导弹所带来的战略威慑力量,远比军事基地的实际控制权更为关键和重要,因此做出了这个决定。

为了瞒过美国和以色列的耳目,导弹的运输过程可谓险象环生,令人心惊。

中国的东风-3导弹被巧妙地掩饰成巴基斯坦军队演习用的设备,通过中国籍货船进行海运,一路横跨印度洋,最终运抵沙特阿拉伯。

在运输途中,美国的军用飞机和军舰多次逼近侦查和跟踪,意图查明真相,整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信源:沙特驻华大使:2025沙中文化年将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2025-02-27 海外网

在沙特亲王班达尔的帮助协调以及中国海军的保护下,这次秘密运输任务最终顺利完成,虽然过程充满风险,但最终安全无虞。

中国向沙特交付导弹之后,紧接着就派出了经验丰富的工程兵部队,秘密前往沙特沙漠腹地,开始修建导弹基地。

为了绝对保密,基地位置选择在偏远荒凉的沙漠深处,远离人口密集的城镇,周围环绕着高耸的沙丘,形成天然屏障,便于防守。

整个基地的建设过程都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沙特方面也出动军队,加强警戒,确保没有任何关于基地的消息泄露出去。

信源:印媒:中国与沙特视彼此为不可或缺的发展伙伴2025-01-17 中国网

这些秘密军事基地的存在隐瞒了许多年,最终被美国的间谍卫星无意中发现,这引起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强烈反应,他们都提出了严正抗议。

以色列甚至公开威胁,要轰炸沙特部署东风导弹的基地,以此消除这些武器带来的潜在威胁。

但沙特却充满自信,毫不示弱地回应:“中国解放军就在这里,你要是敢炸,那就试试!”这句话既是对以色列的强硬警告,也体现出沙特对中国的充分信任。

沙特此举显示出区域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中国在中东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中东局势骤然紧张,伊拉克军队迅速逼近沙特边境,沙特国家安全岌岌可危。

面对严峻形势,沙特国王果断指示东风导弹部队进行实弹发射演习,并通过国家电视台向全球播放演习画面,这一举动极为罕见。

虽然沙特和中国均公开声明,这些导弹仅配备常规弹头,而非核弹头。

这种战略上的不明确,足以让任何想动手的国家好好掂量一下,正是因为这样的压力,萨达姆最终放弃了入侵沙特阿拉伯的想法。

东风导弹的出现,显著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局势,沙特阿拉伯现在拥有了能保护自己的战略武器,不再像过去那样完全依赖于变化莫测的美国,并且具备了与中东其他强国平等谈判的能力。

这种局面的出现,为沙特阿拉伯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得双方的合作更有底气和保障。

1990年,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这意味着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几十年过去,东风导弹对沙特而言仍然非常重要,是他们保护自己的关键武器。

笔者认为

如今这个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中国的战略武器会在动荡的中东地区发挥什么作用?

沙特又将如何在复杂的大国竞争中,保障自身利益和安全,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0 阅读:39
星灿啊

星灿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