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狄山与张汤辩论,汉武帝气得脸色都变了

平民历史 2024-04-28 07:42:38

张汤在官场中逢迎主上(迎合汉武帝意图做事),左右逢源(善待身边人),所以从廷尉直升为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列。

众所周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孙弘由于“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既熟悉文书法令和官场事务,又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所以深受汉武帝喜欢。

公孙弘汇报工作从来不会“面折廷争”,所以从未折损汉武帝的面子,深受尊宠而位居丞相。

相对公孙弘的圆滑,博士狄山性子耿直,只因廷辩忤逆龙鳞,而被派遣守卫边塞城堡。“至月余,匈奴斩山头而去”——狄山到了边塞仅一个月多被匈奴斩杀。

狄山之死揭露了汉武帝崇尚儒术只是表面文章,司马迁将这则故事安插在《酷吏列传》中,又与御史大夫张汤相关联,其真实用意还有什么呢?

01匈奴请求和亲背景

“匈奴来请和亲,群臣议上前”——匈奴人前来请求和亲,汉武帝便让群臣讨论此事。

匈奴主动请求和亲,为何?

其秋,单于怒浑邪王、休屠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与休屠王恐,谋降汉……凡四万人,号十万。——《史记·匈奴列传》

其秋,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单于怒,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史记·卫青列传》

“会浑邪等降,汉大兴兵伐匈奴”——匈奴内部分裂浑邪等率部归顺,朝廷调动大军准备攻打匈奴。从《匈奴列传》、《卫青列传》中推测浑邪王归降在前 121年秋。由此判断此次廷辩大概发生在前120年(即元狩三年)前后。

其实,在景帝“中二年(前148年)二月,匈奴入燕,遂不和亲”——匈奴入侵燕国,汉朝曾暂停和亲。次年,“春,匈奴王二人率其徒来降,皆封列侯”,彼时匈奴内部分裂,就有部落向朝廷投降。

“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仰给县官,县官空虚”——崤山以东发生水灾,贫苦百姓流浪迁徙,都依靠官府供给食物,最终导致官府财政吃紧。

关于“山东水旱”,在《平准书》中明确,“其明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时间为浑邪王归降后第二年,也就是前120年,即元狩三年。

这便是此次廷前辩论的大背景。

汉武帝于前140年继位,从前127年马邑设伏开始,连年对匈奴用兵,导致国力耗费。而浑邪王率众归降又导致开支巨大,不仅派兵迎接且沿途提供食宿,所以《平准书》中说“是岁费凡百余巨万”。

连年用兵加遭遇天灾,导致“县官空虚”。面对财政危机,汉武帝岂能不急?所以,面对匈奴请求和亲,汉武帝才下令群臣商讨此事。

02博士狄山和亲有利

“博士狄山曰:和亲便(有利)”——博士狄山说和亲有利。“博士”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也就是说狄山是汉武帝政策顾问团成员。

汉武帝就问狄山怎么个有利法?

兵者凶器,未易数动。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乃遂结和亲。孝惠、高后时,天下安乐。及孝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矣。孝景时,吴楚七国反,景帝往来两宫间,寒心者数月。吴楚已破,竟景帝不言兵,天下富实。今自陛下举兵击匈奴,中国以空虚,边民大困贫。由此观之,不如和亲。——《史记·酷吏列传》

对狄山所说翻译并分析:

“兵者凶器,未易数动”——武器是凶器,不应多次动用。古人说话比较含蓄,其实与道家“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意思相近,劝诫不要轻起战端。这就是主要观点,而后面有事实论据!

高祖刘邦本打算征伐匈奴,却遭遇白登山之围,于是与匈奴开始了和亲。孝惠帝、吕太后在位期间,因为奉行和亲政策而得以天下安乐。

其实,从司马迁记录来看,无论是刘邦时,还是吕后时,匈奴入侵不断,和亲是被逼无奈的选择。刘邦后期,韩王信、陈豨、卢绾反叛都降了匈奴,所以北部边境多受侵扰。“冒顿乃为书遗高后,妄言”——吕后遭匈奴冒顿单于书信调戏和侮辱,准备对匈奴作战,却遭到诸将强烈反对。

孝文帝时,准备对匈奴采取军事行动,北部边境萧然而苦于战事。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景帝奔波于两宫之间,确实心惊胆颤,受煎熬了几个月。吴、楚叛乱平定后,直到景帝终了始终不再谈军事,国家最终得以富裕充实。

而如今陛下兴兵征讨匈奴,使得我们朝廷空虚,边境地区的百姓极度贫困。由此看来,不如和亲。

03张汤怒斥狄山愚儒

汉武帝似乎对狄山的说辞有所触动,毕竟连年征战导致财政危机,而且造成百姓贫困。或者说,面对困局汉武帝无法驳斥狄山,也无法说服群臣。

上问汤,汤曰:“此愚儒,无知。”——《史记·酷吏列传》

于是,汉武帝掉头又征求张汤的意见。

“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轻平者”、“向上意所便”、“是时上方向文学,汤决大狱,欲傅古义”,司马迁多次提到张汤非常善于揣摩“圣意”,迎合汉武帝。

于是丞上指,请造白金及五诛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鉏豪强并兼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史记·酷吏列传》

于是张汤按皇上旨意,请铸造银钱和五铢钱,垄断天下的盐铁经营权,打击富商大贾,发布告缗令,产除豪强兼并之家的势力,玩弄法律条文巧言诬陷,来辅助法律的推行。

“丞上指”明确了张汤执行汉武帝旨意。汉武帝为解决“公家用少”的问题,重用了“桑弘羊等致利(开辟财源)”,而铸币、盐铁专营都由张汤操控。张汤并不懂经济改革,他只是坚定的执行者。

所以,张汤无法解释他所做的事情,于是回避了主要问题,转而进行人身攻击,“狄山就是个愚蠢无知的儒生。”言外之意是战还是和,让汉武帝自己拿主意,张汤完全听令。

“出告缗令”,“缗”为用来穿钱的丝绳,1000钱为一贯。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为向商人及高利贷者征税的法令称为算缗令。为了加紧推行算缗令,鼓励百姓告发隐匿,元狩六年(前117年)又颁布告缗令,凡揭发举报属实,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给予告发者相应奖励。

无论是垄断盐铁,还是检举揭发,张汤当时正在推进解决财政危机。所以,汉武帝才征求张汤的意见。

04愚儒狄山被派戍边

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汤乃诈忠。若汤之治淮南、江都,以深文痛诋诸侯,别疏骨肉,使藩臣不自安。臣固知汤之诈忠。——《史记·酷吏列传》

丞相公孙弘汇报工作时,如果被汉武帝否了,绝不对当场顶撞,而是私下里单独再汇报。而性格耿直的狄山却不同,竟然与张汤针锋相对,而偏离了和亲政策的辩论主题。

我狄山就是愚忠,但御史大夫张汤却是诈忠。像张汤审理淮南王、江都王谋反的案子,以恶毒的文辞肆意诋毁诸侯王,离间宗室的骨肉之亲,使藩臣内心不安。我本来就知道张汤为诈忠。

正所谓“言多必失”。

狄山果然是“愚儒”,被张汤激怒,转移了话题,还影射了汉武帝。

“于是上作色曰”——“作色”是指脸色变了,汉武帝听了这句话脸都绿了。至于为什么,肯定是狄山暗示淮南王、江都王谋反案有冤情。

廷辩氛围一下转变了,汉武帝心生愤恨,面带不快。

“吾使生居一郡,能无使虏入盗乎?”——派你负责一个郡,能不能阻止匈奴人入境抢掠?

“曰:不能。”一个文弱儒生去守边,还要迎战入侵的匈奴。狄山自认不行,所以给出否定答案。

“曰:居一县?”——又问,那么给你一个县呢?

“对曰:不能。”——仍回答,不能。

“复曰:居一障间?”——接着问,给你一座城堡呢?“障”是指边塞险要处御敌的城堡。

“山自度辩穷且下吏,曰:能。”——狄山此时已恍然大悟,再继续下去将会交给狱吏治罪,所以只好硬着头皮说“能”。

“于是上遣山乘鄣”——于是汉武帝派遣狄山把守一个边塞城堡。

“至月余,匈奴斩山头而去”——狄山到任一个月多,被匈奴人砍了头去了。

结束语:

博士狄山被汉武帝逼死故事很短,与张汤关系不大。司马迁安插此处其用意为何?

“自是以后,群臣震慑。”

司马迁在狄山之死添加的这句话很值得玩味,“群臣受震慑”,既可以是不再议论淮南王冤案,也可以是不再主张和亲政策。而最大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

从狄山之死再回到了张汤身上。

“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晏,天子忘食”——张汤每次上朝奏事,谈论国家的财用,常常到了傍晚日落,武帝甚至忘记吃饭。

御史大夫作为丞相的副手处理政事,主要负责监督百官。所以,从职能来看,张汤的行为明显越权了。

那么,张汤执行汉武帝的策略,政绩如何呢?

“百姓不安其生,骚动,县官所兴,未获其利”——全国被搞得民不聊生,都骚动起来,官府所兴起的各项生产,也无法获利。“奸吏并侵渔,于是痛绳以罪”——官吏们趁机从中侵夺渔利,于是又被严厉地依法治罪。这些恶劣循环或是多年之后才暴露,狄山并未看见。

“则公卿以下,至于庶人,咸指汤”——使得公卿以下的官员,直至平民百姓都指斥张汤。所以,“张汤死而民不思”。张汤不过是执行者,而天怒人怨的应是汉武帝!

司马迁当然不敢明说。

“汤尝病,天子至自视病,其隆贵如此”——张汤患病,汉武帝亲自探视。张汤看似受尊崇,不过是台前的线提木偶,而汉武帝才是幕后操控者。

1 阅读:7

平民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